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关于撰写回忆录的问题
在中央办公厅20年
在中直机关党委书记任上
抗美援朝战争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到八大路线的形成
高饶事件
庐山会议
三年困难时期精减城市人口
“秘密录音”问题
“四清”运动
60年代的工、青、妇工作
被免去中办主任以后
改革开放之初在广东
怀念杨尚昆
前言
20世纪90年代我有幸参加了《杨尚昆回忆录》的编辑工作。《杨尚昆回忆录》原计划分三册出版,第一册从他的童年写到抗日战争胜利,第二册写在中央办公厅20年,第三册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98年9月杨尚昆同志逝世时,第一册已基本定稿,第二册个别章节已写出初稿,第三册尚未列入议事日程。2001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内容扩展为从童年到建国前夕。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册,取名《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付梓出版,以供更多的读者阅读。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本书。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汪文庆同志参与了本书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版此书意在抛砖引玉,期望有更多研究杨尚昆的大作问世。由于个人水平所限,本书必定存在不少缺点或错误,尚希读者批评指正。
苏维民
2009年1月21日
关于撰写回忆录的问题
杨尚昆是德高望重的老一代革命家。他长期身居要职,20世纪80年代还曾经担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很多鲜为人知的要闻轶事,他了如指掌。1993年他从国家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很多老同志建议他撰写回忆录。后来,他经过认真考虑,接受了这个意见。按惯例写回忆录一般是由本人口述,别人做文字整理,而他是把一些老同志请来,大家共忆往事,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一批问题,经过必要的准备,作系统讲解。讲解时,大家随时插话,提问题,展开讨论,气氛活跃,好像在开党史研讨会,体现了他一贯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他组织纪律性极强,为撰写回忆录,他亲自给中央写报告。经中央批准,在中央文献研究室领导同志的主持下,成立了“杨尚昆回忆录整理组”,才正式开始工作。杨尚昆对“回忆录整理组”要求十分严格,他规定整理组人员不能多,不能住宾馆,不能向任何单位“募捐”,要坚持节俭办事的原则。为了写好回忆录他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
撰写回忆录是一件政治性很强的工作
1997年10月22日,杨尚昆在住地党支部的支委会上说:
我向你们交心,起初我是不愿意写什么回忆录的。后来,大家又是督促,又是鼓励,希望我搞的人越来越多,那就搞吧。开始是探索性的,做些准备,主要是读点书,看点材料,引起一些回忆,也谈过几次。后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李琦建议我给中央写个报告,我就给中央写了一封短信,信中说:我已90岁,很想把一生的经历记下来;这件事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协助完成,并需中央档案馆提供档案;回忆录写成后,在出版前当送中央审定。信是4月29日写的,5月1日泽民同志就批了。随后,几位常委也都圈阅了。这以后的情况就变了,一下子给我搞了个写作班子,叫“《杨尚昆回忆录》整理组”。这样,规模越搞越大。
写回忆录,按照惯例就要求我从童年写起,一直写到我退休,整个回忆一遍。从那年(指1996年—编者注)在青岛开始,每个月谈一两次,一谈最少两个钟头,到现在已经谈了几十次,主要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往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情况也谈了几次,但不多。谈一次要准备几天,很累。我现在有点后悔,但是事情搞起来了,后悔也不行,还得搞下去。
写回忆录是一件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严肃对待。回忆录也算是一种史书,从个人的经历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历史大背景。因此材料必须翔实可靠,绝不可望风捕影,尽讲些花花絮絮的东西,哗众取宠;更不可借写回忆录夸耀自己。对于自己应该一分为二,是即是,非即非,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一生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给后人以启迪。现在班子组织起来了,基本上是原来中央办公厅的一批老同志,加上中央军委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几个同志,一共有十多个同志参加这件事。现在已经明确新中国以前这一段,就是回忆录的第一册,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完成。昨天上午我还同中央文献研究室原研究员、任弼时传记组成员章学新他们谈了两个钟头,长征这一段谈完了,北方局这一段还没有谈。现在,他们已经写出了前四章,修改了两遍,第三稿改出来了,我还没有看。前两章我仔细看过,觉得还有些问题,主要是材料不够集中,取舍缺乏标准。今年(指1997年—编者注)暑期,我在北戴河的时候,同李琦谈过,我说原来想自己动手写一部分,请你们看,提出意见再修改。后来我想,如果我自己写,不一定写得很好,还等于定了框框,别人不好提意见。说你写得不好就好像对你不尊重。所以我不准备写了,还是先找他们一段一段地谈,让他们写,我提意见让他们去改,最后由我定稿的办法比较好。因为我这个回忆录,你说容易也容易,你说不容易也不容易。人家对我这个东西期望值很高,写得平平淡淡就很不好。后面,中央办公厅这一段最难写。当时中央的重大决策,我是参与者,又是执行者,比较复杂。还有,不管是哪个党,办公厅主任这个职务由一个人干上20年,恐怕都是空前的。你看,日本的官房长官,一下子换了,一下子又换了。中央办公厅的20年,应该是我的回忆录的重点,但是这一段很难写。第三册,主要是军委这一段,写什么,怎么写,下一步再说。
最近,我跟人谈,如果说原来我们这个支部的同志,只是为我养老服务,那么现在又加了一个写作班子。我想,写回忆录就是我今后的主要工作。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向党负责。我们的党支部,要适应这个新情况,围绕写好回忆录这件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