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左与右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域外之迹
从“新村”到“鼓童村”
能乐里的哲学
仙台鲁迅之追忆
卡尔维诺的眼光
伍尔夫之舞
又读巴别尔
自由的元素
随便翻翻
旧屋下的张爱玲
野性学问
林徽因点滴
孙犁:寂寞的碑文
坏孩子王小波
远去的群落
萧乾的左与右
未始有物
汪曾祺的杂学
杂感录
别一类的梦
吞吞吐吐
往者难追
自由的书写者
旁观者的叙述
通往哲学的路
刘恒的隐喻
生命的本真
西洋旧梦里的陈衡哲
混血的时代
新旧人物
龚自珍
黄侃先生
丰子恺
阿英
艾青
关于萧红
远看董桥
略谈王元化
舒芜纪略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文人的左与右/孙郁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明德书系·文化慢光丛书)
ISBN 978-7-300-11557-3
Ⅰ.①文…
Ⅱ.①孙…
Ⅲ.①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1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203576号
明德书系·文化慢光丛书
文人的左与右
孙郁 著
Wenren de Zuoyuyou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邮政编码 100080
电 话 010-62511242(总编室) 010-62511398(质管部)
010-82501766(邮购部) 010-62514148(门市部)
010-62515195(发行公司) 010-62515275(盗版举报)
网 址 http://www.crup.com.cn
http://www.ttrnet.com(人大教研网)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规 格 148mm×210mm 32开本 版 次 2011年1月第1版
印 张 9插页2 印 次 2011年1月第1次印刷
字 数 154000 定 价 2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域外之迹
从“新村”到“鼓童村”
日本的“新村”在中国颇有些名气,至今还常出现在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文字里。我去日本前,以为它早已消失,和武者小路实笃的逝去一同逝去了。不料在东京友人嘴中,却还能听到它的名字,这才知道“新村”还存在着,不像中国的“人民公社”,已成历史的旧迹了。我对“新村”的一点兴趣,说起来是缘于周作人。1919年五月,周氏得到东京“新村”支部函,邀其访问。七月七日,他由武者小路实笃陪同,在“新村”所在的石河内村住了多日,不久周氏便把《访日本新村记》登在《新潮》杂志上,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连青年毛泽东也被此感染,还亲自到八道湾拜访过周氏。现代中国农村的乌托邦之梦,最初是与“新村”的名字有些瓜葛的。如果有人对苏联的“集体农庄”与日本的“新村”作一个比较,看它们对中国的影响,当会引出许多话题的。
“新村”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村庄的工作与生活都处于一种自由、平等的状态,过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生活。很有一点卡尔·马克思的幻影。1920年6月,周作人在《晨报》上撰文介绍说:
★武者小路实笃曾陪周作人在“新村”所在的石河内村住了多日。
他们现在的生活,因为物质力的缺乏的缘故,很是简陋,看来或有很像中国古代的隐逸,——虽然这些详细的生活情形,我们是毫不知道,——但那精神完全是新村的,具体而微,却又极鲜明确定的,互助与独立的生活。——他们相信人如不互相帮助,不能得幸福的生活,决不是可以跳出社会,去过荒岛的生活的。他们又相信只要不与人类的意志——社会进化的法则相违反,人的个性是应该自由发展的。这种生活的可能,他们想用了自己实行的例来证明他。这件事可以说有了几分的成功,安全的生活的确定,还要略等时间的经过,其余试验的成效多是很好。他们每天工作,现在暂定八小时,但因了自己的特别的原因,多少也自由的。工作是分工的,现在只是农作,但不是如孟子所说的并耕。他们不预备在现今经济制度底下,和资本的组织去角逐,所以不必要的剧烈劳动,在男子也努力免去。在女子更无法去做的必要。他们主张“男人做男的事,女人做女的事”,但这也不过是各尽所能,不是什么阶级。村里没有行政司法等组织,也没有规定的法律训条,只以互相尊重个性为限,都可以自由言动。每月第一日开一次会,商量本月应行的事项,总以大家了理容纳为定,不取多数决的办法,男女交际与恋爱是自由的,但结合是希望永久的,不得已的分离,当然是正当的例外。
日本的“新村”,是自愿形成的,似乎没有外力的强迫,它能延至今日,我以为与日本的国民性,有一点原因。周氏说他从中看到了健康的人的生活,其实也是日本民俗中另一种力量使然。其实日本人对这类组织并不新奇,好像是民风的一种,平和、自然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是天然的存在,丝毫没有什么特别。类似的社会形态,还有多个呢。
我在日本的十几天,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鼓童村”。“鼓童村”位于佐渡岛,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村中的社员只有四十五人,都是从东京等大城市来的。佐渡岛为日本一个很有野趣的岛,从新泻市开船,近三个小时方可到达。该岛曾是政治犯的流放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此地大约只因一些历史名胜而有名气,日本的现代化似乎与其无关。但自1971年起,一批从东京远道而来的青年聚集于此,成立了“鼓童村”,自此名气大振,如今,鼓童的名字和佐渡岛几乎是同义词了。
“鼓童村”的形式很像武者小路实笃当年创建的“新村”,社员只有四十五个,大多是中青年。他们的组织结构很松散,没有什么权威化的领导。大家别离大都市,在这片荒岛上建立家业,很有点“自我流放”的意味。我和社员们接触的那几天,一直被新奇的精神吸引着。他们较为清贫,但每日在一起研究艺术时,十分投入。导演是轮流的,每个导演在指挥时,首先听取演员的意见,综合大家的智慧,形成共识。“鼓童村”的社员均以打鼓为业,他们敲打的鼓,形式多致,有上百种之多。但枯燥的敲鼓艺术,在他们那里却极富变化,仿佛一部交响曲,在涌动着多致的意象。社员们是凭着一种朴素而庄重的情感聚在一起的,日子过得宁静而丰富。他们像一群信徒,专注于艺术演练,真正是心灵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人的左与右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