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新世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作者:王建平
出版社:中国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ISBN:9780359676286
写在前面:我们知道什么?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
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生存思想家们专注的是怎么生存的问题,他们已经把生存理念和生存智慧解析演绎到极致,但完全不涉及为什么要生存的追问,更没有谁从根本上质疑和否定生存理念。为什么要否定生存?谁可以不生存吗?然而,这才是出人意外的大问题。
思考这些问题,对读者的三观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或乐意阅读这本书,而更难的是读懂这本书。
有缘读到本书,笔者先行告知:有理论癖、笃定的宗教信仰者、完美主义者请略过,不然或浪费时间或导致不适。另有:不怀疑生活、不悔悟人生、不愿思考者及生存竞争优胜者、完美及幸福的人请略过,这些言论对你全然无用。诸君读过此书,可能有意会、同感、共识以及成为同道。当然,也有不以为然者,但我料定:从这里走开,将从别处回来。
王建平
2019.5月于贵州赤水河畔
第一章 回归本来
一句话问答录(一)
1.问:世界为什么会存在?
答:因为感知运动使感知体——生命和被感知体——物质同时存在于感知方式中,所以形成了感知世界。
2.问:存在从何时何处开始?
答:存在从感知开始,无感知,不存在。
3.问:有天地之始吗?
答:没有,天地之始是人对物质起源的假设,这个假设源于唯物主义世界观。
4.问:老子认为天地之始是一团混沌,对吗?
答:这是唯物思维得出的结论,一切存在的开始不是一团物质,而是一套规则,符合规则的事物得以产生。
5.问:有是什么?
答:有就是被感知到的事物。
6.问:无是什么?
答:无就是没被感知,无分暂无和永无,暂无在感知范围以内,是可能的感知;永无在感知范围以外,不可能被感知。
7.问:世界无限大吗?
答:世界是有限的,世界封闭在感知运动里。
8.问:感知有限还是无限?
答:感知在感知范围内无限。
9.问:感知范围内的事物有穷尽吗?
答:感知和事物都无穷无尽。
10.问:有限和无限是什么关系?
答:有限生有,无限生无。
11.问:有限起什么作用?
答:有限产生事物与世界。
12.问:无限有什么作用?
答:无限是有限的边界,也是有的参照。
13.问:有限的限从何来?
答:限就是感知的规则,限就是天地之道。
14.问:无限的无从何来?
答:无来自感知以外。
15.问:为什么说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
答:因为感知必须在运动中实现,感知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形态,所以世界的一切必须存在于运动中,无运动,不感知。
16.问:物质内部的运动与感知是什么关系?
答:物质因为感知而运动。
17.问:时间与事物运动是什么关系?
答:时间是事物运动的人为记录。
18.问:时间不是独立的存在吗?
答:不是,时间是人对于感知的记录。
19.问:时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变化吗?
答:不能,时间的记录方式只表达事物变化的一方面,时间方式只是事物存在的部分表达。20.问:空间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现场,人能够获得事物运动变化的全部信息吗?
答:不能,人只能获得理论上的感知信息,而获得的信息量与人的感知能力成正比。
21.问:宇宙的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
答:与感知同时开始。
22.问:宇宙存在于哪里?
答:宇宙只存在于感知中。
23.问:宇宙只存在于人的感知中吗?
答:不是,存在于所有生命的感知中。
24.问:所有的生命感知到的宇宙都是同样的吗?
答:不是,不同的生命感知到不同的宇宙。
25.问: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
答:宇宙从未形成过,宇宙只是感知到的事实。
26.问:奇点和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答:是人感知到的事实,是宇宙的变化形态。
27.问:人能够追究到一切存在的最初来由吗?
答:不能,因为一切存在不存在最初的来由,只存在最初的感知。
28.问:一切存在来自于哪里?
答:只能来自于感知。
29.问:感知之前有什么存在?
答:感知之前无存在。
30.问:无存在是什么?
答:就是无感知。
31.问:事物在与不在由谁决定?
答:由感知决定。
32.问:感知是指谁的感知?
答:所有生命(感知主体)的感知。
33.问:所有的生命都具有同样的感知吗?
答:具有同样的感知方式、感知范围和感知规则,但有不同的感知方法和感知结果。
34.问:生命具有感知的自觉性吗?
答:除了人,其他生命不具备感知的自觉性。
35.问:生命与感知到的世界是什么关系?
答:除了人,其他生命与感知到的世界是一体关系,人与感知到的世界则处于分离关系。
36.问:人为什么要与感知到的世界相分离?
答:因为人具备主观精神意识,主观精神意识将感知信息内容进行再处理,所以,人获得的感知世界是加工后的感知世界,这个感知世界与生命本能的感知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产生分离。
37.问:如果所有的生命灭绝,世界还存在吗?
答:无法存在。
38.问:是生命创造了世界吗?
答:不是,是感知创造了世界。
39.问:感知怎么创造世界?
答:感知以感知规则创造世界。
40.问:谁立的感知规则?
答:人不可能知道,因为这个问题反感知规则。
41.问:上帝造世对吗?
答:上帝造世,谁造上帝?
42.问:谁造上帝?
答:人造上帝,否则走不出逻辑的陷阱。
43.问:人为什么要造出一个上帝?
答:因为人需要用这种方法一劳永逸地解释一切存在。
44.问:上帝、天堂与地狱能合理地解释世界吗?
答:不能,它们的存在并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感知新世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