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音乐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1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极简音乐史
作者:【日】冈田晓生
译者:尹宁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4288897
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授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迷雾重重的中世纪音乐
第二章 文艺复兴和“音乐”的开始
第三章 巴洛克——熟悉与陌生
第四章 维也纳古典主义与启蒙的乌托邦
第五章 浪漫主义音乐的伟大与矛盾
第六章 成熟与崩溃——从世纪之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七章 二十世纪发生了什么?
后记
文献索引
前言
人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古典音乐”,和本书讲的“西方艺术音乐”可能不是一个概念。西方艺术音乐有一千多年历史,但我们平时熟悉和接触的古典音乐,仅限于十八世纪(巴洛克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这二百年间出现的。如果将西方音乐的历史比作河流,古典音乐充其量不过是长河的入海口。诚然,古典音乐的这二百年,是河流最为壮观美丽的时期,这段历史令河流变得更为波澜壮阔,是西方音乐最光辉璀璨的时代。然而,这条河流从何处而来,又将流向何方呢?
在窥探西方音乐历史这条泱泱大河的风貌之前,我们首先要看向它的上游,也就是所谓“古乐”时代。同河流一样,音乐的源头与支流众多,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借用托马斯·曼《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序言的开头来说,“‘过去’这口井很深,可谓是无底之井”。时至今日,西方音乐已经不再是河流,我们身处名为“现代”的混沌之海。这片海洋中,来自不同地域、社会、历史的音乐交互混杂,形成洋流。它们不断改变着流向与力学关系,生生不息持续至今,令人眼花缭乱。而为“世界音乐”的汪洋提供大量水源的,无疑就是西方音乐这条大河。西方音乐往日那明晰的轮廓,早已渐渐模糊不清了……
本书的目的,就是向读者讲述西方艺术音乐史曾是怎样的一条河流。我无意按照简单的时间顺序,毫无遗漏地罗列音乐史上重要的人物、作品及用语。我想书写的是“历史”,而不是一个个作曲家或作品。另外,我将以一般读者为写作的对象,以让人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这部音乐史为目标,在细节上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最重要的是在叙述中世纪到现在的历史时,不怯于使用“我”的第一人称叙事(我认为多数音乐史方面的书过于在意“正确地讲述客观的历史”,从而失去了推动故事前进的力量)。如果非要说本书有什么写作方针的话,就是以上这些。
前文我说过“要以一般读者为写作的对象”,但恐怕拿到书的大多数读者都对所谓“古典音乐”有一定的认知。侃侃而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音乐很熟悉,但从来没听过莫扎特”,或者“要鉴赏西方音乐就得从新艺术开始到蒙特威尔第,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完全是胡闹”的人应该是少数。多数读者熟悉的,应该是从巴赫到马勒、德彪西时期的音乐。这个前提导出了本书另外一个写作方针:在行文语气上自然地保持历史的距离感。具体说来,就是不要求读者对贝多芬、泰勒曼或马肖有一定的储备知识(仿佛他们必须知道这些一样)。
考虑到读者历史知识方面的储备可能参差不齐,我会在大家比较陌生的地方讲得浅显一些,熟悉的地方则酌情添加专业的内容。这不单纯是为了启蒙,也和西方音乐史的性质有关。毋庸置疑,古典音乐是一百多年前出现在地球另一端的音乐,但对大多数读者而言,这些音乐是如此亲近,几乎让人忘了是历史上的音乐。我们听玛丽亚·卡拉斯《圣洁的女神》的CD,为了钢琴演奏会练习肖邦,这和在居酒屋听演歌、在卡拉OK唱流行歌曲一样理所当然。我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音乐已经和日本的江户时代一样久远。
然而,如果餐厅里的背景乐是圣母院乐派的奥尔加农,或者钢琴老师出了“十六世纪英国的维吉纳琴音乐”这种题目,抑或是酒吧里的钢琴手弹起阿诺尔德·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历史的距离感就会破坏音乐的浅显易懂之处。这些“古乐”或“现代音乐”都是从另外一个世界闯进来的音乐,它们回响在我们的时代,绝非那么容易理解,只是经过了历史的变迁,才渐渐被人们接受。
我们对音乐的感知中,不知不觉地将时代划分为“古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欧美称为新音乐)。也就是说,“古乐”是旧,“现代音乐”是新,而古典音乐却没有这样的历史性。不管是哆来咪的音阶,“哆咪唆”“西来唆”的和弦音乐系统,还是小提琴、长笛、键盘乐器等乐器,抑或是演奏会、乐谱出版的制度,今日音乐的种种基本是在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的古典音乐时代形成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便是古典音乐传承下来的规则,浅显易懂,不需要任何说明。“古乐和现代音乐或多或少都有历史的距离感,古典音乐却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音乐环境中不言而喻的一部分。”与是否喜欢无关,我们就生存在这样的音乐制度中——或者说我们不得不生存在这样的音乐制度中,这两种说法必然存在语气上的差别。
那么在讲述各个时期的音乐史时,该如何调整焦点距离呢?具体来说,我想在讲到古典音乐时代时尽量代入历史感,在讲到“古乐或者现代音乐的时代”时反而多加入现实感。将古典音乐彻头彻尾地作为“历史产物”看待,思考它是什么、从哪里生发、将向哪里发展。将古典音乐放入历史的长河中,是对它的“异化”。我想尝试着怀疑一下它的容易理解之处。赞颂古典音乐的“大作曲家”们,比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马勒等有超越时代的伟大和不朽,是我最不想做的事情。
在探讨古乐和现代音乐时,我会尽量让它们与古典音乐保持关联。不管是中世纪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都不会作为一个独立完结的音乐史章节,而是加入“(古乐)为何向古典音乐发展,是如何发展的”或者“古典音乐为何(向现代音乐)发展,又是如何发展的”等思考。这样一来,读者也多少能感受到这些音乐之间的联系了。
本书自始至终都会将古典音乐置于西方音乐史最重要的位置,我写作的初衷并不是要将每个时代的音乐看得同等重要,再不厌其烦地详尽介绍。我希望每位读者都知道,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的“古典音乐时代”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光彩夺目的时期。我无意掩饰这样的个人偏好。当然在读者中间,或许有人是狂热的浪漫主义音乐信徒,不要说巴洛克初期的音乐了,连巴赫都不太感兴趣,也总觉得现代音乐听上去大同小异。但即 ............

书籍插图:
书籍《极简音乐史》 - 插图1
书籍《极简音乐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极简音乐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