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7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寄语
历史展望
意识经验与宗教
斯塔伯克的宗教心理学思想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里的宗教爱
理论前沿
中国宗教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重大主题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ψ(普西)模型及其应用
借以政协文史资料征编的途径研究新疆宗教心理的方法论探索
破坏性膜拜团体操纵感觉剥夺实施精神控制的分析
思想交谈
美国青年基督徒的宗教心理特点及其形成
禅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一的心理学阐释
佛教徒皈依的心理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一项质性研究
出生创伤视阈下的《圣经·旧约》古以色列史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信教群众宗教情感体验研究
域外视野
阿巴拉契亚当代拿蛇者中传统与变革的冲突
促进家庭的心灵健康:基于荣格的研究工作
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神经心理学
实证研究
奥尔波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适用性探讨
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
大学生宗教经验问卷的编制
研究述评
正念训练对于注意的异向影响研究:专注与警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述评
编后语
寄语
卓新平
[1]
宗教心理学在整个宗教学研究领域中是最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学科之一。其特点在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的跨越性。其一,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学中最为典型的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它需要致力于打通心理学与宗教学之界限的跨学科专家人才进行长期不懈的研究。其二,宗教心理学跨越了实验科学和理论科学之界,既有系统理论,又以实践见长;既有社会调研,又有仪器操作,将社会与专业实验室密切结合,立意于实践出真知,实践显证据,以图表、数据来真实勾勒出人的心理现象。其三,宗教心理学跨越了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之界,以其深蕴之探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展示出人的内在与外在之张力、灵与肉之纠结、表象与实质之矛盾,并试图使之化解,将之理顺,因而成为一门极为神奇、深奥、隐秘、复杂的学科;其跨越和沟通亦是一种自我超越、解脱和升华,具有不可取代的宗教学专业性质。窥测人心、灵性之术亦是一门大学问、一种大智慧。当然,人们也会发问,具有宗教信仰、灵性情怀之人,能否真正被心理学家看透、说清?由此而言,宗教心理学又是一门非常神秘、充满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学科。
宗教心理学触及人的深蕴心理和灵性情感,是宗教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宗教发展亦显露出许多宗教心理问题,亟待我们认真研究,这也使宗教心理学之探在社会及学术需求中脱颖而出。近年来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各大宗教的心理问题之探,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儒教、新兴宗教等,对禅与道、生与死都有宗教心理学的展示及说明,还涉及宗教心理、灵性意识在老中青、妇幼弱病残等人群中的表现。宗教界在抗灾、治病等救助活动中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安慰行为,也属宗教心理学探究的范围。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国内和境外的相关案例,探索社会、团体、家庭、个人等所遇到的宗教心理问题,描述宗教心理的各种外露的表象与内在结构,并将相关文史资料的整理、科学实验的研究有机结合,形成对比,由此而建立且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心理学学科体系。
鉴于对宗教心理学的独特关注,以及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开展了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也加强了国内外的学术合作,从而亦促进了中国宗教学领域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联和结合,使近年来该学科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心理学既与宗教界的教牧心理学、牧灵培训、灵修学、宗教神秘主义等探究有必然关系,也与当代学术界所开展的科学实验探索和社会人文关怀自然相连,这就涉及许多新的领域,亦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系统研讨和有机协调。所以,我们非常期待从事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各位学者在以后能够创新思维,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特色,不断涌现更好更多的学术成果,以此共同推动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1]
卓新平,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历史展望
意识经验与宗教
陈彪
[1]
摘要: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心理学家们首先关注的当然是个体的宗教经验。当克拉克学派对宗教经验特别是皈依经验进行生理学的考查时,美国有两个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却从意识的角度来研究宗教的经验。詹姆士和普拉特都认为,对不同传统中的广泛的宗教现象,宗教心理学应该做一种系统描述的、根本不带个人倾向的学术研究。他们的著作就是这样的杰作。
关键词:
意识经验 宗教 詹姆士 普拉特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心理学家们首先关注的当然是个体的宗教经验。当克拉克学派对宗教经验特别是皈依经验进行生理学的考查时,美国有两个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却从意识的角度来研究宗教的经验。他们抵制当时流行的将所谓的科学方法用来阐释宗教现象,但真实地发生在信仰者的意识中的宗教经验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呢?我们的意识经验与宗教有什么关系呢?詹姆士首先做出了回答,他的后继者和学生普拉特虽然同意老师的很多观点,但也有自己的许多不同的结论。他们都认为,发生在我们意识或心理中的宗教经验是真实而丰富的,它的价值因为它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明显的正面效果而得到证明。
一 詹姆士:论异常宗教经验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是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与心理学家,他具有渊博的学识与独创性,在政治学、伦理学及宗教学等领域都有充满智慧的著作和影响。一般认为他在1907年发表的《实用主义》(Pragmatism
)一书开启了美国哲学史上的实用主义运动,至今实用主义一直支配着大多数美国人的思想。而在心理学方面,他在欧洲心理学移植到美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功能主义学派的奠基者之一。在宗教心理学领域,他的《宗教经验之种种》已成为不朽的经典。他的仍在持续增长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他自己的国度。我们在这里集中探讨的是他对宗教心理学的贡献。
詹姆士于1842年1月1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富人家庭,排行老大,下面有三弟一妹。他的祖父是1789年的爱尔兰移民,生意上很成功,是一位虔诚的加尔文长老会的信徒。父亲亨利·詹姆士(Herry James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宗教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