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福柯_福柯晚期思想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主编序  黄瑞祺
上编:思想析论
自我修养与自我创新:晚年福柯的主体/自我观  黄瑞祺
修养与批判:福柯《主体解释学》初探  何乏笔
自我的去作品化:主体性与问题化场域的福柯难题  杨凯麟
福柯晚期主体的形构与转化  黄冠闵
福柯与权力分析的新尝试  李猛
福柯之死及其生死观  黄瑞祺
下编:对照、比较以及申论
自我发现或自我创造:阿道与福柯修养论之差异  何乏笔
权力与正常化:由《精神医疗权力》迈向《不正常的人》  林志明
“魔鬼”或“分身”:福柯的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  万胥亭
福柯与精神分析:承继与批判  高荣禧
福柯的“何谓启蒙”与波德莱尔的“可逆性辩证”  陈泓易
福柯论萨德侯爵之情色语言:古典时期语言的终结?  赖军维
未来的哲学:论福柯的西方主义与翻译问题  苏哲安
再见福柯
福柯晚期思想研究
黄瑞祺 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再见福柯:福柯晚期思想研究/黄瑞祺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
 ISBN 978-7-308-05886-5
 Ⅰ.再… Ⅱ.黄… Ⅲ.福柯,M.(1926~1984)-哲学思想-研究 Ⅳ.B565.5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47335号
再见福柯:福柯晚期思想研究
黄瑞祺 主编
策划编辑 钱济平
责任编辑 王志毅
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28)
     (E-mail: zupress@mail.hz.zj.cn)
     (网址:http://www.zjupress.com)
出  品 浙江大学出版社 北京出版中心
排  版 北京京鲁创业科贸有限公司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635mm×965mm 1/16
印  张 20
字  数 262千字
版印次  2008年10月第1版 2008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308-05886-5
定  价 36.00元
主编序
黄瑞祺
我无疑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为了摆脱自我脸孔而写作的人,不要问我是谁,也不要要求我保持不变。
——福柯
……主体必须被改变、转化、易位,而到某种程度变得与其自身不同了,以拥有进入真理的权利。
——福柯
……知识能改变我们,真理不仅是一种解读(解释)世界的方式(或许我们所谓的真理根本无法解读任何东西),而且假若我知道真理,我将会被改变。
——福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福柯学俨然是跨世纪的一门显学,例如在谷歌(Google)入口网站搜寻,“Michel Foucault”(英文)项下有将近两百万笔(1890000)数据,“福柯”(简体中文)有三万多笔(35800)数据,“傅柯”(繁体中文)有七千多笔(7010)数据,而另一译名“傅科”则有将近四千笔(3820)数据。上述还只是英文、中文网络的数据,其他语文以及纸面印刷的数据都尚未计入。
目前福柯在法兰西学院演讲的记录正在陆续出版当中,预料将会继续刺激福柯研究的兴趣和动能。
【1】

福柯是一位求新求变的思想家,以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断地“摆脱自我”,他从不讳言自己的思想有所转变,“不要问我是谁,也不要要求我保持不变”(1988: ix)。他甚至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及著作提出检讨、批评。所以他晚年思想有较大的转变,就不足为奇了。
【2】
1976年福柯出版《性史》的第一卷《认识的意志》,知识界期待他将陆续出版其他卷册,结果一直到1984年6月他去世前才亲自校竣出版《性史》二、三卷。这的确是个不寻常的现象。而后来出版的二、三卷与第一卷及之前的著作有相当大的差异,过去的重点摆在知识/权力的主轴上,现在则转移至自我或自我关系(self-relation)上;在写作风格上也从过去华丽炫目而趋于素朴清晰。细读《性史》二、三卷的读者可以发觉和福柯早期著作迥异,其间的差异(强调重点上和文风上)或许可以用福柯的老师阿尔都塞的一个概念“认识论上的断裂”来了解。在这期间(1976-1984)他从事许多演讲(在法兰西学院以及几个美国大学)、访谈
【3】

,透露他思想上的转变。

福柯晚年关注一种“自我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并不关注超验主体的问题,而是关注自我或主体之构成的方法及过程,或者他所谓的“主体化”(subjectification)。主体不是给定的、也不是超验的,而是在经验世界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借着他所谓的“自我技艺”以形塑主体或自我。
他认为各种文明都发展出一些方法或技术来锻炼、提升或改变自我,以达到自我或主体的某种状态(诸如不朽、圣洁、成圣、成佛等等),这类方法或技术他称之为“自我技艺”,诸如静坐、观想、呼吸导引、苦行、书写自我反思的杂记、散步、禁语、辟谷、念佛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锤炼、改变自我,以朝向某种存在状态的技艺。他在去世之前八个月左右得知自己罹患艾滋病而奋力完成《性史》二、三卷,也是一种自我技艺(“自我书写”)的实践,协助他更平静地面对死亡,善死所以善生,这对自我是一种考验及锻炼。这个自我形塑的观念具有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潜力。
福柯晚年倡导的自我伦理学是一种美学化的伦理学,即把自我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加以雕琢。他曾慨叹在西方社会,艺术素来只是和物有关,而和人或生活无关,他主张人和生活应该也可以成为艺术品,像灯、房子或绘画一样。他提出的“生存美学”也是基于这个想法。
【4】
他的伦理学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伦理学(ethics of creativity)(Owen, 1994: ch. 10),自我不是给定的或先天的,有一种本质或秘密真理等待人们去发掘或发现;而是反思地建构起来的,甚或要去发明的。这就要求人不断地求新求变,宁可因而造成不一致甚或矛盾。所以他反对“自我同一”(self-identity)的概念。
【5】

在《主体解释学》一书中福柯提出了“精神性知识”的概念,以别于“认知性知识”,后者属于近代科学知识的范型:一个认知性的主体, ............

书籍插图:
书籍《再见福柯_福柯晚期思想研究》 - 插图1
书籍《再见福柯_福柯晚期思想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再见福柯_福柯晚期思想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