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章 先秦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第二章 秦汉至南北朝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第三章 隋唐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第四章 两宋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第五章 辽金元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第六章 明代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第七章 清代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第一章 先秦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宫廷医学研究的是关于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及其相关人群的医疗保健,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御医是宫廷医学的主角,也是最早出现的专职医生。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帝王的健康与安危关系到社稷大业。在医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代,为了健康和延年益寿,帝王们离不开医生的呵护。因此,古代御医与帝王的关系十分微妙,演绎出不少跌宕起伏的医学轶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经验效方。
远古时期,我们祖先生活在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夏天要与酷暑相争,冬天要与严寒作抗,疾病和创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为了生存,在寻觅食物、渔猎生活和部落战争中,经常会发生流血创伤事故。在自疗和互救中逐渐发明了涂裹、包扎、吸吮、按摩等原始外治方法,认识了一些具有止血、止痛、解毒作用的药物,出现了砭石、石针、竹针等治疗工具。
上古时期,没有专职医生为人治疗疾病和保健。氏族首领、大臣或侍臣或多或少的懂得一些医学知识。三皇五帝的美好传说,一代一代流传至今。人类始祖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牧,作八卦,制九针,针灸疗法由此发明。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遂有中药;后世为了纪念他,将最古老的药物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黄帝发明养蚕、舟车、文字和医学,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以黄帝与岐伯问答的形式,纪念其创制医学的丰功伟绩。古代神圣创造医学,发明针灸,发现草药治病,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中医习业者尊敬的楷模。
但是由于古代科学和生产力还不发达,人类战胜险恶生存环境的能力微弱,对大自然充满恐惧、敬畏和崇拜,将一切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都归结于神灵的作用。同时人们希望借助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来控制鬼神,战胜邪恶,于是出现了巫术。巫术是原始先民的原始宗教。巫师被看成是鬼神和人类之间的中介,有与鬼神沟通、控制鬼神的能力。巫术通过歌舞和祭祀活动形式来表现他们超自然的能力。早期医学中的巫术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公元前21世纪开始,在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周三个王朝。这是中国社会奴隶制由兴起、繁荣到衰落的时期。夏、商、周时代经济发展,促使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商业贸易活跃起来,酿酒、织造、冶炼、制陶、舟车等不同行业都发展起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人们对生命的价值更加关注。
夏商时期统治者迷信巫术,祭祀歌舞盛行于宫廷。《尚书·伊训》云:“恒舞于宫,酣于室,时谓巫风。”当时专职的医生还没有出现,社会还处在医巫不分的蒙昧时代。巫师不仅掌管占卜、祭祀、驱邪,还负责治病逐疫。当人们患了病,也常常由“巫人”来作法医治。商代还出现专职管理疾病治疗的官员“小疾臣”。
玉人为淡绿色玉质,绿中泛青;整身形象,立姿,上宽下窄,体形圆厚,半裸体状;高18.5cm;硕头、圆脸、粗颈、斜肩、细腰、阔臀、圆尖状双足并立。玉人发髻整齐,前额宽阔,额中雕出一梭形圆洞,眉眼斜吊,眉头紧皱,双眼半合,嘴巴半张,鼻短且宽,双耳耳郭较长,耳郭内收,两颊饱满,额间凹陷,胸廓较鼓,腹廓略瘪,肚脐凸鼓,双臂曲肘贴于胸前,十指张开,手心向内,双腿并拢,足跟上提,足尖着地,通体做运气状,为一副神灵附体进入痴迷状态的表情,是巫者作法通神时的形象。表明5 000多年前红山文化巫觋阶层的存在。
周代开始出现了专职医生。巫师掌管占卜、祭祀、驱邪;医师则专司治病救人。《周礼》记载周代宫廷医学分科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四科。医学设立:师、士、府、史、徒不同的等级,最高级别是医师,负责管理医疗行政事务,其他在医师之下,各司医疗、药物、医案文书和看护杂役之职。
这一时期已经积累了一些医学知识和对人体的认识,治疗方法上有中药汤液、醪醴、砭熨、针刺、艾灸、火芮、按摩、药熨、渍浴、导引、巫祝疗法等。
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政治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诸侯争霸。社会经济破旧立新,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贵族独占土地的制度逐渐被打破,普通百姓有了私有土地。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也有明显的进步,思想文化界呈现出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医学开始逐渐摆脱巫术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出现了专职医生。
一、御厨伊尹发明汤液
伊尹名挚,传说是有莘氏在桑树林拾到的弃儿,因其养母住在伊水边上,所以以伊水为姓氏。伊尹身材矮小,相貌也不出众,但是心怀大志,非常聪慧机敏。他是一名陪嫁奴隶,在商汤的厨房专职烹调,练得一手好厨艺,还懂得营养和医药。伊尹精于调和五味,尤其善于煲制美味的汤羹,被誉为厨神,赢得商汤的赏识。伊尹从汤菜中得到启发,在汤羹的基础上,发明了中药汤液,使中药从生药变成熟药,是医药史上重要的发明。他使用陶器煎煮草药为人治病。汤液的发明使中草药减低了毒副作用,显著增加了疗效,而且服用方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很快就成为中药的主要加工方法,广泛传播。
伊尹和商汤经常探论烹饪,其中就有“阳朴之姜,招摇之佳”之说。姜桂既是肴馔中的调味品,也是发汗解表的常用药物。汉代张仲景被誉为经方之首的桂枝汤,其实就是一碗加了糖的酸辣汤。其中桂枝为君,生姜为臣,白芍为佐,甘草、大枣为使,有调和营卫,解表散寒的作用。所以“桂枝汤”是从烹调的汤羹里分离出来的最古老的处方之一。对饮食烹饪和中药汤液两艺俱精的伊尹来说,将食品生姜、大枣、桂皮移作药用,十分自然。这也反映了药食同源的历史。晋朝历史学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自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当时夏朝末代帝王桀非常暴虐残忍,四处征伐诸侯,滥用民力,造成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伊尹审时度势,利用自己接近商汤的机会,劝他起兵攻打夏桀,取而代之。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他知人善用,当即命伊尹为右丞相,帮助他管理部落。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励精图治,爱护百姓,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