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文学经典_艾青精选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艾青精选集/艾青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9
ISBN 978-7-5402-3947-3
Ⅰ.①艾… Ⅱ.①艾… Ⅲ.①诗集-中国-当代 Ⅳ.①I2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18674号
艾青精选集
艾青 著
责任编辑/尚燕彬 王 滢
装帧设计/小 贾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路53号 邮编100054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盛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 850×1168 1/32 印张11.5 字数425,000
2015年11月第1版 2015年11月第1次印刷
定价:35.00元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世纪文学60家”书系总策划:
白烨、陈骏涛、倪培耕、贺绍俊、张红梅
“世纪文学60家”评选专家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 帆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中忱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富仁 汕头大学中文系教授
白 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孙 郁 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吴思敬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思和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骏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子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孟繁华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於可训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匡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 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 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 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中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 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洪子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贺绍俊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谢 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雷 达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研究员
黎湘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世纪文学60家”评选结果
出版前言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创编与推出,旨在以名家联袂名作的方式,检阅和展示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长足进步,进一步促进先进文化的积累与经典作品的传播,满足新一代文学爱好者的阅读需求。
为使“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评选、出版活动,既体现文学专家的学术见识,又吸纳文学读者的有益意见,我们采取了专家评选与读者投票相结合的方式。我们依据20世纪华文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经过反复推敲和斟酌,确定了100位作家及其代表作作为候选名单。其后,又约请25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家组成“世纪文学60家”评选委员会,在100位候选人名单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记名投票,以得票多少为顺序,产生了“世纪文学60家”的专家评选结果。为了吸纳广大读者对20世纪华文作家及作品的相关看法和阅读意向,我们与“新浪网·读书频道”全力合作,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华文‘世纪文学60家’全民网络大评选”活动。2005年12月16日,读者评选结果在“新浪网·读书频道”正式公布。为了使“世纪文学60家”的评选与编选,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专家和读者两方面的意见,经过反复协商,最终以各占50%的权重,得出了“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名单。
“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创作特点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我生活着 故我歌唱
刘金冬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一 “我写作,写作,第三个还是写作……”
艾青(1910—1996)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的一个地主家里。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经用过的笔名有:莪伽、克阿、纳雍、林壁。在1933年5月1日出版的《现代》第三卷第一期上,艾青发表了为后来的评论家所多次引用的具有现代主义诗风的诗歌《芦笛》,这是报刊第一次出现艾青这一笔名。从1934年《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轰动以后,艾青基本上就使用这一笔名了。
艾青一生最重要的经历在他人生一开始时就发生了。因为艾青出生时难产,算命先生就说他克父母,一到四岁他都被寄养在贫苦农民大堰河(大叶荷的谐音)的家里,一直到五岁才回到自己家里读书,但也只能叫父母为叔叔、婶婶。这是一个生活上有父母、精神上无父母的孩子。缺少亲情的少年艾青不知不觉对大自然和民间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整日画画,学习金石,还在篆刻上下过工夫。1925年他考上了金华省立第七中学,“中学老师第一次出的作文题是《自修室随笔》,我写了一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反对念文言文”。
注1
省立七中沉闷的学习空气,使艾青终生对学院派教育持反感态度。但是,中学生活还是有两件值得纪念的事:一是遇见了在国画和篆刻上都有很高造诣的恩师张书旗,使他决定学习绘画;一是得到了一本油印的《唯物史观浅说》,“使我第一次获得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念——这个观念终于和我的命运结合起来,构成了我一生的悲欢离合”。
注2
1928年,艾青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开始沉迷于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和《父与子》等,他由此出发,渐渐地体悟到了一种宽泛的人类之爱的精神。
1929年春,艾青自费去法国学画,巴黎的三年是“精神上自由,生活上贫穷”的三年。诗人上午干活,下午学画,贫穷使他过着一种半流浪式的生活,但自由使他认识了终生影响自己创作的现代主义诗人阿波里内尔、凡尔哈伦和兰波,还有马雅可夫斯基和叶赛宁。作为一个弱国子民,他深切地体会到了无处不在的悲哀和耻辱,就是在这里,诗人的爱国主义意识萌生了。他参加了“世界反帝大同盟”东方部成立大会,并写下了他的处女作《会合》
注3
,这首诗奠定了诗人一生创作的主旋律:为时代、为民族、为受压迫的人们而歌唱。
1932年春,诗人回国,不久即参加了“左联”美术家协会,并与江丰、力扬等画家组成“春地画会”,发行美术画报并举办画展。这些活动引起了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他被捕入狱并以危害民国罪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在狱中,因缺少绘画必需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纪文学经典_艾青精选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