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的日本文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名单
顾问
王忍之 郭永才
编辑出版委员会
主任
何秉孟
委员
蔡文兰 孙新 谢寿光 徐辉琪
王正 杨群 徐思彦
执行编委
王正 杨群
编务
周颖昕
学术委员会
主任
张海鹏
委员
王桧林 王效贤 关捷 刘楠来 张宪文
张振鹍 胡德坤 黄美真 解学诗
总序
王忍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为了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学术研究,为了以历史事实教育中日两国的年轻一代,主持编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在内阁发表讲话,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同年,日本政府实施为期十年以亚洲邻国为主要对象的“和平交流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环,日本外务省决定在日中友好会馆内设立日中历史研究中心,并且希望我国提供协助。中日双方有关部门通过协商方式确认了如下原则:在切实遵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和精神、承认日本军国主义对华发动侵略战争这一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中方同意接受日方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协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我国外交部的委托,作为协助日方研究的中方窗口,与日方联络、协调相关事宜。
1997年8月日中友好会馆致函中国社会科学院,再次要求就协助进行历史研究问题进行协商,提出“只有作为受害者、抵抗者的中国的参与,历史研究事业才能达到所预期的目的。这点正是需要中国协助的”。日中友好会馆还表示,愿意将该馆的相关经费拨出一小部分交中方使用。经过协商,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认识。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正式建立了“中日历史研究课题”,通过课题指南形式,在国内公开招标研究者。课题招标范围在1874~1945年间,着重研究日本侵华的历史以及这一时期与此相关的中日历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对课题申请进行评审。经评审通过的课题,中日历史研究中心视各不同课题的内容、工作量的大小给予经费资助,以助成其研究计划。
这样的年度课题招标,从1998年起,每年进行一次,每次约有15~20项课题申请得到通过。最早通过的课题,有的已经完成,并通过了结项手续。为了反映中国学者有关近代中日关系历史的研究成果,使它能被社会所了解,充分发挥它进行学术探讨、揭示历史真实的作用,以便今天的青年一代了解在中日关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创痛的事件,我们决定从这些成果中选择一部分出版,总题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同时,文库也包容了国内学者撰著的一些涉及中日关系的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力图向中国年轻一代,也向日本年轻一代提供认识历史本来面貌的真实材料,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希望所谓历史认识问题不再成为改善中日关系的一大障碍,希望中日关系向着睦邻合作、和平共处的方向发展,真正发挥东亚两个近邻国家之间经济上互补互助、文化上互相学习尊重的精神,在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永远不诉诸战争。
是为序。
目录
引言
第一编 “满洲文学”的理念与现实
第一章 殖民地“满洲”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第二章 日本人作家文人的“满洲文学”论
第三章 中日作家同床异梦的“满洲文学”
第四章 古丁与川端康成围绕“灰暗”的交锋
第五章 中国人作家和日本人作家的交流
第二编 文艺政策与杂志媒体研究
第一章 《艺文指导要纲》出笼前后
第二章 《艺文》杂志的创刊与变迁
第三章 《满洲公论》与“思想战”
第四章 “满语假名”的事实与真相
第三编 同人、作家、作品的世界
第一章 国策文学的旗手上野凌嵱
第二章 日向伸夫的“满人作品”
第三章 两部《鸦片战争》的启示
第四章 北村谦次郎与《满洲浪漫》
第五章 作家、翻译家大内隆雄
第六章 日本人作家笔下的抗日武装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言
一 漂洋过海的日本文学简史
关于本书,先从书名说起。在外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界,近年来“越境”一词颇为流行。一种或一国的文学超越国境,其影响及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或与该国或地区的文学产生这样那样的交集,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学的“越境”。但是,以笔者个人之见,这个词并不适用于本书的书名,原因在于本书研究考察的对象比较特殊。文学的“越境”并非仅仅指单纯的地理上的超越国境,一种文学之所以能够“越境”主要在于文学本身的力量。而本书主要的考察对象——伪满洲国的日本人文学则不同,它是伴随日本在中国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及殖民统治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是帝国主义日本对外扩张及殖民统治的副产物。历经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从一殖民地的文学上升为伪满洲国的文学,国家对外扩张侵略的副产物这一基本属性被进一步坐实。所以,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垮台后,日本人文学也随之烟消云散。尽管如此,它作为外来文化,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寄生了30多年却是不争的事实。几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有众多的作家参与,创办了诸多的杂志,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受众除了日本人以外,还包括当地的中国人、朝鲜人等。伪满建国以后,日本人文学作为“满洲国”文学的一部分,与同时代的中国人文学并存,两者既共存又对峙;作为日本文学的一部分,与日本国内的文学保持着必然而又微妙的联系。正如有日本学者将其称为“异乡的昭和文学”一样,
[1]

伪满文学因其特殊性而成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一页。
要了解这一段历史,尤其是早期的历史,有两本书作为参考资料不可不看。一是《满洲文学二十年》,二是《满洲建国十年史》。前者为长期活跃在大连及伪满洲国文坛的作家、翻译家大内隆雄的文学史著作,该书有着丰富的资料价值,作者作为“满洲文学”的当事人,其经历和证言弥足珍贵。后者为“满洲帝国政府”编纂的所谓伪满洲国的“正史”,其中第六章第三节题为“艺文十年史”,有一段专门讲述“文艺”的历史,反映了日伪当局的政策和观点。就是说,这两种资料分别从民间和官方的角度记述、反映了那段历史。不过,“艺文十年史”的执笔者在“后记”中透露,他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大内隆雄 ............

书籍插图:
书籍《漂洋过海的日本文学》 - 插图1
书籍《漂洋过海的日本文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漂洋过海的日本文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