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 庞丽娟 全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3mb。
书籍内容:

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人脑是心理
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因此,幼儿心理的发展必
须具备这样两个方面的条件:脑和客观现实。遗传和成熟,
特别是幼儿脑的发展,为幼儿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客观现实,即环境,特别是教育,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
性因素。
一、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是父母通过细胞核里的染色体
把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通过遗传传递的生物特征
有许多,这里说的主要是指机体的构造、形态(如个子、容
貌等)、感官及神经系统的特点等生理特征,其中对幼儿心
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
传的生物特征就是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后天是不断地生长、发展的。成熟就是遗传
素质在后天条件下不断地发育、生长、显现的过程。幼儿的
生理成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来说,成熟的顺序是从头
到脚,从中轴到边缘。从身体结构的发育来看,头部发育最
早,其次是躯干,然后是上肢,再后是下肢;再以动作机能
的发展为例,先是会抬头,然后会翻身,再会坐、会爬,最
后才会走。幼儿生理成熟的速度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出生的
头几年,年龄越小,生长的速度越快。因此,小孩子常常一
年不见面,简直大变样。妈妈也会年年发现孩子的毛衣小了,
裤子不够长了,原因就在这里。
事实和实验都表明,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
前提。良好的遗传素质和正常的生理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
的优越基础,而遗传素质的缺陷,生理成熟的异常,是幼儿
心理发展的重大障碍。没有先天遗传和生理成熟作为基础,
幼儿心理是不可能产生和发展的。例如,生来失明的孩子,
不能产生视觉;先天耳聋的孩子,难以产生听觉;无脑畸形
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不能产生思维,最多也只有一
些饥饿、疼痛等很低级的感觉。而那些小钢琴家、小唱歌家、
小画家以及小速算家,之所以在早期就表现出突出的特殊才
能,则与他们具有该方面的较优越的素质条件有关,比如手
指长而灵活,声带音质纯净、节奏感强而且准确等。
幼儿生理成熟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
岁左右的乳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还很不完善,抑制机能较
差,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因而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是
很肤浅的,而且容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感知不够仔
细,情绪的变化起伏很大。到五、六岁,幼儿大脑皮质的抑
制机能日益发展,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趋于平衡,皮质对皮
下的控制、调节作用也逐渐加强,这就使得幼儿有可能逐渐
减少冲动性行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更加集中、精确,从而
调节自身行为、情绪的能力及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
理过程都日益发展起来。
可见,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必不
可少的物质前提,我们不能轻视它们的作用。对于从事幼儿
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更需考虑遗传、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
大脑的生理发展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
这些规律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二、环境和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上可知,遗传和成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确实起着重要
的作用。但是,必须明确,遗传和生理成熟毕竟仅仅是幼儿
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只提供幼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不
是现实性。对于一般的正常儿童来说,心理能否发展,向什
么方向发展,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如何,不是由遗传和成熟决
定,而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其中教育更起着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显然,只有
产生心理的物质前提,而没有客观现实的影响,是不能形成
人的心理的。这可以由各种动物哺养大的人类婴儿,如狼孩、
熊孩、豹孩等等来说明。印度狼孩卡玛拉在出生后不久被狼
叼去,在狼的环境中生活了七、八年。被发现时,她只能用
四肢行走,昼伏夜动,吃东西不用手拿,而是把食物放在地
上用牙齿撕开吃。虽然她已经七、八岁,但智力只相当于六
个月乳儿的水平。她对人不发生兴趣,没有感情,不让人们
给她洗澡。人们花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使她很快适应人类的
生活;训练两年后,卡玛拉才会直立;六年后才会艰难地行
走,但快跑时仍需四肢并用。卡玛拉于十六、七岁时死去,
这时她也还不能讲话,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并常有许多
狼的习性的表现。这就告诉我们,人只有人类共同的遗传素
质还是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的,遗传和成熟只是人的心理发
展的自然基础,即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要使人的心理切实得以产生、发展,还必须要有环境和教育
的影响和作用。由于狼孩在出生后便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
和教育,他接触的是狼的环境、狼的“教育”,因而尽管他
长着人的脑,却成其不了人,最终只是个“狼孩”,没能形
成正常人的心理。
环境和教育不仅影响人的心理的形成,而且也影响人的
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等。研究表明,一般地讲,人
们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差不多的。正常儿童出生时,都
具有人所共有的、基本共同的解剖生理特征,然而,现实生
活中却没有心理发展水平和表现完全一样的儿童,每个孩子
的智力、兴趣、爱好、性格等都千差万别。造成这种差异的
原因主要的不在于遗传,而在于环境和教育。有关双生子的
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知道,同卵双生子的遗传素
质是基本相同的,而异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则不太相同。如
果将同卵双生子放在不同的环境下抚养,接受不同的教育,
而将异卵双生子放在相同的环境下抚养,接受相同的教育,
其结果是:异卵双生子在心理,包括智力、性格等方面的相
似性都大于同卵双生子。显然,心理是遗传和成熟与环境和
教育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和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物
质基础,环境和教育决定了幼儿心理的发展方向、水平、速
度。
在环境和教育中,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这是因为:第
一,教育对幼儿进行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
响过程,这无疑比那些自发的、偶然的、无计划的环境因素
的影响要更有力、更有效;第二,幼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幼儿心理 庞丽娟 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