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雷颐“正说李鸿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Content
作者简介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1)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2)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3)
曾李联手:“地方”派的崛起(1)
曾李联手:“地方”派的崛起(2)
维新变法中的李鸿章(1)
维新变法中的李鸿章(2)
1861:“三国演义”(1)
1861:“三国演义”(2)
1861:“三国演义”(3)
太平天国洋兄弟之死(1)
太平天国洋兄弟之死(2)
近代史上的四次对日外交(1)
近代史上的四次对日外交(2)
近代史上的四次对日外交(3)
近代史上的四次对日外交(4)
近代史上的四次对日外交(5)
近代史上的四次对日外交(6)
近代史上的四次对日外交(7)
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1)
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2)
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3)
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4)
李鸿章与晚清第一批留学幼童
晚清的政府与企业关系(1)
晚清的政府与企业关系(2)
晚清的政府与企业关系(3)
晚清的政府与企业关系(4)
从前的人如何看待铁路
近代铁路海军造(1)
近代铁路海军造(2)
一百多年前的与世界接轨(1)
一百多年前的与世界接轨(2)
一百多年前的与世界接轨(3)
大工程里好赚钱(1)
大工程里好赚钱(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驻外大使的惨淡际遇(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驻外大使的惨淡际遇(2)
晚清立嗣丑闻
慈禧是如何修颐和园的
臣子都是替罪羊(1)
臣子都是替罪羊(2)
李鸿章一生大事简表
作者简介
雷颐,1956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当农民数年,然后当兵,后又复员当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现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静集》、《经典与人文》、《雷颐自选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被延误的现代化》、《萨特》、《图中日月》、《历史的裂缝》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1)
奏折是高级官员给朝廷的“工作报告”、请示和建议,稍稍重要之事,臣属都要向 朝廷“汇 报请示”。然而,皇帝每日要披阅大量奏折,所以奏折不能太长,或者说要尽可能短。但所 奏之事又多数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又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 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如何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委实不易。可以说,奏折中的 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都不能“浪费”,端的是“一字千金”。如何写奏折、广而言之下级 如何向上级“打报告”,确实大有学问。
例如,同治元年正月初十,即1862年2月上旬,两江总督曾国藩上了一道《参翁同书片》, 指责曾任安徽巡抚的翁同书对曾参与地方镇压捻军、但后来又割据一方抗清的苗沛霖处理不 当、弃城而逃、谎报军情等数条罪状,要求朝廷严惩。
此折一上,朝野震动。因为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曾入值上书房达二十余年,咸丰皇帝、恭亲 王等道光帝的几位皇子都是他的学生,历任工部、吏部尚书;翁同书的两个弟弟翁同爵、翁 同龢也是大名鼎鼎。翁家权位如此之高,竟有人斗胆敢“参他一本”,焉能不朝野 震动?
以翁家权位如此之高,要参奏翁同书,曾国藩也不能不格外慎重,所以要自己的几位幕僚各 起草一份备选。在几份稿本中,他独独选中了此时还是他的私人幕僚的李鸿章之稿。事实证明曾国藩所选不错,如此重要之折,李鸿章只以区区不到六百字便 将事情“搞定”,迫使本来有心回护翁同书的朝廷只得“比照统兵将帅守备不设,为贼与掩 袭,以致失陷城寨者斩监候律,拟斩监候”。
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先生认为,此折表明李鸿章写折的本领比其师曾国藩“还要辣”。据 说曾国藩曾经赞赏李鸿章说:“少荃天资于公牍最近,所拟奏咨函批,皆大过人处,将来建 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因此,曾国藩在军情紧急之中要李回乡组建“淮军” 援沪、使其得以开始经营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就在李为曾写了《参翁同书片》几个月后 ,曾又推举李为举足轻重的江苏巡抚。早想建功立业却屡受挫败因而大发“昨梦封侯今已非 ”之叹、以“书剑飘零旧酒徒”自嘲、在无奈之中托人介绍才加入曾国藩幕府的李鸿章,终于志得意满,从“替别人”写折变成“为自己”写折,其一生事业,便由此“隆隆直上”。
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其中有大动荡时代特有的风云际会,更有李鸿章本人的通 权达变、审时度势。这种历史风云与老谋深算,当然也反映在他给朝廷的奏折中。
从1862年任江苏巡抚到1901年去世,四十年来李鸿章一直位高权重,自然上了大量奏折。他 的精于权谋与“写折子”的本事,在其奏折中反映得淋漓尽致。在不少有关国家大政及一些 与他本人利益相关的事情上,他与朝廷的主张并不一致,但多数情况下,他却都能迂回曲折 达到目的,并在奏折中列举种种理由说服朝廷,使其不能不或不得不接受自己的主张。
更重要的是,由于参与大量国家、地方政务与机要,李鸿章的奏折内容自然涉及方方面面, 透露出晚清政治、社会、经济的重要信息。仅从本书所评点的奏折中,即可看出:清政府在 1861年其“基本国策”如何发生重大变化,使其“死里逃生”,又赢得几十年时间;他怎样 以自己十分得意的“痞子手段”控制洋人的“常胜军”、使其为己所用镇压太平军却又不致 尾大不掉、失去控制,利用与控制之间反映出清政府与列强间的复杂关系;他在对外交涉中 的是是非非,既有据理力争,更有忍让妥协;他怎样冲破重重阻力,“遇到红灯绕道走”想 方设法修铁路、架电线、造轮船、派留学生直至支持“商办”企业,艰难推进洋务运动;曾 、李在与朝廷的博弈中为了地方、自己利益彼此的私下商议、协调与呼应,表明了地方势力 在晚清的崛起;晚清政治的腐败,统治者的颟顸无知,奏函中更是反映得淋漓尽致……
奏折当然全是冠冕堂皇的文字,对奏折的点评、研究,除了分析其写作行文的“技巧”外, 更有意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雷颐“正说李鸿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