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与生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第一讲
阐明货币对物价影响的各种理论
...
2
第二讲
消费者货物的生产与生产者货物的生产之间的均衡条件
...
14
第三讲
物价机构在信用循环进程中的作用
...
31
第三讲
附录
...
46
第四讲
赞成与反对“弹性”通货的缘由
...
48
第四讲
附录
...
59
 
第一讲
阐明货币对物价影响的各种理论
“他深悉货币的充斥使百物昂贵,但他不会分析物价究竟是如何上涨的。这种分析的最大困难在于发现:货币数量增加时系通过什么途径和按照什么比例使物价得以提高。”
——坎蒂戎(1734
年逝世)
(一) 
货币影响对于决定生产量和生产方向起着支配作用。这个真理,对于当前一代人来说,也许比在任何时候的人都更为熟悉。世界大战和战后通货膨胀的经验,以及恢复金本位制度(特别是像英国那样,通过紧缩通货来恢复金本位)的经验,充分证明了每一生产活动对于货币的依存关系。近年来关于稳定货币价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广泛讨论,主要是由于普遍承认上述事实的结果。目前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当前世界规模的经济萧条的原因是由于黄金的缺乏,因而想从货币方面寻求克服经济萧条的手段。
然而,如果有人问:这些年来,或者至少直至最近以前,对于货币与物价关系的理解是否已有很大进步呢?或者说,有关这方面的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原理,是否已经得远远超过百年以前的人所共知的原理了呢?我个人的答案是倾向于否定的。这样说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但我想,任何曾经研究过十九世纪前半期货币理论文献的人都会承认:当代货币理论中几乎没有任何观念为那时学者们所不知。现今大多数经济学家也许会这样辩解说:进步很微的原因是由于货币理论已经达到如此完美的境界,以致再要前进一步就不得不是缓慢的。但是我却认为事情似乎是这样的:在货币理论范围内,某些最根本的问题,尚未获得解决,某些公认的理论,其正解性还大可怀疑;甚至那些早期学者的著作中已经提示过的改进建议,我们也并没有能够加以发展。
果尔如此——我固希望诸君确信如此,则过去十五年的经验不会使我们有更多收获这一点,确是有点令人惊奇的。从前货币混乱时期,往往也就是经济学这一分支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十六世纪的意大利被叫做货币情况最糟而货币理论最好的国家。如果近年的情况并非恰好如此,我认为原因似乎在于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特有的方法论在态度上有某种改变——这种改变常被人誉为一种重大的进步,我指的是试图用数量研究方法代替质量研究方法。在货币理论范围内,甚至那些通常摒弃“新”观点的经济学家也不免这样。这些人实际上在数量分析法到处流行以前若干年已经如此转变了。
(二) 
最知名而又与此最有关的例子就是大约二十年前费歇尔在其有名的“交易方程式”中,恢复了更加机械式的关于货币价值的数量学说。这个学说,以用作统计证明的数学公式为工具,是所谓“数量经济学”的典型范例,而且它对这个学派的当前代表人物的方法论确有很大影响。以上这些看法似乎都是不容否认的。我并无意责难这个学说的正面内容,我甚至准备承认:就它本身而论,它是对的,并且从实践观点看,如果公众竟不相信数量学说的基本命题的话,这将是我们所遇到一件最糟的事。我所要抱怨的,不仅是各种形式的数量学说不适当的窃据了货币理论的中心位置,而且是这个学说所根据的观点确乎阻碍了货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把货币理论和一般经济理论的主体相隔绝的这种状态,就是这一特殊学说为害匪浅的结果。
因为只要我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那些不考虑货币影响时的价值本身,以及解释货币对各种价格的影响时,就必然产生上述后果。而且,如果我们试图在货币总量,一般物价水平,乃至生产总量之间建立直接的因果关系时,事情也依然是这样。因为上述各种总量本身对个人的决定从不发生影响,然而货币以外经济理论的主要命题却正是以知悉个人决定的假设为基础的。正是借助于这种“个人分析”法,我们才能对我们所获得的经济现象有所了解。现代“主观派”理论在其使用范围之广泛上已远远超过古典学派,这也许是较其学说本身更为优胜的主要之点。
因此,如果货币理论仍然试图在种种总量或总平均数之间建立因果关系,这就表明货币理论落后于一般经济学的发展。事实上,无论各种总量之间或各种平均数之间都不能相互起作用,亦不可能在它们之间建立必然的因果关系——像我们在个别现象、个别价格等等之间所能够做到的那样。我甚至还认为:按照经济理论的本质来看,平均数根本不能构成理论推理的一个环节,但是要证明这个论点,将超出我演讲的题目太远了。此处我将只限于试图说明:在经济理论的一个特殊领域内,运用这些概念和不运用这些概念来时行解释时,究竟会产生什么差异。
(三) 
如上所述,我不拟详细批判这些学说的各种原理的本身,我指出它们的特征,目的只在于以后能够借以说明:另一类型的学说所可能达到的成就。前述学说中最主要的偏执之点是关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现在,任何人都同意:如果所有广义的价格受到影响的程度相等而且时间相同,那么这种价格的变动将不产生任何后果。但是上述这种类型的学说所涉及的主要论点却很明白,它所假定的趋势是:“使所有价格在同一时间同一方向所受到相等的,或者无论如何是不偏不倚的影响。”并且只是在他们所主张的货币数量变动与平均价将之间的因果关系确立之后,才考虑相对价格所受的影响。但是由于他们通常总是假定: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一般物价水平,相对价格的变动则是由于“扰乱因素”或“临时性阻碍”,于是相对价格的变动并不是用来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的。它只是从经验中得知的常常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俱来的一种情况,而不是(如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同一原因的必然结果。这一点从其说明形式和所用概念看来是非常清楚的。他们也曾发现各种价格的变动中存在某种“时差”。他们通常认为各种货物价格是按一定顺序而受到影响的,并且常常暗示:如果一般物价水平不变的话,上述的一切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当我们来看这个学说所表述的物价影响生产的途径时,也会发现同样的一种特征。它认为影响生产的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它所考虑的影响,不是对某些特殊生产部门的影响,而是 ............

书籍插图:
书籍《物价与生产》 - 插图1
书籍《物价与生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物价与生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