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北洋舰队_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8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序 一
序 二
序 三
自 序
第一章 绪 论
一 写作的动机
二 方法与态度
三 参考文献
四 研究概况
五 本书内容
第二章 新海军产生之背景
第一节 绿营水师的组织及其废弛
一 清代的绿营水师
二 绿营水师的败坏
三 鸦片战前的绿营水师
第二节 西力东渐与海防告警
一 西力东渐与鸦片战争
二 海防告警及海权意识萌芽
第三章 自强运动与新海军之诞生
第一节 湘军水师与长江水师的相继成立
一 英法联军与太平军
二 太平军与湘军之水战
三 由湘军水师到长江水师
第二节 购买新舰的失败——李泰国、阿思本兵轮案
外购轮船之背景(1861—1864)
第三节 新海军的先锋——江南制造局及福建船政局
一 江南制造局
二 福建船政局
第四节 新海军的建立——福建舰队与江苏舰队
一 福建海军
二 江苏海军
第四章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
第—节 两洋政策的制定
一 大议海防
二 保守分子的反弹
三 海防、塞防之争与西征决策
四 南北洋之分防及统一海防之失败
第二节 南洋海军的式微
一 江苏(南洋)海军
二 福建(闽洋)海军
三 广东(粵洋)海军
第三节 北洋海军的代起与李鸿章的建军理念
一 客观形势
二 主观的条件
第五章 装备与兵员的筹备
第一节 北洋海军的装备——船炮的购置
一 蚊炮船之购置
二 巡洋快船(Cruisers)及铁甲船(Ironclads)等的购置
三 购买铁甲船及快船之争议
四 鱼雷艇之购置及其意义
五 停购船炮的影响
第二节 人员的培训——学堂与留学教育
一 学校教育——新式海军学校的设立
二 海军留欧学生之派遣(1876—1885)
第六章 军港与基地的建设
第一节 旅顺军港的兴建
一 旅顺建港的决策
二 第一期工程的实施(1880—1887)
三 第二期工程的实施(1887—1890)
四 中外人士对于旅顺建港的评议
第二节 大沽与威海卫等基地的布置
一 大沽后路的经营
二 大连湾、威海卫基地的经营
第七章 海军改制与北洋舰队的成立
第一节 海军衙门的创设与北洋海军的改制
一 海军衙门的创设与海军的中央化
二 北洋海军的改隶及中央与地方的妥协
第二节 北洋海军章程的制订与海军总查的设置
一 北洋海军章程的制定及其特色
二 北洋海军总查的设立及其利弊
第三节 北洋舰队的编制与人事
一 船制与营制
二 官制与人事
第四节 俸饷制度与奖惩章程
一 俸饷
二 刑赏章程
第八章 北洋舰队的训练与活动
第一节 基本的训练
一 官兵训练
二 舰队训练
三 校阅
第二节 特别的活动
一 北洋海军崭新风貌
二 北洋海军的活动
第九章 经费来源与收支概况
第一节 海防经费的来源与窘状
一 经费来源
二 收人实况
第二节 额外的借拨与颐和园工程移用
一 额外借拨
二 海防经费与建园工程
三 三海工程与蚕池口教堂之迁建交涉
第三节 实际收入与开支概况
一 收入概况
二 支出概况
第十章 中日海权的争夺与北洋舰队的倾覆
第一节 中日海军建设的竞赛
一 中日共同的建军背景
第二节 北洋舰队的战败与东亚海权的易手
一 日本向外扩张的野心
二 觊觎朝鲜引起中日争端
三 东学党之乱及日本之决心扩大争端
四 中日海战展开及制海权的易手
五 旅顺、威海卫之失陷及北洋海军之倾覆
第十一章 结 论
(一)
(二)
(三)
(四)
征引与参考书目
甲档案、官书与文献汇编
乙专书
丙论文
丁中文报纸杂志
戊曰文
己英文
索 引
序 一
王家俭先生早年关于魏源《海国图志》等著作,提出世界知识与经世思想的问题,对学术界影响至为深巨。王先生兹凭借其二三十年来的研究,对19世纪中国水师及海军,以李鸿章创立北洋舰队,建筑船坞、基地以及培养训练人员等为主要个案,洋洋数十万言,蔚为一巨著。王先生对19世纪西洋海军之技术、设备,极为熟悉。兹则就李鸿章建立舰队之背景与经过,以及所牵涉到之财政制度与政治问题一一详论,深中竅要。笔者三读此书校样,凡笔者所能想到的问题,本书皆已有精详的解答;凡笔者所能想到的史料,如当时人的文集、日记、自述,以及英国外交部及海军部档案,王先生皆已细心利用。兹仅就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期间的政治地位问题,略作讨论,以供读者参考。
李鸿章(1823—1901)于1870年受命为直隶总督,这当然是省级官职。但是他又具有若干中央政府的职能。直督负有保卫畿疆的责任。李鸿章的淮军在直隶境内,有三十余营(每营约五百人)驻天津保定,及天津北京之间的杨村、河西务等地。
(1)
李氏受命为北洋通商大臣,长驻天津(仅于冬间津河冰冻时在保定),接见各国公使,并随时与总理衙门联系。1874年日本犯台湾,李氏受命督办北洋海防,任务包括山海关、辽东、山东等口岸。1879年日本并琉球,对朝鲜的威胁已显明。李鸿章筹款购置英德战舰。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在这中间,1885年清廷设立海军衙门,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出任总理海军事务王大臣,李鸿章与庆郡王奕劻为会办大臣。此项兼职,亦表示李鸿章有中央官的职能。
但是李鸿章虽然有北洋通商大臣、督办海防、会办海署等职务,在筹措款项时,必须有朝廷的准可,以及受命协济款项的重要督抚的合作。李鸿章的淮军,在1891年左右每年收入约220万两,由已有谕旨立案的下列各省厘金和海关关税接济:江苏藩库及湖北军需局(主要都是厘金),及江海关和江汉关的洋税。
(2)
光绪元年(1875),总理衙门为海防筹款,曾与户部协商,奏准由下列各省关每年共筹400万两,分解南北洋为“海防专款”: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厘金;粤海、闽海、浙海、山海等关的“四成洋税”。但是因为当时各省关尚有更紧迫的应解之款,如惠陵工程(营造同治皇帝的陵墓),京饷(径解户部的要饷),以及西征协偿项目(提前供应左宗棠用兵新疆所需各省协饷,及各海关奉户部命分期偿还左宗棠所借洋债)。结果虽经李鸿章向各有关督抚呼吁,而海防专款解到北洋的,1875—1880年六年总共仅为应拨原额之30%;1881—1884年每年为应拨原额的51%—53%。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_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