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法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文人法学(增订版)
林来梵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文人法学/林来梵著.-增订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水木书香)
ISBN 978-7-302-47704-4
Ⅰ.①文… Ⅱ.①林… Ⅲ.①宪法-文集 Ⅳ.①D911.04-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38802号
责任编辑:
朱玉霞
封面设计:
谢元明
责任校对:
宋玉莲
责任印制:
杨艳
出版发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
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
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
100084
社总机:
010-62770175
邮  购:
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
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
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装者:
三河市春园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
140mm×210mm
印  张:
7.625
字  数:
160千字
版  次:
2013年1月第1版 2017年7月第2版
印  次:
2017年7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49.00元
产品编号:068841-01
目录
林来梵
增订版序
第一版代序:所谓“文人法学”
第一辑 环宪法学的随想
宪法学是椭圆形的
“身体宪法学”入门随谭
宪政的风水
法学的祛魅
第二辑 法治愿景里的遐思
人类文明史中的法治
在一本书中眺望宪政的远景
中国需要西方式的法治吗? 答本科生的一封信
苏格拉底与李斯之死
岳飞之死的历史现场
秋菊女儿的困惑
法律人的情人
法律与私奔
劝酒的意义
腐败散谈
网络是最大的一所学堂
第三辑 熬了规范主义的药言
谁是中国的施米特? 有关陈端洪教授一篇文章的课堂评论
宪法学界的一场激辩
人民会堕落吗? 与高全喜教授商榷
自由主义的败家女?
学者该如何批评法官?
警惕法律实力主义
反思唯科学主义
第四辑 特别的思忆
从法律通往上帝的怀抱
坚忍的理想主义者 纪念异国恩师畑中和夫先生
第五辑 杂言补拾
“学术幼稚病”的N个表现
教师节感言
卓越的道义是担当 2015年秋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代表教师迎新致辞
课堂语录100条
林来梵
法律学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在国内外出版过多部著作,除本书外,另有一册学术随笔集《剩余的断想》问世。平时以“往返于书斋与学堂,出没于现实与理想”自况,颇有书生情怀。
增订版序
《文人法学》初版以来,承蒙读者垂注,售罄之后又曾加印了一两次。现索性增删了若干篇什,付诸再版,以飨读者。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也是一本力图跨出法学的畛域,献给所有关心中国法治前途的读者可以轻松地加以阅读的那种读物。关于书名中的“文人法学”,初版代序中已作了专门的交代。诚如有读者所说的那样:“文人法学”其实也可以称为“人文法学”。它强调的是以人文的传统、人文的精神以及人文的情怀,去滋润、涵养现代的法律与法学。在我看来,如果缺少了这一点,整个法律系统和法学思想将成为一堆机械刻板的材料,难以真正浸入中国社会;甚至变得苍白无力,没有应有的魂灵。
歌德说:“你无法获得不是流自自身心灵的泉水。”对我而言,这些随笔即是这样的甘泉,其之成文所带来的欢愉,远甚于学术论文的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应感谢这些文字。然而,“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请允许我对垂注这本小书、甚或与其某些观点共鸣的读者,表示衷心的谢忱!
林来梵
2016年11月于清华园
第一版代序:所谓“文人法学”
作为一介法律学人,随着年岁渐长,思虑渐深,这几年越来越深入体悟到:在当今中国,欲推行法治主义,必先有人去践行法治启蒙,否则,法治国家的构想终究会化为泡影。有鉴于此,闲来也写一些轻松的学术随笔,或发表于博客与报章,或暂藏于私人文档,隔了一些年头,便会蓄了一些篇什,可以裒辑成册,斗胆拿来付梓。这册小书就是继《剩余的断想》之后又一本同样类型的覆瓿之作。
本书的书名《文人法学》,源于2007年笔者在《法学家茶座》第13辑上发表过的一篇短文的题目。那篇文章开宗明义便指出:环顾当今中国法学界,似乎可以套用《共产党宣言》的首句说:
一个幽灵,文人法学的幽灵,在中国徘徊。
这不完全是笑谈。笔者较早前就观察到,在当下我国法学界,实际上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一种可称之为“文人法学”的流风,其代表性的学人,可首推朱苏力、贺卫方、冯象、许章润、舒国滢等数位学者,还有一批年轻的学者或学子追随其后,在“暗夜里穿越”(套用强世功评苏力语),以致聚成了一定的群落,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即使还不足以构成一种流派,至少也称得上一种品流了。
说到这“文人法学”,其标志性的倾向,可初步归纳出如下几种特色:
其一,擅长以流丽的语言、猎奇的视角,甚至精妙的隐喻,克服了法学枯燥生硬的本色。比如朱苏力教授,就是写诗出身的,自言“一度想当诗人”,从来文辞优美,音韵丰沛,近年来更干脆挺进“法学与文学”的领域,其总体的研究个性,在此方面颇有典范意义。
文人法学(增订版)第一版代序:所谓“文人法学”其二,虽然没有排斥理性思维,甚至还暗含了“理性的阴谋”,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巧妙地诉诸情感的运用,借以催发其文字作品的感染力,与受众(特别是年轻学人或学子)的情感多发性倾向之间,恰好形成了某种密切的共鸣关系。不言而喻,贺卫方教授的魔力,便在部分上得益于此。
其三,偶尔也表现出对法学学科,尤其是对其中的部门法学的某种轻慢的、多少有点“陪你玩玩”的态度,却在一种萧散简远的风格中纵横捭阖,暗含机锋,明显具有超越性或反思性的思维倾向。冯象教授或许可谓此方面的代表。
本来,无论是在方法论方面还是在实践功能方面,法学都拥有许多卓越的优长之处,而历经磨砺 ............

书籍插图:
书籍《文人法学》 - 插图1
书籍《文人法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人法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