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宋明时期赣闽粤边区的儒学实践与客家明清赣闽粤边界生态、族群与.epub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宋明时期赣闽粤边区的儒学实践与客家明清赣闽粤边界生态、族群与“客家文化”的形成/邹春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
(客家研究新视野丛书)
ISBN 978-7-5161-5292-8
Ⅰ.①文… Ⅱ.①邹… Ⅲ.①客家人——民族历史—研究—中国 ②客家人—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Ⅳ.①K28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97691号
出版人 赵剑英
选题策划 卢小生
责任编辑 刘晓红
责任校对 董晓月
责任印制 王超
数字编辑 周晏
出版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 100720
网址 http://www.csspw.cn
发行部 010-84083635
门市部 010-84029450
经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刷 北京君升印刷有限公司
装订 廊坊市广阳区广增装订厂
版次 2015年3月第1版
印次 2015年3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24.75
插页 2
字数 414千字
纸书定价 85.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调换
电话:010-8408368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以历史文献为主,结合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考察了9—18世纪中原王朝政权和儒家主流文化对赣闽粤边区的渗透和传播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与客家族群文化形成的内在逻辑;阐述了国家权力在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引用文化学的理论,对客家族群的汉民族属性作了学理上的分析。本书认为,随着唐宋以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大庾岭—赣江通道的开凿,赣闽粤边区的经济和交通地位日益上升并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却又导致这一地方出现长期的社会动乱。为了维护赣闽粤边区的社会稳定,确保国家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中央政府通过军事、政治和文化措施,加强了对这里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了中央政府对这里的直接统治。中央政府的这些统治措施也推动了儒家文化在赣闽粤边区的广泛传播,并对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尽管客家文化体系包含了多元族群文化因子,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汉族文化则是该文化体系的主导文化。这种文化结构既是国家主导下儒家文化在赣闽粤边区广泛传播的结果,也是我们今天判断客家族群民族属性的重要依据。
作者简介
邹春生,1971年9月出生,江西瑞金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赣南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社会史、客家文化研究,已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各级课题10余项;在《历史文献研究》、《民俗研究》、《江西省社会科学》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本书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明时期赣闽粤毗邻区的儒学实践与族群整合”(项目编号:11YJC850038)的资金资助

谢重光
案头摆着邹春生博士即将出版的书稿《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赣闽粤边区的儒学实践与客家民系的形成》,眼前却浮现春生当年负笈榕城,来我家里商量博士论文思路的情形。春生当时的想法是,在前贤与时彦研究客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客家民系形成的问题。他感到文化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想用佛教在客家地区的传播作为一条主线,来统率客家酝酿、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我对他说,佛教在客家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那么高,客家人最重要的信仰还是道与巫。能在客家酝酿、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还是儒家文化。经过反复切磋,春生接受了我的意见,由此就儒家文化与客家关系问题展开了漫长而艰辛的探讨。
翻阅春生的书稿,我们看到,他很好地贯彻了自己的初衷,把赣闽粤边区的“王化”与“儒化”作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钥匙,建构起自己的一套论述体系。其所谓“王化”,是指边区的“峒蛮”、“山民”由化外之民变成编户齐民,纳税服役;所谓“儒化”,则是边区由“野”变“文”,接受了儒家教化,遵行儒家礼俗,因而蛮荒边远之地变为“邹鲁之乡”。而中原王朝的军事征服与行政推展,包括设治、建学、推行保甲与乡约、旌奖义举等,是边区“王化”与“儒化”的关键推动力。正是由于国家或王朝统治切实地深入到边区,边区才从“化外”转为“化内”,边民才从“暴民”、“乱民”转为“齐民”、“良民”,赣闽粤边区的族群整合才由以实现,客家民系才在这一块区域中逐步形成。
春生这一套体系,基础是“客家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血统的概念”,赣闽粤边区的多元族群融合固然有血缘的融合,但更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却是文化融合和整合。这里我们看到了春生对此前学界研究成果的吸收与继承。与前贤时彦相关理论不同的是,他特别注重国家政治、军事行为对边区族群文化融合与整合的作用。事实上,多元族群之间的融合,固然有族群接触自然发生和演进的情况,国家权力的介入却是使其融合加速进行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至于多元族群之间的有序整合,更离不开国家权力的干预与引导。由此我们看到了春生的创新。此外,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准与具体时间问题上,春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新见,也是一种创新。春生本是一个性格活泼、思想活跃之人,追求创新应是他的本性决定了的,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也确实实现了创新的愿望,为学界作出了贡献。
当然,关于国家权力在赣闽粤边区族群融合与整合中的作用,前贤时彦也不是没有论及。关于国家权力进入赣闽粤边区并不断深化的方式、途径和办法,以及各阶段的效果,有的论述可能比春生本书的论述更具体深刻,只不过没有标举“王化”、“儒化”的字眼而已。春生对此注意不够,应是读书不细所致。本书在文字表述与论证的严密、简洁方面,也还有提高的空间。因此,通览书稿,掩卷沉思,我们既由衷地祝贺春生在学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又对他今后的更大进步和发展充满期待。
是为序。
绪论
一 本书的问题意识
本书力求解决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儒家文化如何在赣闽粤边区传播并对该区 ............

书籍插图:
书籍《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宋明时期赣闽粤边区的儒学实践与客家明清赣闽粤边界生态、族群与.epub》 - 插图1
书籍《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宋明时期赣闽粤边区的儒学实践与客家明清赣闽粤边界生态、族群与.epub》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宋明时期赣闽粤边区的儒学实践与客家明清赣闽粤边界生态、族群与.epub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