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戏剧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惠风』论丛第三辑
现当代戏剧论
田本相 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现当代戏剧论/田本相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6
(“惠风”论丛.第三辑)
ISBN 7-81075-767-9

Ⅰ. 现… Ⅱ.田… Ⅲ.戏剧文学–文学研究–中国–20世纪–文集 Ⅳ.I207.3-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38634号

惠风
论丛

现当代戏剧论
田本相 著
  出版发行
 江西高校出版社
  社  址
 江西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
  邮政编码
 330046
  电  话
 (0791)8513396 8505090 8504319
  印  刷
 江西教育印刷厂
  照  排
 江西太元科技有限公司照排部
  经  销
 各地书店
  版次印次
 2006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印  数
 1~3000册
  开  本
 890mm×1240mm 1/32
  印  张
 12.125
  字  数
 292千字
  定  价
 2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编辑者言
物种,移植到异地,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或存活;或自灭;或变异。虽然,许多从西域、从外洋传过来的东西,有些早已不见踪影了;但是胡萝卜、马铃薯,还有棉花,这些舶来品至今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绵延不断了。
艺术也有一种“移植”现象。话剧,这在上个世纪之交被引入到中国的戏剧形式,有幸亲证了百年间发生在东方古老国度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波澜壮阔的斗争,也印证了几代人俯仰沉浮的心路历程。曹禺、田汉、郭沫若、夏衍、吴祖光、陈白尘,从他们的杰作中感受到低矮屋檐下的雷雨,风暴,风雪,日出,远比历史教科书更惊心动魄,更焦灼逼人了。
然而,由于多种复杂原因,现如今戏剧萧条,话剧沉寂了。如何使话剧顺应时代的发展,切合东方民族的接受心理、欣赏趣味;如何振兴话剧使她重新回到人们身边;如何引导如今网络时代的读者了解认识,进而欣赏话剧,这是富有挑战性的艺术课题和文化课题。田本相先生,曾师从名家李何林先生专攻中国现代文学,后又专事话剧研究,且成就不凡,蜚声海内外。这本论集凝聚了他二十多年来治学的心得,无论是学术观念,还是治学理念,仍有鲜活之感。这无疑对于话剧创作和话剧研究、教学工作都可资借鉴。
早先列入“惠风”论丛的本书,经过几年的磨合,终于如愿地面世了。但愿,在这春天将要消退的时季,人们能心存感激地感念春暖,心存期盼地祈祝话剧新生的风与火、光与电!

丙戌年 春
自序
我本来不是研究话剧的。
从我的学术背景来说,我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做研究生时,专业是中国现代文学,我的导师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李何林先生,因此,我的研究方向也是鲁迅。我的毕业论文是《论鲁迅小说的风格》。一个人用了那么多的时间,读鲁迅的书,研究鲁迅,不是一般地读,而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恭恭敬敬地读,认认真真地读;那么,在我的青年时代,就深深地埋下了鲁迅的种子。我自认为鲁迅已经成为我做人做事和写文章的楷模。自然,也构成我深刻的学术背景。
粉碎“四人帮”之后,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我的老同学罗宗强,他在主持《南开大学学报》时,约我就刚出版的《曹禺选集》写篇论文。于是重读曹禺的剧作,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没有想到经过“文革”的历史风雨,再读《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就感到曹禺写得太深刻了,特别是他对封建文化思想的批判,真是太深刻了。我也深深感受到曹禺剧作的强劲的艺术魅力。但是,当我把已有的曹禺及其剧作的研究资料阅读之后,又感到过去对曹禺以及对他的剧作评价得过低了,而且研究得很不深入。不但是这样,我还隐隐感到,对像曹禺这样的进步作家,我们一些评论也总是以一种“左派”的眼光进行挑剔,甚至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评判。于是,我写了《论〈雷雨〉、〈日出〉的艺术风格》一文。
没有料到,一旦走向曹禺,就改变了我的学术命运。从此,不但没有同曹禺的研究分开,也没有同中国话剧的研究分开。
《曹禺剧作论》是我写的有关中国话剧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在当时,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以及我的研究能力,我这部著作,从题目来看是论他的剧作。但是,却内涵着两个有针对性的目标:一是对于历来在曹禺研究上的偏见,特别是“左”的观点,以及“左”的思潮给曹禺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一个清理。我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也没有点名,而是借鉴了种种教训,希望以具有信服力的剧作分析和论述来进行讨论。二是从另一侧面对否定、批评曹禺的见解做出回答。比如,在海外的刘绍铭先生的一本《曹禺论》影响颇大,他认为曹禺先生多数剧作是“抄袭”外国人的,因此成就不高。甚至认为,除了个别剧作外,几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他的研究结论是以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的结果。我这部剧作论,也意在回答刘绍铭先生。但是,也没有点名。
而我要回答和批评他们的观点,最后都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来:那就是对曹禺及其剧作的重新评价重新定位。
我没有料到的,当出版社请曹禺先生审阅书稿之后,他不但亲自写信给我,而且约我谈话。他给我的第一封信是这样说的:

十分感谢您寄来您的著作。我因即将赴美,许多事情亟待解决。只能十分粗略地拜读您的文章。您的分析和评论是很确切。也是很深刻的。您的研究工作使我敬佩。有时间,应该和你长谈,但目前,许多事情要料理,是否待我回国后。咱们再约一个较充裕的时间谈一下?(1980年3月8日)

他的勉励,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这毕竟是我的第一部专著,能够得到曹禺先生的首肯,无疑为我转向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研究增加了信心。不久,这部书稿又获得“1984年全国优秀戏剧理论著作奖”。一些不了解我的人,都以为我是致力于戏剧研究的,而且是戏剧界的人士了,不少戏剧方面的约稿,找上门来;戏剧方面的学术会议,也找我参加。就这样,不能再回到鲁迅研究上来。直到今天,一晃就是二十年。看来,人的命运,也并非都是能够自主的!
继之,同景辉合作编辑《郭沫若剧作集》,并合作撰写《郭沫若史剧论》。也许,就是一种兴之所至的缘故吧,对话剧文学的研究产生了兴趣,觉 ............

书籍插图:
书籍《现当代戏剧论》 - 插图1
书籍《现当代戏剧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现当代戏剧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