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7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作者:【美】埃里克·劳赫威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ISBN:9787544772174
本书由译林出版社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序言
时殷弘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历史学教授埃里克·劳赫威所著《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是一部简洁扼要、饶有洞察和甚为可读的杰作,首先是在这些可赞的秉性意义上的杰作。现在,因其优秀素质和高尚品味而在国内享有盛名的译林出版社出版该书中译本,确实是丰富中国读者的现代美国史和现代世界史认知的可赞之举。
本书作者劳赫威教授成就颇丰,另有《诸国中的蒙福者:世界如何造就了美国》《刺杀麦金利:西奥多·罗斯福的美国是如何形成的》等著作。在本书内,他呈现了美国现代史上一大创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成功及失败之处,力图解释为何新政的某些计划会成功而另一些却未能如此。在书末,他甚至还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罗斯福政府如何试图将新政的一些根本取向和相关战略推向全球舞台。
在译林出版社编辑盛情邀我撰写的这篇序内,我不想评论主要作为国内政策和政策实施体系的罗斯福新政本身,也不想较详细地评论劳赫威教授的相关论说,因为这些毕竟多少超出我作为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和战略研究学者的主要专业能力。在此,我只想集中谈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我心目中与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类似的一大英雄——作为伟大的政治领导和国务家的一大根本才能,即长于信赖、鼓舞和引导本国人民。近二十年前,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多里斯·吉恩斯·戈德温曾恰当地指出:“对他的领导力来说,没有任何因素比他对……美国人民的信赖更重要。”不仅如此,他的与民众频繁沟通、由此鼓励和引导民众的杰出才能到头来导致了一项非常紧要的政治和战略资源,那据戈德温所言就是“没有任何别的总统那么彻底地占据了美国人民的想象力……罗斯福引人注目地能将他的内在力量传输给他人,使得……男男女女‘开始感觉到它,参与它,为它欣喜——并且以他们自己的信心十倍地报答它’”。用罗斯福总统自己的更简洁的话说,“如果你正确地对待人民,他们就会正确地对待你……十有八九会如此”。
正确地对待人民包括教育和引导人民。这是个复杂的问题,然而在历史上有个很好的榜样——富兰克林·罗斯福,当然还有他前面的林肯。什么样的榜样?首先是一定要听公众舆论,一定要尊重公众舆论,即使有时政治领导知道某种公众舆论不对,但还须至少暂时地跟着做。为什么?为人民劳作和奋斗与教育和引导人民本质上并行不悖,而教育和引导就须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如果老是拒绝人民间或的不合理情绪和要求,就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先让人民信任政治领导,政治领导才可以由此获得最重要的政治“资本”,或曰公众信任,从而可以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在人民不正确的时候,有这“资本”去引导和教育人民,使他们支持正确的国务方针。国家政治领导是国家利益的受托者和首要负责者,而不是“大众激情”的单纯呼应者;而且,政治伦理从根本上说是从政治后果(就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言的政治后果)估量出发,不等同于普通的情感。政治领导对人民的正确呼应和引导既取决于政治才能,也取决于战略意识和负责精神。
罗斯福总统最重要的历史性成就不是新政,而是引导美国人民最终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他1937年10月5日在芝加哥发表著名的“检疫隔离”演说,由此开始了对美国人民在这方面的教育过程。尽管此项初次尝试因为遭到孤立主义势力非常广泛和激烈的指责而全无效果,也尽管他多半由于顾虑这严重的国内制约而对德奥合并和苏台德危机采取了软弱不堪的姑息立场,但他仍然像他私下说的那样,希望终究能使美国人民认识到只顾独善其身的孤立主义只会加剧战争危险。《慕尼黑协定》往后,可以看到罗斯福义无反顾地步步在政治乃至军事上支持与法西斯对抗的国家,同时越来越成功地推动和引导美国舆论朝他希望的方向转变。就这后一方面而言,他的成就在西方民主制国家历史上无疑出类拔萃甚至首屈一指,如前所述表现了大政治家的一种根本才能。罗斯福的最大历史功绩,就在于说服了具有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传统和自我安全感的美利坚民族,使之转变为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的一大克星,甚或最大克星。这项伟大成就依凭的——再说一遍——信赖、鼓舞和引导本国人民的政治秉性和才能,我们可以在译林出版社提供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中译本内领略再三,得益匪浅。
致谢
我谨对本书引用的所有作者表示感谢。此外,我还要感谢以下诸位与我就本书进行讨论,并对本书提出意见:艾伦·布林克利、格雷格·克拉克、安德鲁·科恩、梅格·雅各布斯、阿里·凯尔曼、戴维·肯尼迪、彼得·林德尔特、艾伦·奥姆斯特德、凯西·奥姆斯特德、斯蒂夫·谢夫林、艾伦·M.泰勒、路易斯·沃伦、2007年春季学期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选修历史学174B课程的本科生们,以及牛津大学出版社富有责任心的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
引言
1932年,美国经济正处于近代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一支由无业退伍老兵组成的大军在首都华盛顿扎寨示威。当时,美国失业率高达约25%。实际上,当时全世界似乎都已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面对上述危机,富兰克林·D.罗斯福接受提名,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誓言自己将“为美国人民推行新政”[1]。仅在罗斯福为接受提名而发表的演说中,新政所包含的要素便涉及增加公共工程数量、维系农产品价格、开拓新型抵押贷款市场、缩短每日和每周的工作时长、监管有价证券、恢复国际贸易、在农村地区植树造林以及撤销禁酒令等多个方面。1933年,罗斯福上任后与国会携手合作,不仅推动上述各个领域的法案悉数通过,还制定了许多其他政策措施。到1930年代末,新政已经拓展至诸多领域,其中包括针对养老、失业和伤残人口的社会保险,流域管理,对工会化进程的支持和存款保险;同时,新政还建立起了强大的联邦储备系统,并实现了一系列政策创新。
新政包含一系列时有矛盾的要素,这使今天的学者们在试图对其进 ............

书籍插图:
书籍《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 插图1
书籍《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