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中医内科学—外感肺系病分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循证中医内科学——外感肺系病分册/李智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
ISBN 978-7-80231-261-6
Ⅰ.循… Ⅱ.李… Ⅲ.①中医内科学②外感病:肺病(中医) Ⅳ.R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51444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64405750
北京鑫正大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 787×1092 1/16 印张 16 彩插 0.5 字数 226千字
2007年11月第1版 2007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80231-261-6 册数5000
*
定价 3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读者服务部电话
01064065415 0108404215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前言
中医药在治疗外感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中医的经典著作《伤寒论》《温病条辨》的很大篇幅是论述外感和肺系病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讲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的家族成员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亡,而其中70%是因外感伤寒所导致的。“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了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指导外感病的治疗,使外感病、传染性疾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明清时期,温病学说把中医治疗外感、传染性疾病大大推进了一步。虽然千百年来中国的战乱、饥荒、瘟疫不断,西医学尚未传入中国,19世纪初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3,20世纪初占世界的1/4,建国时人口数量仍然为世界之最,其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让我们再看看西方的情况。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经有了关于传染性疾病的记载。到了19世纪,德国医学家希尔施详细列表记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来的历次传染病爆发情况,每次均死亡惨重。关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爆发在美国和欧洲的“西班牙流感”资料比较详细,这次流感呈现出了一个相当奇怪的特征。以往的流感总是容易杀死年老体衰的人和儿童,这次的死亡曲线却呈现出一种w型—20到40岁的青壮年人也成为了死神追逐的对象。有2000万到5000万人在这次流感中丧生。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1000万人死亡只有它的1/2到1/4。据估计,在这场流感之后,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下降了10年。1917年,美国人平均寿命大约51岁。到了1919年,美国人平均寿命仅为39岁。现代西医已经发展到20世纪初,仅仅一次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尚且如此巨大,可以想象,从古希腊到近代历次烈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伤寒、霍乱、鼠疫等在欧美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更是难以估算。从以上东西方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多么巨大的作用,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
2003年春天,“非典”流行,我作为第一批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奔赴“非典”专科医院。因为当时“非典”的病因已经明确为新型冠状病毒,所以我们顶住压力,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使第一批SARS患者很快康复,其中海淀走读大学的一位大学生转来时在使用激素,我们果断停掉激素,单纯用中药治疗,该大学生第一批痊愈出院,其出院后先后二次捐献血浆救治其他SARS患者,CCTV新闻联播多次予以报导。而其他楼层单纯西医治疗,患者使用激素后,体温短暂下降又出现反跳,病程明显延长。我们在事后追访SARS康复患者,第一批未使用激素的都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肺结核等并发症,而其他使用激素的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达40%~50%。SARS期间,某中医院急诊、门诊曾感染约10名医护人员,送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单纯西医治疗,死亡3例;同样,外科感染约10名医护人员在本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无一例死亡,30%与0%的病死率差异就很有说服力。以上证据再次说明中医治疗传染病的优势所在。
有人说中医不科学,因为其治病原理讲不清楚,中药成分不明确,所以要取消中医。笔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不能因为故宫大殿的建筑原理没搞明白,就把故宫拆了。也不能因为我们没搞清楚太阳为中心还是地球为中心,就让地球停转几年。科学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人类的主观意志。千百年来,中医使用青蒿治疗疟疾发热,直到50~70年代我们才发现青蒿素。如果在这之前我们说中医治疗疟疾不科学,之后我们又讲青蒿含青蒿素,治疗疟疾很科学,显然是不科学的。但冷静下来,我们还得感谢这些否定中医的人,中医的确存在思想僵化、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发展缓慢、科研造假、学术腐败等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可以变成鞭策中医工作者努力改进的动力。实际上,早在汉代张仲景就批评了当时中医存在的问题,“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可是1800年过去了,这种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善。
中医药的确很有效、很科学,但必须要辨证用药准确才行。比如在治疗咳嗽方面,历代医家创立了很多有效的方剂。可是,很多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却不知如何准确地使用这些方剂。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现行《中医内科学》的教材与中医院校的教学情况,例如书中把外感咳嗽的几个证型都割裂开来,没有把传变规律讲给学生,所以有的医生治疗咳嗽一周的患者,仍然使用桑菊饮,实际上,卫分证是不可能停留一周之久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辨证体系落后于临床疾病变化所造成的。例如,笔者在临床上见到越来越多过敏因素引起的咳嗽,应从肝论治,可是教科书上没有这样的证型,使学生无法按图索骥。现行的《中医内科学》一般只有方,没有药;即使有药,也没有剂量;即使有剂量,也没有用法。这个方子开几剂合适呢?几付为一疗程呢?笔者刚毕业上临床时,抽屉中放着《中医内科学》,查到了应该用哪个方子,却忘记了药物组成,因为方歌已经快忘光了,当着患者开不出方子,那种尴尬局面可想而知。笔者立志将来写书,不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循证中医内科学—外感肺系病分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