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学方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有效的教学方法
(美)保罗R.伯顿 戴维M.伯德 著 盛群力 胡平洲 闫 蔚 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让阅读更美好
Enrich Your Reading Experience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有效的教学方法/(美)保罗R.伯顿,戴维M.伯德著;盛群力、胡平洲、闫蔚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1
(现代教学理论与设计丛书)
ISBN 978-7-5338-7357-8
Ⅰ.有… Ⅱ.(1)保… (2)戴… (3)盛… (4)胡… (5)闫 Ⅲ.中小学-教学法 Ⅳ.G63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03936号
书 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 者:(美)保罗R.伯顿 戴维M.伯德 著 盛群力 胡平洲 闫 蔚 译
责任编辑:王凤珠
责任校对:徐海娟
制 作: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字 数:36.3万
版 次:2008年11月第1版
版 本:1.00
ISBN:978-7-5338-7357-8
目 录
第一章 教师决策引论
一、本书的组织框架
二、什么是决策
三、教师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决策
四、教师如何改进自身的决策
五、本章主要观点
六、讨论题
七、补充活动
八、关键术语
九、推荐阅读书目
第二章 计划的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计划
二、教学计划与标准化运动
三、制订计划的方法
四、制订计划的补充途径
五、教师怎样制订计划
六、本章主要观点
七、讨论题
八、补充活动
九、关键术语
十、推荐阅读书目
第三章 教师制订计划的类型
一、教师制订计划的类型
二、课时计划的组成要素
三、课时计划的不同形式
四、本章主要观点
五、讨论题
六、补充活动
七、关键术语
八、推荐阅读书目
第四章 全纳教育和多元文化的课堂
一、学生多元化的缘起
二、创设一个全纳的、多元文化的班级
三、本章主要观点
四、讨论题
五、补充活动
六、关键术语
七、推荐阅读书目
第五章 为学习共同体而激励学生
一、作出激励的计划
二、与教学相关的激励策略
三、有关评价和反馈的激励策略
四、本章主要观点
五、讨论题
六、补充活动
七、关键术语
八、推荐阅读书目
第六章 因材施教
一、有差异的教学
二、差异性的载体
三、对学生进行分组
四、本章主要观点
五、讨论题
六、补充活动
七、关键术语
八、推荐阅读书目
第七章 直接教学策略
一、演绎策略和归纳策略
二、两种直接教学理论
三、直接教学的成分
四、有指导的练习和家庭作业
五、本章主要观点
六、讨论题
七、补充活动
八、关键术语
九、推荐阅读书目
第八章 间接教学策略
一、归纳教学
二、社会性教学途径
三、独立学习途径
四、本章主要观点
五、讨论题
六、补充活动
七、关键术语
八、推荐阅读书目
第九章 传递授课内容
一、影响课的传递的有关问题
二、课的起始环节
三、课的展开环节
四、课的结束环节
五、本章主要观点
六、讨论题
七、补充活动
八、关键术语
九、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章 课堂管理
一、课堂秩序
二、课堂管理的领域
三、学年准备
四、教室和材料的安排
五、规则和程序的选择与教育
六、建立一个合作的课堂
七、本章主要观点
八、讨论题
九、补充活动
十、关键术语
十一、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一章 课堂纪律
一、问题行为
二、干预
三、三阶段反应方案
四、本章主要观点
五、讨论题
六、补充活动
七、关键术语
八、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二章 评价学生
一、什么是评价
二、建构评价的框架
三、基于业绩的评价
四、教师自编测验
五、本章主要观点
六、讨论题
七、补充活动
八、关键术语
九、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三章 评分、等级评定与成绩报告
一、等级评定的目的
二、等级评定制度
三、如何进行字母制评定
四、非学术性成果
五、设计成绩册
六、与家长沟通并汇报成绩
七、等级评定与报告的一般原则
八、本章主要观点
九、讨论题
十、补充活动
十一、关键术语
十二、推荐阅读书目
中文版译序
《有效的教学方法》(Methods for Effective Teaching,Allyn and Bacon出版公司1994年初版)是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保罗R.伯顿(Paul R.Burden)教授和罗德岛大学(URI)戴维M.伯德(David M.Byrd)教授合作完成的。本书根据2003年第3版翻译(翻译时删去了原书最后一章“与同事和家长交往”)。从本书论述的内容来看,作者主要不是讨论人们习惯理解上的“教学方法”,倒更像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系列设计与决策。
我们之所以说本书是一本有关有效教学设计的著作,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探讨,首先是因为作者匠心独具地将第一章定为“教师决策引论”,充分体现了当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比较关注教学方法的翻新,甚至将“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到不切实际的地步。然而,只有在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决策的前提下,才可能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我们在这里引述一下当代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赖格卢特(Reigeluth,C.M.)关于“教学理论”或者“教学设计”这门学科性质的若干看法(转引自盛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同时引用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诸克(Zook,K.B)关于教学内外部条件之间关系的图示(转引自盛群力等编著:《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译介本书的初衷。
赖格卢特曾在1983年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一书中指出:“教育”可以细分为教学、课程、咨询、管理和评价,其中“教学”又可以细分为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means)。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提出关于最优教学方法之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赖格卢特将“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与“教学科学”等概念作为近义词来运用。他曾在《教学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有效的教学方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