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方法与美学_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第一章 艾德蒙德·胡塞尔
第一节 理想哲学
一、哲学作为严格科学
二、批判
三、现象学的建构
第二节 心理学与逻辑学
一、心理主义批判之前
二、心理主义批判
三、心理主义批判之后
第三节 本质与本质直观
一、“本质”概念界定
二、本质直观
三、本质直观的方法及其规定
第四节 两种思维态度与先验还原
一、认识的可能性
二、两种思维态度
三、先验还原
第五节 时间意识
一、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
二、意识的时间性
三、内在时间结构
第二章 莫里茨·盖格尔
第一节 价值论美学与现象学的方法
一、对事实论美学的分析和批判
二、审美对象与先验还原
三、审美对象与本质直观
第二节 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一、审美态度和非审美态度
二、审美感受体验和非审美感受体验
三、审美判断与非审美判断
四、审美的直观与静观
五、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第三节 审美价值与存在的自我
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二、审美价值的主观性
第三章 罗曼·茵加登
第一节 纯粹的意向性对象
一、排除:文学作品不是什么
二、纯粹的意向性对象
三、杜夫海纳对茵加登的批评
第二节 文学作品结构分析
一、语音层次
二、意义单元层次
三、图式化观相层次
四、再现的客体层次
第三节 比较:文学作品结构的其他理论
一、传统的内容、形式二分结构
二、兰色姆的“构架—肌质”论
第四节 形而上学性质
一、功能
二、来源
三、存在方式
第四章 米·杜夫海纳
第一节 纯粹知觉对象
一、知觉对象
二、纯粹知觉对象
第二节 纯粹意识意向性
一、“意向性”涵义
二、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
三、意向作用—意向对象
四、自我—我思—所思
第三节 知觉意向性
一、胡塞尔的“感知”意识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意识
三、知觉意向性结构要素分析
第四节 纯粹知觉意向性与现象学还原
一、知觉第一
二、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
三、胡塞尔与梅洛‐庞蒂“现象学还原”思想之比较
四、杜夫海纳的现象学还原
第五节 审美对象存在方式具体含义的展开
一、“自在—为我们”
二、“自为—准主体”
三、“准主体”与“准客体”
第六节 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
一、审美对象是辉煌地呈现的感性
二、“感性”的含义
三、“物质材料”与“物质手段”
四、“原始感性”与“审美感性”
五、感性与审美知觉
六、呈现
参考文献
后记
现象学方法与美学
——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
张云鹏 胡艺珊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现象学方法与美学: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张云鹏,胡艺珊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
ISBN 978-7-308-05220-7
Ⅰ.现… Ⅱ.①张…②胡… Ⅲ.①现象学②现象学-美学 Ⅳ.B089 B83-06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036515号
现象学方法与美学
张云鹏 胡艺珊 著
责任编辑 叶 抒
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28)
     (E-mail:zupress@mail.hz.zj.cn)
     (网址:http://www.zjupress.com)
经  销 浙江省新华书店
排  版 杭州好友排版工作室
印  刷 杭州长命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87mm×960mm 1/16
印  张 17
字  数 250千
版印次  2007年3月第1版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印  数 0001—3000
书  号 ISBN 978-7-308-05220-7
定  价 32.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0571)88072522
前言
由艾德蒙德·胡塞尔创始的现象学,一个世纪以来,已影响到人类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哲学、伦理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神学、宗教学、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等,产生了一大批影响甚巨的思想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名符其实的现象学运动。但对什么是现象学,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甚至在现象学探索的路上,各家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分歧与争论。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伽达默尔在《现象学运动》中,都曾经论及这一问题。正因此,现象学运动史家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才提出了如下的概念:最广义的现象学,广义的现象学,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最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尽管如此,既然被称之为现象学运动,就必然存在着一条经线、一个核心、一种最基本的精神原则。这个最基本的精神可以借《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创刊号上的现象学宣言得到清楚的表述:
这些编者并没有一个共同的体系。使他们联合起来的是这样一个共同的信念,即只有返回到直接直观这个最初的来源,回到由直接直观得来的对本质结构的洞察,我们才能运用伟大的哲学传统及其概念和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直观地阐明这些概念,才能在直观的基础上重新陈述这些问题,因而最终至少在原则上解决这些问题。
简而言之,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回到事情本身”,现象学最独特的核心就是本质直观和先验还原的方法,这是贯穿于现象学运动和理解现象学各家思想的一条经线。
把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运用于美学领域,便产生了现象学美学。莫里茨·盖格尔在《艺术的意味》中说:“在这种特殊的美学科学之中,也许人们会找到能够使现象学方法本身得到最出色的运用的领域。”杜夫海纳在《美学与哲学》中说:“在人类经历的各条道路的起点上,都可以找出审美经验:它开辟通向科学和行动的路径。原因是:它处于根源的部位上,处于人类在与万物混杂中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亲密关系的这一点上;自然向人类现出真身,人类可以阅读自然献给他的这些伟大图像。”爱德华·S·凯西在《审美经验现象学》英译本前言中说:“根据现象学方法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审美经验的一种主要特征之间的明显亲密关系,我们期待……现象学家们会热心地、成功地把自己的方法运用于审美现象。”李斯托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评述》一书中论及现象学美学时也曾说:“它的新颖之点主要是在方法论上。”以上诸家所论,都非常明确地强调了美学与现象学基本精神及其方法的密切关联 ............

书籍插图:
书籍《现象学方法与美学_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现象学方法与美学_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