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的管理之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文化与管理智慧从书
法家的管理之道
张与驰 编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前言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传统式的管理是基于人治而非法治。实行法治还是人治,是现代社会中区分管理是否先进的一个标志,在这方面,法家思想为我们弥补了这个缺憾。
在法家看来,人的天性本来就是趋利避害,为了达到一己之私,可以不择手段。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诸多事实仿佛也在印证着这一点,在韩非子的著作中,也有大量这方面的事例。正因为如此,法家才认为希望借助于人们一个人道德(尤其是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是极其靠不住的。在这方面,西方人或许颇有同感,他们对于领导者比对普通人有着更多的期望与要求。但领导者也是人,也会犯错误,管理的好坏不能寄希望于领导者的个人品德,只能借助于法律制度。
很遗憾地说,“中国式的管理”尤其是行政管理非常欠缺这方面的内容。虽然秦王朝借助于法家(主要是韩非子学说)一举称霸,继而统一全国,但随着秦王朝的覆灭,法家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派别已不复存在,也许在儒家理论中能够看到一些影子,这也是被儒家改造过的,不占主流,只是辅助管理手段。
我们今天大力提倡“依法办事”,这是管理进步、社会进步的标志。可在现实中,“人治大于法治”、滥用权力等现象还是在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现象不能清除,就会影响管理进步、社会进步。
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今天我们重新提倡法家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在我们的管理中,注入“法治”的基因,从而提升我们的领导艺术和管理艺术。比方说,在一个组织中,“授权”以后,执法不可能由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而必须由各层次的管理者去实施,因此“执法权”必须相应地授予各个层次的管理者,但如果在“执法”问题上只进行授权,而没有必要的监督、控制,那么就难以保证“执法权”的正常行使,因此执法者一定程度的集权,在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
要推进管理现代化,就有必要对法家的管理理念做一番科学的吸收与消化,把我们民族的诸多美德、苦干精神与现代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当然,法家思想也要批判地吸收,它一味强调“法治”,忽视人权,不讲民主,只讲绝对的集权,只讲效果,不问动机,这无疑是片面的。
限于著者学识,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以期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7年4月于北京清华园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事断于法,制度管理——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1.善用奖赏是最好的激励
2.做人要宽,执权要严
3.赏功罚过,领导者的利器
4.制度大于人情世故
5.做善事有时也害制度
6.重信守诺,堪为表率
7.制度不可变化太频繁
8.简便易行才会落到实处
9.适当留有回旋的余地
10.依靠法制而不依靠智力
第二章 识人辨奸、明察秋毫——不给阴谋者留下钻营的机会
1.知人先要自知
2.听其言和观其行
3.别让表面现象迷住了耳目
4.揭开背后的种种伪装
5.行的正就不怕影子斜
6.感情用事,贻害无穷
7.不听信一面之词
8.细微之处识人心
9.不给阴谋者以机会
10.由已知去探明未知
11.众口一词未必对
12.理刑断狱,明辨是非
13.坚决不让坏人靠近
14.一种高明的测谎术
第三章 任贤使能,唯才是举——找到你最需要的人
1.兴盛由己,衰败有己
2.英雄不问出处
3.给人才以用武之地
4.求得众人之助
5.管官而不是管民
6.用人不可吹毛求疵
7.推举人才亲仇不避
8.集思广益,兼听独断
9.让人才充分展示自己
10.不可事必躬亲
11.驾驭难驾驭之人
第四章 生杀予夺、以术御下——让下属俯首帖耳
1.把自己严密包裹起来
2.把对手暴露在明处
3.让对手无所遁形
4.防止任何一派坐大
5.对可疑之人严加防范
6.用对方喜好的东西来降服它
7.适度满足下属的欲望
8.坚决铲除害群之马
9.明枪不行还有暗箭
10.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棘手的事
11.斩断对手间的联络
12.打击朋党不遗余力
13.寻找把柄,以挟制对手
第五章 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利器不可让人
1.赏罚是上司最锐利的武器
2.把握公平的尺度
3.一个都不能例外
4.使人罚而不怨
5.不吝厚赏,才能招来死士
6.重罚之下,谁敢以身试法
7.奖罚不可违背人情
8.喜怒无常,赏罚有定
第六章 攻心有术、以理服人——把握游说的艺术
1.游说的种种难处
2.先搞清自己与上司铁不铁
3.游说的三个要点
4.话如春雨,润物无声
5.以反为正的讽谏术
6.任何时候都不触逆鳞
7.言明利害是游说的关键
8.善于巧谏,谏于无形
9.为何不进言
第七章 独处高势,借势腾云——让自己无所顾忌
1.把握住势,就能占据主动
2.靠威势不靠信任
3.别让大权旁落
4.明职责,防下属越权
5.权势不可让人
6.坚决消除来自下属的威胁
7.一味恃势,必为势所伤
8.顺势而为,无势造势
9.长袖善舞,借力成势
第八章 奋发图强、变守不一——创设法令制度要适应社会潮流
1.法家的始祖——管仲
2.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子产
3.法家的奠基人——李悝
4.吴起的变法实践
5.早期法家的贡献
6.秦胜秦亡与法家的关系
7.变法与流血
8.立法应适应社会潮流
9.法要因时而变
第一章 事断于法,制度管理——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制度就无法实施管理。重视不重视制度建设,是“法治”路线与“人治”路线的主要区别。
按照法家的主张,不论是管理一个国家还是管理一个组织,不管是行政管理还是企业管理,都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照制度行事。
在法家看来,好领导不如好制度。一个组织,只要有了严密的法规制度,人人各司其职,便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便领导者是个中等才智的人,也会把一个组织管理得井井有条,更别说才智超群的人了。
1.善用奖赏是最好的激励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认为:见功赐赏,因能授官,这两者是使人既得到实惠又得到脸面的大好事,令人眼红心跳,人人都想得到。所以,君主可以用它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叫他们为君主拼死卖命。
人都贪利,只要有利可图,原来可恶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爱。黄鳝的样子像蛇,蚕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法家的管理之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