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制定的艺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政策制定的艺术
——一位印度经济学家的从政感悟
[印]考希克·巴苏 著
卓贤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比较译丛”序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来到德里勒琴斯区
芮希纳山的斜坡
演讲中的子序列:强化版森氏规则
第二章 印度增长的故事:停滞、危机和起飞
美味的孟加拉菜肴
德里经济学院的咖啡馆
经济的思想基础
发展轨迹
危中有机
增长狂潮
风暴将至: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用茶叶算命
第三章 通胀:经济病魔之王
认识通胀与通缩
世界和印度的通胀
利率与流动性
穷人的福利与通胀
沙拉碗式滞胀
第四章 新兴经济体的财政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
关于“回购”的小意外
新兴经济体中的财政政策
基础设施投资和政府担保
汇率管理
管理和预测宏观变量:一个难题
第五章 全球化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给工业化国家的小贴士
贫困、共享繁荣与政策
不平等和税收
全球化和税收博弈
第六章 粮食与贫困
贫困的挑战
粮食储备
印度粮食市场概述
粮食市场干预理论
重构印度粮食政策:稳定价格
弱势群体的粮食安全问题
第七章 经济中的细节
O型环
合约与帕累托
金融与发展
庞氏骗局
第八章 法和经济学
导言
腐败与法律
法律的责任
以法律为“聚点”
附言
第九章 经济发展的社会与组织基础
一个关键缺陷
家中守护珠宝,购物偷奸耍滑
利用规范,完善规范
印度教师缺勤问题
官僚社会学
第十章 路在前方
注释
参考文献
献给Alaka
“比较译丛”序
2002年,我为中信出版社刚刚成立的《比较》编辑室推荐了当时在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几本著作,其中包括《枪炮、病菌与钢铁》、《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再造市场》(中译本后来的书名为《市场演进的故事》)。其时,通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改革,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果,突出标志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加入世贸组织。当时我推荐这些著作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比较分析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经验,启发我们在新的阶段,多角度、更全面地思考中国的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机制。由此便开启了“比较译丛”的翻译和出版。从那时起至今的十多年间,“比较译丛”引介了数十种译著,内容涵盖经济学前沿理论、转轨经济、比较制度分析、经济史、经济增长和发展等诸多方面。
时至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跻身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并开始向高收入国家转型。中国经济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中高速的水平上。与此同时,曾经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却陷入了由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走出衰退的阴影。这种对比自然地引发出有关制度比较和发展模式比较的讨论。在这种形势下,我认为更有必要以开放的心态,更多、更深入地学习各国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这对思考中国的深层次问题极具价值。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说过的一句名言:“只懂得一个国家的人,他实际上什么国家都不懂(Those who only know one country know no country)。”这是因为只有越过自己的国家,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共同规律,什么是真正的特殊情况。如果没有比较分析的视野,既不利于深刻地认识中国,也不利于明智地认识世界。
相比于人们眼中的既得利益,人的思想观念更应受到重视。就像技术创新可以放宽资源约束一样,思想观念的创新可以放宽政策选择面临的政治约束。无论是我们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还是过去和当下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重大变革,都表明“重要的改变并不是权力和利益结构的变化,而是当权者将新的思想观念付诸实施。改革不是发生在既得利益者受挫的时候,而是发生在他们运用不同策略追求利益的时候,或者他们的利益被重新界定的时候”
[1]
。可以说,利益和思想观念是改革的一体两面。囿于利益而不敢在思想观念上有所突破,改革就不可能破冰前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今中国仍然是一个需要思想创新、观念突破的时代。而比较分析可以激发好奇心、开拓新视野、启发独立思考、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因此是催生思想观念创新的重要机制。衷心希望“比较译丛”能够成为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
2015年7月5日
[1]
Dani Rodrik,“When Ideas Trump Interests:Preferences,Worldviews,and Policy Innovations,”NBER Working Paper 19631,2003.
中文版序言
2009年12月,我迈出了不同寻常的一步,从一名身处课堂、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教授,登堂入室为印度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跨进了充满着政策游说、经济决策和政治事务的纷扰世界。这一转变如此突然,我只有短短几个月的准备期。事后的经历证明,这对我而言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它所提供的干中学的知识积累又是如此之大,是一种鲜有人能够获得的幸运机遇。我以局外人的视角,参与并观察了一段对印度增长、发展和福祉都意义深远的重要历程。客观地说,这是一段值得珍视的经历,既包含着无休止的加班、高强度的会议、如履薄冰的时刻,但也不乏乐趣和欢笑。
本书是这段经历的记录。我试图用经济学家的常规理论和统计工具箱,去应对新兴经济体政策制定中的诸多挑战。尽管本书的内容基于我在印度的工作经历,但我在书中也论述了不少全球议题和通用的经济学理论。因此,我希望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以及新兴经济体的记者和政策制定者们,都能被这本书所吸引。
在印度之外,与本书内容有着最直接联系的是亚洲经济体。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亚洲地区曾沉睡经年。率先觉醒的是日本,而后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晚期,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以风驰云卷之势快速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持续增长时,亚洲地区才真正实现了脱胎换骨。
当时间推进到90年代中期,GDP增速曾长期锁定在3%这一平庸水平的印度,开始了一波异于往昔的增长狂潮,倏然从非洲、亚洲和拉美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里脱颖而出。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政策制定的艺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