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家庭心理学/林昆辉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9
ISBN 978-7-121-23608-2
Ⅰ.①家… Ⅱ.①林… Ⅲ.①家庭关系-社会心理学-通俗读物 Ⅳ.①C913.1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34135号
策划编辑:白 兰
责任编辑:张 轶
印 刷:中国电影出版社印刷厂
装 订:中国电影出版社印刷厂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 本:710×1000 1/16 印张:20.75 字数:418千字
版 次:2014年9月第1版
印 次:2014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9.8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服务热线:(010)88258888。
序
俗话说:“人为万物之灵”,灵就在于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无限的创造性智慧和预见未来的能力,并具有丰富的情感生活和无限的动机欲望的“主观心灵世界”。也就是人所独有的世界万物所没有的“人的心理”。
人所特有的“主观心灵世界”是每一个人在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之下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社会化过程就是人(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使人(个体)从生物性的自然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每一个人(个体)都必须从出生时开始,逐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才能逐渐形成、发育、成长和成熟为人类所特有的“主观心灵世界”,即“人的心理”,才有资格拥有“万物之灵”的称号。
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个体)所处的群体社会中最早开始通过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小单位(或称社会细胞)的中介作用把特定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文化传统理念,伦理、道德、情操、法律规章、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生存态度、社会角色定位、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等等,通过个体的社会内化作用,转变和建构成每个人的内在“主观心灵世界”。可以说,家庭是人类群居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个体)出生落地以后生存和生活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是个体最早接受教育的社会场所,是人类社会对个体进行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虽然从人的婴幼期到青年期家庭影响逐渐减弱,但家庭生活却要伴随每个人的整个一生。已有研究表明,人的婴幼儿期的家庭生活经验将影响人的整个一生,个体在社会中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都与这一阶段的家庭生活影响密切相关。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的变迁,家庭形态和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有群婚制社会,一夫多妻制社会,一妻多夫制社会和一夫一妻制社会,等等,但不管如何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环境基本保持着。当今社会家庭的结构和形式变得越来越小,变得更直接、更简单,但家庭的调节因素也越少。由于当今社会,新家庭的建立,一般都是由成年男女通过恋爱婚姻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但他们很多人对家庭的本质,家庭的管理,家庭的角色关系(纵向和横向的关系)的协调,如何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增加家庭的正能量,减少负能量,等等,都缺少关心和思考,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了解,往往使家庭问题发生失调、失控、甚至危机频发。因此,如何发挥家庭良好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使家庭成为一个温暖、温馨、和谐、协调、稳定的人类群体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家庭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林昆辉先生,是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也是在家庭生命教育钻研极深的临床心理学家。他把家庭和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与家庭有关的方方面面诸多关联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述,特别是对家庭的本质,家庭的不同类型,家庭的结构与管理,家庭角色的各种关系(纵向和横向的关系)的对待、处理方式方法,都提出很有启发性的阐述。其中对于家庭心理学,家庭管理心理学,夫妻心理学,家庭中的教养心理学和爱情心理学都有专编论述。这是一本值得广大读者参阅的好书,尤其值得那些准备或已经建立了新家庭的成年男女朋友们细心阅读。
此为序。
——中国心理干预协会理事长 张伯源
写于北京大学燕车园
2014年7月14日
目录
CONTENTS
序
Chapter 1 绪论:家庭与管理的心理学
Chapter 2 家庭心理学(家庭观)——自我管理
part 1 婚姻的真相——家庭与恩情
第一节 碎裂满地的爱情
第二节 亲情的滋生与挑战
第三节 夫妻之爱——恩爱之情
part 2 家庭角色与心理卫生指标
第一节 亲情的发展
第二节 角色的发展与结晶作用
第三节 家庭角色的心理卫生指标
part 3 家庭角色关系的原型与本质
第一节 家庭角色原型
第二节 家庭角色关系的本质
part 4 两性家庭观的调适
第一节 两性家庭观的差异
第二节 女人与男人的调适
part 5 家庭发展与重建——爱与美
第一节 经营幸福美满家庭的三个方法
第二节 家庭重建
Chapter 3 夫妻心理学(婚姻观)——平行管理
part 6 夫妻角色管理模型
第一节 四大类型
第二节 A型:冲突型家庭
第三节 B、C型:互补型家庭
第四节 D型:疏离型家庭
part 7 婚姻的发展与调适
第一节 夫妻满意度坐标的发展
第二节 新婚阶段的危机与调适
第三节 已婚阶段的危机与调适
第四节 丧偶阶段的危机与调适
第五节 离婚阶段的危机与调适
第六节 再婚阶段的危机与调适
part 8 夫妻角色发展与平行管理
第一节 夫妻角色的发展
第二节 家庭角色原型与平行管理
Chapter 4 教养心理学(儿女观)——向下管理
part 9 亲子教养行为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家庭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