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钧史学论文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
推陈出新
学术引进与推陈出新
继往开来,温古知新
浦江集中和征询意见
档案和报刊
以章注章
由辛亥革命讨论会想起
关于重修“清史”的几点意见
戊戌漫笔
康有为早期弟子
《公车上书记》
“公车上书”答客问
答某电视台问
康有为《致井上雅二书》
汪大燮谈强学会
吴德潇、吴樵谈强学会
梁、谭相晤在丙申三月
《时务报》办事人员名录
梁启超就聘时务学堂
湖南时务学堂学员名录
梁启超入鄂
《救时刍言》
《孔子改制考》校记
政变存札
读《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盛宣怀珍藏书牍》
通艺学堂
《天演论》的译述和出版
严复和《国闻汇编》
陈炽言民权
戊戌变法时期之经元善
沈曾植佚札
戊戌时期的孙诒讓
章太炎、孙诒讓来往书札
反映维新变法之小说
味经珠尘
《庄存与年谱》序
重修《毗陵庄氏族谱》序
朴学研究和函札整理
清代经学学派
“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关于清代“吴派”
序跋题记
《诂经札记》校点后记
《七略别录佚文征》校点后记
《章太炎著作系年》跋
《章太炎传》引言
从“苏报案”一百周年谈起
《康有为传》后记
《戊戌变法史》修订题记
章太炎《佛学手稿》序
“自定年谱”序
《鳞爪集》序
《仁学》前言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和《大同书》前言
《梁启超致江庸书札》序
《梁启超其人其书》前言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重版发行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序
蒋贵麟和康有为遗著
《薛允升的古律研究与改革》序
《名人和书》序
岁月催人老 放眼万木春——《学术月刊》创刊五十年追忆
《黄宗仰传论》序
其他
从梁启超天津讲学谈起
梁启超在津追忆蔡松坡
大师风范谢稚柳
关于《辛弃疾年谱长编》和手批《稼轩词》
关于《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刘申叔遗书补遗》评
读《宋恕师友手札》
《唐长孺文集》出版有感
黄遵宪致梁鼎芬书
许宾门日记
寔斋草
重读《寒柳堂集》
国家重点研究课题的完成——《〈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的编写和出版》
关于《中国近代期刊汇刊》
《张謇日记笺注选存》读后
近代日记三题
王仲荦和《章太炎全集》
难忘的往事——我和中华书局
永不忘怀——纪念吕思勉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附: 现代史学家吕思勉
悼念顾老
永恒的怀念——纪念顾廷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郑逸梅先生二三事
方行与《谭嗣同全集》及其他
怀念杨廷福
悼念岛田虔次教授
怀念郁慕熹
忆念唐振常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汤志钧史学论文集/汤志钧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ISBN 978-7-5520-0273-7
Ⅰ.①汤… Ⅱ.①汤… Ⅲ.①戊戌变法-研究 Ⅳ.①K256.50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01379号
汤志钧史学论文集
著 者:汤志钧
责任编辑:王 勤
封面设计:闵 敏
出版发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 电话63875741 邮编200020
http://www.sassp.org.cn E-mail:sassp@sass.org.cn
经 销:新华书店
排 版:南京展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印 刷:上海华教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710×1010毫米 1/16开
印 张:19.25
插 页:2
字 数:324千字
版 次:2013年6月第1版 2013年6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520-0273-7/K·207 定价:49.8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2012年10月25日,作者在北京清华大学开幕的“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特展”上演讲并剪彩
2012年10月,作者与金冲及、李文海合影
1992年6月,作者与夫人郁慕云摄于日本立教大学
2005年10月,作者与夫人郁慕云摄于天津梁启超故居前
《大同书》,长兴书局1919年版
《大同书》,中华书局1938年版
《公车上书记》,叶德焴署检
《公车上书记》上海石印书局1895年版
《国闻报汇编》,1903年西江欧化社藏版
《南海先生七上书记》,上海大同译书局1898年版
《南海先生五上书记》,上海大同书局版
《南海先生四上书记》,1895年上海时务报馆代印
《南海先生诗集》,辛亥前日本刊本
《新学伪经考》,武林望云楼石印本1891年版
康有为手迹一
康有为手迹二
序
平素阅读,偶有所得,辄行札录。几年前,曾将部分札记,辑入《鳞爪集》,也只是“东鳞西爪”,还有大量札记,留存箱箧。
札记和论文不同:札记是读书有感,随时笔录;论文则是专题讨论。我的论文,很多是在札记的基础上积累成文的。但论文重在论旨赅确,言之成理;而札记则可资料丛脞,持之有故。因此,论文即使撰成,札记仍不可弃。
戊戌变法史和中国经学史,是我主要从事研究的课题,本书也以这方面的札记居多。近年,重新编校《梁启超全集》,除将管窥一斑,辑编有《梁启超其人其书》外,也有根据旧有札记整理出来的短篇。此外,还有近年应报刊或有关单位之邀写出的小文。
这些札记,有的在论文中曾予采用,有的尚待潜研,故名之曰“史学论文集”。
2013年3月
推陈出新
学术引进与推陈出新
新和旧都是相对的,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推陈出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学术也是如此。
我国古代的传统学术在经过了自己的辉煌阶段后,不管是今文还是古文、汉学还是宋学,一时都难以脱离儒家学说的窠臼。鸦片战争后,外敌入侵,西学东渐,“大攻西书”、“新识深思”的人逐渐增多,人们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努力探究西方的社会学说。传统学术开始融入新的因素,但社会效应却很一般。甲午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在“引进”时如何取舍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与推陈出新密切相关的问题。其中,梁启超的观点颇有见地。
梁启超认为,要“译西方有用之书”,“用西方有用之才”。也就是说:西方的书,不全是有用的;西方的人,也不全是有才的。他又说:不能“仅识外国人语言”,“稍涉范篱”,未窥门径,草率从事,翻译成书。这样所译之书未必有用;而译书之人又“仅识文字”,自然不能“达意寻恉”。由于西方各国的成果是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他主张要译西方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汤志钧史学论文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