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刘小枫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ISBN 978-7-208-13280-1
Ⅰ.①王…Ⅱ.①刘… Ⅲ.①柏拉图(前427~前347)-哲学思想-文集 IV.①B502.232-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10323号
书名: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
作  者:刘小枫
责任编辑:李 頔
转  码:南通众览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SBN:978-7-208-13280-1/B·1141
本书版权,为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所有,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进行编辑、翻印、仿制或节录。
豆瓣小站:世纪文景  新浪微博:@世纪文景
微信号:shijiwenjing2002
发邮件至wenjingduzhe@126.com订阅文景每月书情
目录
弁言
苏格拉底与“众人的权力”——《克力同》44b5-47e4发微
柏拉图笔下的佩莱坞港——《王制》开场绎读
民主政制中的自由爱欲立法——《会饮》中的泡萨尼阿斯讲辞识读
内敛的哲学与外显的诗——《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关于哲学和诗的戏言
王有所成——关于柏拉图Politeia的汉译书名
《王制》与大立法者之“德”
弁言
1988年初冬,我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此期间结识了该校宗教学系的资深教授沈宣仁先生。这位学识渊博的和蔼长者对我非常关心,推荐我去他读过书的大学深造,还为我找到奖学金。沈宣仁先生早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宗教学系,谁若能去大名鼎鼎的芝大读博士,都会求之不得。可惜我当时迷恋欧洲,最终选择去了巴塞尔。
我念完博士学位到香港,没想到与沈先生成了同事,交往机会多起来,遗憾的是他没过几年就退休了。沈先生喜欢柏拉图,他曾说退休后打算翻译柏拉图。可惜他身体不好,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哪怕一篇柏拉图短篇对话的翻译。
沈先生大约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进的芝大,因此我曾想,他喜欢柏拉图是否曾受过施特劳斯的熏陶。有一次,我问他是否听过施特劳斯讲课,他说听过——这顿时让我心生羡慕。我问感觉如何,沈先生用手指头指着自己的脑筋转了两圈说:他脑子非常清晰……不过,经细问我才知道,沈先生在芝大时仅听过施特劳斯几次公开讲座,并没有上过施特劳斯开设的课程,也不知道芝大有个施特劳斯的学生群体,他毕竟是宗教学系的学生。
记叙这段旧事是因为我感慨自己生得晚了些,没能有机会亲自听到施特劳斯这位当代的苏格拉底讲课——虽然如今有讲课录音可听,毕竟与现场不同。熊伟教授当年在海德格尔的课堂上未必时间很长,因为那时日本入侵且蹂躏中国,他一心想赶紧回国抗日救国。但我听他回忆当年上课的情形时,仍然见他两眼充溢着幸福的神色。沈先生一直让我羡慕,因为他毕竟亲自听过施特劳斯的公开讲座,而且不止一次。
这本小书收入笔者晚近几年写的五篇习读柏拉图的札记,算是在施特劳斯讲课录音的指引下阅读柏拉图的一点点心得。
另附一篇八年前写的涉及中国古学的旧文,以此表明,即便在阅读柏拉图时,我心里始终惦记着中国的学问。
刘小枫
乙未年4月于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苏格拉底与“众人的权力”——《克力同》44b5-47e4发微
哲人苏格拉底之死首先是一个历史的政治事件,然后才是一个思想史事件。由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传世作品对这一事件的记叙,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历代思想者一直得面对的基本问题。然而,无论柏拉图还是色诺芬,都不是如今意义上的“史学家”。他们通过记叙苏格拉底之死来呈示属于哲人的基本问题,毕竟,仅仅陈述历史事件并不意味着理解事件。如果当今的史学家要重写苏格拉底之死,与柏拉图和色诺芬攀比的不可能是所谓史料,而仅仅是理解能力——苏格拉底之死考验的始终是后世之人对苏格拉底事件的理解能力。我们要对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所认识,首先需要认识柏拉图和色诺芬对苏格拉底事件的理解所达到的精神高度。通过识读柏拉图在《克力同》中记叙的一段苏格拉底的临终谈话,本文力图探究我们与柏拉图在理解苏格拉底上的思想距离。
一、苏格拉底面对民主的“不义”
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制的公审法庭判处有罪,依据的是有人对他提出的两项指控:“不敬城邦神和败坏青年”
[1]

。在《回忆苏格拉底》第一卷起头,色诺芬用两章篇幅分别驳斥这两项指控;驳斥“不敬城邦神”指控的第一章很短,驳斥“败坏青年”指控的第二章篇幅多两倍。
[2]

色诺芬是这样结尾的:
与那人控告他[苏格拉底]败坏青年相反,他明明是在引导同伴们离弃低劣的欲望,劝勉他们欲求最美好、最伟大的德性,凭靠这种德性才能治国和齐家。(卷一,2.64)
色诺芬反驳了对苏格拉底败坏青年的指控,但没有否认苏格拉底劝勉青年追求治国齐家的德性——换言之,色诺芬没有否认苏格拉底搞政治。色诺芬承认,苏格拉底从事的教育是政治教育。苏格拉底并非要教育人民大众,而是仅仅教育少数人——教育他们懂得何谓“王者”的德性。用现在的话说,苏格拉底显得是要做“帝王师”。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时,苏格拉底承认自己的确在搞政治。他说,他觉得自己身属的城邦有如一匹高头大马,由于太大难免慵懒,需要一只牛虻来惊醒,于是忙碌奔波。但是,他始终只愿做一只私下的牛虻,从不肯置身公众之中,他知道民主的公众意味着什么(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30e1-31d1)。民主政制的法庭接受了有人对苏格拉底“败坏青年”的控罪,表明苏格拉底“私下”教育青年犯下的是政治罪。如今的我们以为,在有自由民主的地方不会有政治罪。柏拉图和色诺芬让我们看到,在民主的雅典仍然有政治罪,表明自由民主政制仍然有自己的政治敌人。在一个国家中,谁在教育青年始终是个政治问题。控告苏格拉底“败坏青年”的那些人,自己同样在通过教育搞政治。民主政治家一旦看到城邦的优秀青年被苏格拉底吸引,甚至自己的学生也被苏格拉底吸引过去,他们除了指控苏格拉底“败坏青年”别无他法。
任何指控都有可能是诬告,控告变为定罪还需要法庭的裁定。苏格拉底被判刑,关键在于民主的法庭裁定对他的控罪成立,这等于裁定苏格拉底是民主政制的敌人。这个裁定 ............

书籍插图:
书籍《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 - 插图1
书籍《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