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周国平
简介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作者周过平,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一个有争议
的人物。尼采曾经提出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的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他自己却
也成为重新估价的对象。这倒并不奇怪。历史在阔步前进,世界在急剧地变化,人们的思
想、观念、看法以至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方法也必然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对人的评价也不是
一成不变的,“盖棺论定”的说法似乎不大符合辩证法。随着时代的推移,过去不能被人们
理解的东西,现在变得可以被理解了;过去遭到人们忽视和遗弃的东西,现在又受到重视
并从中发掘出新的意义。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难道还少吗?
在中国,尼采学说的命运是不大妙的。本世纪初叶,当它刚传入中国时曾经在一部分
知识分子中间时兴了一阵子,接着就被某些人歪曲利用,与德国法西斯掀起的“尼采热”相
呼应,从此就一直背上了种种恶名。尽管尼采在当代西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近三
十多年来却没有出版过一部尼采的书或我国学者评述尼采的研究著作。这种状况不能认为
是正常的。尼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哲学上提出了一些什么新问题?他和现时代有什么
关系 ?他对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至今不仅在广大读者、而且甚
至在哲学界不少同志头脑里仍是茫然。尼采研究上的这种落后状态,妨碍了我们对现代西
方思想的发展作深入的理解。因此,认真地研究尼采,实事求是地按照尼采哲学的本来面
目去作出科学的重新估价,确实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周国平同志的这部著作是对尼采进行重新估价的一个初步的尝试。他在认真地研究了
尼采的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手材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些与过
去习惯的说法颇为不同的见解。我觉得这是应该欢迎的。希望读者不要把这部著作误解为
替尼采所作的辩护。在历史的审判台前,只有弱者才需要辩护,而尼采却决不是弱者。他
所需要的不是辩护,而是理解。这部著作所提供的正是关于尼采的一种新的理解。
尼采哲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独特的方式预示了现代西方社
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因此,在研究尼采学说时要充分估计到它的两面性和复杂性。对复
杂的事物尤其要注意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进行
具体的分析,切忌从一些简单的条条框框出发,受先入为主的成见的束缚,根据道听途说
的第二手材料,随便作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而上学的结论。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事
物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灵魂,当我们在研究哲学史上的人物和思想时,也决
不能忘记这一点。当然,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
法,特别是对尼采那样的人物,很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评价。我想,对这样的学术
问题不能、也不可能要求“舆论一律”,唯一的正确解决办法就是允许充分地展开自由的讨
论,通过“百家争鸣”来提高我们的认识,使我们能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尼采哲学作出
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说明。如果周国平同志的著作能引起读者们对尼采哲学的兴趣,
重新思考一下尼采提出的问题,促进关于尼采的研究和讨论,那就将是他对我国西方哲学
研究所做的一件大好事了。
纪念版感言
本书献给不愿意根据名声和舆论去评判一位重要思想家的人们
任何纪念都是一种提醒,让人想起被纪念之物已成过去。对于我来说,这个纪念版所
提醒的,首先是我生命中二十年光阴的消逝。二十年,人的生命中一个完整的季节,足以
使青年变中年,中年变老年。平时日子一天天过,浑然不觉,现在一提醒,蓦然回首,那
个风华正茂的年代已是遥远的记忆。
这本书可以算我的处女作,虽然我写它时已四十岁,不折不扣一个中年人了。此前的
漫长岁月里,我也总在写点什么,但真实的想法往往只能诉诸私人日记,不可能公开发
表。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解冻,上天终于给了我们这一代学人一个迟到的青
春。那些日子里,万物复苏,百废待兴,我们也仿佛从冬眠中醒来,一个个都觉得自己还
年轻。当时我真的年轻,单身住在一间地下室里,吃最简单的食物,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内心充满孤独感和激情,不到两个月,一气写出了这部十几万字的稿子。
现在重读这本书,我发现它也的确像是一本年轻人的著作,具有年轻人著作的一切优
点和缺点。当时的我,虽然读了尼采的一些作品,还正在翻译《悲剧的诞生》等著作,但
远未下过系统研究的功夫。对于这位我要论述的哲学家,我几乎是凭着一种直觉去把握
的,相信自己和他有着超越历史和民族的沟通,完全不顾忌客观研究所必须保持的距离。
在写作时,我分不清究竟是尼采的声音在通过我喊出,还是我的声音在通过尼采喊出。我
也不想分清,因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的熔岩终于找到了一个喷发口,我感到前所
未有的痛快。
毫无疑问,这样写出的一本论述尼采的书,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我自己的浓郁颜色,以
至于当时就有读者说,读了这本书,不知道是否懂得了尼采,却懂得了周国平。不过,现
在我依然认为,所发生的事情是强烈的共鸣,是尼采思想对我的经验的唤醒,在我的经验
中的复活,我基本上没有误解他。当然,我对他的理解还很不全面,只看到了他的一个方
面,但的确是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这本书里,我主要是把尼采当作一位人生哲学家看待的。读他的著作,最使我震撼
的是他面对人生难题的无比真诚的态度。我自己对人生也有许多困惑,然而,在我生长于
其中的那个体制里,长期以来,意识形态取代了一切思考,人生思考始终处在失语状态。
与尼采相遇,我的最大收获之一是找回了人性的语言。我仿佛突然发现,我完全不必再用
意识形态语言曲折地表达我的人生思考了。耶稣说,把恺撒的给恺撒,把上帝的给上帝。
套用此言,把意识形态的给意识形态,把人性的给人性,道理就这么清楚。尼采是一面镜
子,我从中看清了自己的性质,从此愉快地走上了属于我自己的哲学之路。
在当时写的"前言"中,我把尼采的人生哲学归纳为两点,一是健全的生命本能,二是
超越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一个归纳,既是对尼采的理解,也凝聚了我自己的思考。生物性
和精神性是人性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