甘特的冬天:评点本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悖论中的思想教化:《甘特的冬天》之声外声(序言)
深深的不安困扰着各个部落,卡拉伊人意识到了这种不安并将其宣扬为世界的谎言、丑陋与邪恶的现身。预言家们对这些正在发生的变革比其他人更为敏感,也是他们最先宣扬不安或比所有人都更感到慌乱。因此,印第安人和预言家之间达成一致:“必须改变世界!”(“来吧!上了我!”埃丽萨说,“喔,宝贝儿,带它回家!在我的小山丘上驱动它!亲爱的,进入吧!让我大声叫出来!”)卡拉伊人使出了什么妙招呢?他们鼓励印第安人离开邪恶之地前往无恶之境……那是一个不存在疏远反感的完美之境……人类与天使共享的乐土。
——《甘特的冬天》第一部分第一章
《甘特的冬天》开篇如是写道。一部如此开头的小说想表达什么?一篇将不入流的英文俗语fuck与讲述图皮瓜拉尼预言主义的学问精深的片段并置,且在其后长达两百多页的篇幅中总是以此出其不意的手法写就的作品想告诉人们什么?毋庸置疑,有人会问,既然《甘特的冬天》拥有如此浩渺的语义宇宙,也许同样浩渺的还有本序言中囊括的这番天地、一个通过阐释和叙述摊开在读者面前的看似不可能又或许极为可能实现的悖论计划,如何才能在一个通向无尽的迷宫中找到所有崎岖复杂的线索,并将其浓缩、简化为包含史料与主题的浅显易懂的目录,使其成为辛劳付出后那浩渺的真实写照与其文学价值的体现?更好的选择恰是从一开始就放弃这样的企图,转而铺陈另一更加可行的计划,即通过其他学者思想的启发,从个人视角抛出对小说的解析,与读者共同体验一场愉悦的“阴谋”。
这一视角的根基来源于一个看似幼稚的提问,为什么要读书?或者,更精确地说,为什么要读文学书?大约一两百年前,甚至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甘特的冬天》首次出版时,答案似乎都显而易见:读书是为了丰盈头脑,为了娱乐身心,为了感同身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为了领会吸收在世俗熙攘中救济灵魂的话语,为了用思维的指尖触碰美好,等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这些直觉、这些数代读者众所周知的金子般的珍贵资产在瞬间科技和平庸商业的双重打击下竟难以置信地日渐光泽黯淡。人们会说,既然快速敲击键盘因特网便能为我们提供无数梗概和材料的话,何需再读《堂吉诃德》?当同样的键盘魔法能为我们打开一个包罗万象的宇宙和一连串永无尽头的关联——音乐、视频、文章、在线图书、报纸、淫秽传播、阴茎增大、皮鞋广告、足球比赛、妙语趣事、圣母祷告——当所有一闪而过的念头都能轻松满足而无需付诸书籍时,又何需独自静坐逐字逐句地探索那孤独的天地?
当然,很多人已先于我察觉到这种趋势,但从未有人能像美国文化与科技评论家尼古拉斯·卡尔那样清晰地挑明这一事实,他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2010年发行,下称《浅薄》)一书中通过旁征博引论述了互联网的过度使用引起人类深度思考能力的逐渐丧失。他认为,网络“在设计上就是一个碎片化系统,一台旨在分散注意力的机器”
(1)

,正如其在书中断言道:
网络向我们的即时活跃记忆
(2)

施压,阻碍长期记忆
(3)

的巩固,是一种失忆科技。(《浅薄》第193页)
与该失忆相对,卡尔强调深度与强化阅读对大脑功能的增强。
只要过滤掉心神分散,心平气和地使用具有分析解决问题功能的脑前额叶
(4)

,深度阅读便成为一种深度思考的方式。阅读体验丰富的读者大脑便是冷静的,而非狂热的。(《浅薄》第123页)
这不是受文化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简单习惯,人们频繁阅读或上网并非由于其他人也这样做。这是主观意志作用下可改变的习惯。根据卡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的理论,这是神经效应。因为区别于人们截至目前的惯性认知,成熟大脑具有惊人的可塑性
(5)

,其结构与化学成分随着人们惯用科技的变化而产生差异。
被同时激活的神经元得以结合,未被同时激活的则不会结合。随着我们浏览网页时间的增加,脑神经便会主动排斥读书时间……随着我们蜻蜓点水般在信息中来回跳跃,脑神经便会主动排斥冷静思考时间,从而引起支持智力功能与活动的大脑区域逐渐退化、分解。此时,大脑就会回收闲置不用的神经元和神经轴突的突触用于其他……任务。我们获得了新功能,却也失去了旧的。
如卡尔所言,这些生理效应也适用于记忆功能,分为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
(6)

)与长期记忆。比如,我会转眼忘了上午打给药店的电话号码,却永远不会从大脑剔除我的结婚纪念日。人类的长期记忆容量无限,短时记忆却极为有限,每次仅有七个组块左右
(7)

。为了让知识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或者说,为了让所有老师如愿以偿地看到学生学会技能、特别是让构成教育本质与顶峰的复杂概念组合起来,也为了让神经学家称为“基模”的信息集合在神经纤维扎根立足,需要一个不断重复、思考、借助身体和想象力的多样体验才能实现的内化融会过程
(8)

。文学阅读恰恰传输了这一过程,但对网络的过度与浅薄使用却让其流产了
(9)

,因为各类排山倒海般的信息在转化为基模和永恒的智慧之前已让人接二连三陷入迷途。
然而,怀疑论者会发问,这一切与网络仍是少数人特权、人们不读书是因无书可读并非显示器泛滥的拉丁美洲有何相干?当然,我们部分同意该观点,但异议并不能从事实上推翻已有分析。想想最初的提问:为什么要读文学书?答案不言自明。除去网络这一拉美大陆也无法幸免会遭遇的问题外,我们仍有足够迫切的理由向拉美民众宣传文学,那些与理想大陆发展密不可分的理由:一个自由、怀有深厚人文情怀、懂得互相尊重思维能力、关注他人、团结世界的新大陆。
自此不难跳回本序言的焦点:我的朋友胡安·曼努埃尔·马科斯的巨著。因为既然已经肯定了文学阅读对拉美发展的核心作用,则毫无疑问这样的文学作品理应是高质、能最大限度增强创作热情、呈现写作方式多样性和饱含深沉思考的,而这也是记忆长河中传承智慧所必不可少的。
不久前,也就是2012年8月,在亚松森市东方大学主办的文学研讨会上,巴拉圭教育部长公开将《甘特的冬天》指定为“国民教育重要性”
(10)

代表作品。尽管部长先生或许并不知晓卡尔的观点,但此处的认可与前者著作中的神经学理论高度吻合并 ............

书籍插图:
书籍《甘特的冬天:评点本》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甘特的冬天:评点本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