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_奈保尔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
奈保尔研究
黄晖 周慧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导 论
第一节 奈保尔其人其作
V. S. 奈保尔(V. S. Naipaul),全名维迪亚达·苏拉吉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的特立尼达岛,是印度移民的后裔。他在查瓜拉斯镇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中长大,在家中的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在父亲西帕萨德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爱好文学,接受世界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的熏陶,逐渐树立了要成为一个作家的理想。1950年,十八岁的奈保尔从位于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的女王皇家学院(Queen's Royal College)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从特立尼达殖民地政府那里获得一笔可供在大英帝国任意一所高等学校学习七年的丰厚奖学金,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向往已久的牛津大学攻读文学专业。四年后,他从牛津大学毕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从牛津毕业之后,奈保尔不愿意回到特立尼达去找工作,而是选择留在伦教,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他很难在特立尼达继续其写作,在1954年5月3日写给母亲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不想强迫自己适应特立尼达的生活方式。我想,假如我不得不在特立尼达度过余生,我肯定会被憋死的。那个地方过于狭小,社会上的种种观念全然不对,那里的居民更是卑微狭隘,目光短浅。除此以外,对我而言,那里可供施展的空间极其有限。……您不要以为我喜欢待在英国。这是一个种族偏见肆意横行的国度,我当然不愿意留在这里。在这个国家苦熬度日只会令我徒增反感,这种感觉同我对特立尼达的畏惧一样强烈。”在信的末尾,为了安慰母亲,奈保尔写道,“虽说世事莫测,多有蹇涩,但是我们家的那颗幸运星仍然会光照四方,引领我们走出困境。”(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正是在这种微薄的希望支撑之下,奈保尔在伦敦待了下来,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奈保尔是一位专业而成功的作家,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极为少见的、一直而且仅仅依靠写作为生的作家中的一个”。(Peter Hughes. V. S. Naipaul. London: Routledge, 1998. p10.)
除了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两三年时间里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加勒比之声”的栏目主持人之外,在他的整个人生当中没有从事任何作家以外的职业。写作不仅仅是他的职业,而且更是他的生命。奈保尔创作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三十多部作品,而且形式多样,有小说、游记、政论文集、书信等。纵观奈保尔的创作历程,他的作品分期较为明显,通常分为三个时期。
一、早期: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这个时期奈保尔的主要成就在小说创作上,其中以他的家乡特立尼达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尤为成功,并受到广泛好评。奈保尔出版的小说作品有:《灵异推拿师》(The Mystic Masseur, 1957)、《艾薇拉的投票权》(The Suffrage of Elvira, 1958)、《米格尔街》(Miguel Street, 1959)、《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A House for Mr. Biswas, 1961)、《史东先生与骑士伙伴》(Mr. Stone and the Knights Companion, 1963)、《岛上的旗帜》(A Flag on the Island, 1967)、《模仿人》(The Mimic Men, 1967)、《自由国度》(In a Free State, 1971)、《游击队员》(Guerrillas, 1975)、《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 1979)。这些小说都是以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殖民社会为背景,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特立尼达社会生活和殖民地底层人们的奋斗、挣扎与绝望。
在这期间,奈保尔还出版了两部关于印度的游记,分别是《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An Area of Darkness, 1964)与《印度:受伤的文明》(India: A Wounded Civilization, 1977),一部关于加勒比地区的游记《中程航道》(The Middle Passage: Impressions of Five Societies—British, French and Dutch in the West Indies and South America, 1962)以及一部研究特立尼达历史的著作《黄金国的沦亡》(The Loss of El Dorado, 1969)与一部政论文集《过挤的奴工营》(The Overcrowded Barracoon, 1972)。
1955年,奈保尔写出了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但该书并没有立刻得到出版。在其《一部自传的开场白》中,他简单地提过该事,“我首先写出了《米格尔街》……他们首先想要一部长篇小说,于是我写出了《灵异推拿师》。我在一九五六年一月完稿……”《灵异推拿师》直到1957年5月才得以出版,然后是另一本长篇小说。在1959年,才终于出版了《米格尔街》。
在其给家人的信中,我们会看到那时的奈保尔曾经历过何等漫长和痛苦的等待。在1955年10月3日给姐姐卡姆拉的信中,奈保尔告诉她,“今年为止我已经写了两本书,我对第一本书寄予了厚望,此刻它就在出版商手里,我正盼着答复从天而降。我如此看好这本书的理由是,迄今为止,每一个读过此书打印稿的人都认为它写得很棒,这是一个好兆头。……我有很多关于写书的想法,但我现在需要的是一种认可,它将会填补我那极度匮乏的信心。”(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可见此时的奈保尔多么渴望和需要被认可和接受,他并不如别人想象的那样认为自己是天生的作家,他对自己的创作前途缺乏信心。
在焦急地等待了漫长的11周之后,奈保尔被出版商告知,尽管他们也觉得书还不错,但出于市场考虑,他们不想出版一部短篇小说集。奈保尔在1956年2月10日给姐姐卡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_奈保尔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