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芝肿瘤病中医临证实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孙桂芝
肿瘤病中医临证实录
刘 声 王 逊 周英武◎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孙桂芝肿瘤病中医临证实录/刘声,王逊,周英武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1
ISBN 978-7-5132-1477-3
Ⅰ.①孙… Ⅱ.①刘…②王…③周… Ⅲ.①肿瘤-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 Ⅳ.①R27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23046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市泰锐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7.125 字数 121千字
2013年11月第1版 2013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1477-3
*
定价 2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内容提要
引 言
【第一章】 孙桂芝肿瘤病学术思想述略
一、病因病机
二、病机特点
三、治未病
四、扶正培本
五、中西结合
六、整体观念
【第二章】 治则治法
第一节 点面结合,病证相参
第二节 治病求本,攻补兼施
第三节 衡量主次,标本兼治
第四节 组方与选药
一、辨病+辨证+抗癌用药
二、辨证+辨病+抗癌用药
三、重视顾护中焦
【第三章】 肿瘤病临证常用治法
第一节 清热解毒
第二节 活血化瘀
第三节 软坚散结
第四节 扶正补益
【第四章】 分病诊断和辨证治疗
第一节 脑瘤
一、风痰瘀阻证
二、肝肾阴虚证
第二节 肺癌
一、肺燥津伤证
二、痰瘀互结证
三、气阴两虚证
第三节 食道癌
第四节 胃癌
一、胃气郁闭证
二、脾胃虚寒证
三、瘀毒内阻证
四、胃阴亏耗证
五、湿热中阻证
六、气血双亏证
第五节 乳腺癌
一、肝郁气滞证
二、肝肾阴虚证
三、气血亏虚证
四、瘀毒内结证
第六节 原发性肝癌
一、肝郁气滞证
二、痰阻血瘀证
三、正虚瘀结证
第七节 肾癌、膀胱癌
一、湿热蕴毒证
二、浊瘀阻塞证
三、脾肾两虚证
第八节 大肠癌
一、湿热郁毒证
二、脾肾阳虚证
三、肝肾阴虚证
四、气血亏虚证
第九节 宫颈癌
一、湿热瘀毒证
二、肝郁气滞证
三、肝肾阴虚证
四、脾肾阳虚证
第十节 胰腺癌
一、湿热郁阻证
二、气血瘀滞证
三、阴虚热毒证
四、气血双亏证
第十一节 甲状腺癌
一、肝郁痰凝证
二、阴虚火旺证
三、气血两虚证
【第五章】 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动物类药
一、运用虫类药物的理论依据
二、虫类药组方治癌范围广泛
三、常用虫类药的配伍
四、运用虫类药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常用对药
一、旋覆花与海浮石
二、萆薢与白果
三、鹿角霜与甘松
四、百合与乌药
五、橘核与荔枝核
六、乌梅与木瓜
七、黄连与紫苏叶
八、何首乌与桑叶
九、晚蚕砂与皂角子
十、僵蚕与地龙
十一、紫菀与橘红
十二、左金丸与血余炭
十三、海蛤粉与海浮石
【第六章】 病案解析
一、鼻咽癌
二、大肠癌
三、肺癌
四、食管癌
五、胃癌
六、乳腺癌
七、胰腺癌
八、甲状腺癌
九、宫颈癌
十、脑瘤
十一、肾癌、膀胱癌
十二、卵巢癌
十三、原发性肝癌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孙桂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大家,在从医的49年中,诊治中晚期肿瘤患者八十余万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以其高尚之医德、精湛之医术、待人之谦和而获得极高声誉,其才其德在全国同行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笔者多年来跟随孙桂芝教授坐诊,从未间断,收集各类癌症病例共计数千余例,从中系统地总结了孙桂芝教授对肿瘤病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的认识,认真分析了孙桂芝教授辨证治疗肿瘤病的临床思路、诊疗特点、用药处方特色和规律。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孙桂芝教授肿瘤病学术思想述略、治则治法、分病诊断和辨证治疗、常用药物经验分析、病案解析。
引 言
中医强调的“医者,意也”,最早见于《后汉书·郭玉传》,认为医生贵在静心思虑,专志于治病。中医在解剖实验方面略显不足,但注重“慧然独悟”,要求反复琢磨经典言论,一旦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合一,则豁然开朗,因此临证强调心悟法。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提到“故医之临证,必期以我之一心,洞病者之一本,以我之一,对彼之一,既得一真,万疑俱释……故吾心之理明,则阴者自阴,阳者自阳,焉能相混?”王阳明则概括为“心外无物”,这种认知观强调了主观思维、主观能动性对认识世界的重要作用。心学使医学家更加坚定了内向型直觉型思维模式。
因此笔者认为,基于“心学”脉络,孙师研习医理,临证治病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医理融会贯通,断病辨证手段灵活,用药配伍灵活多变;在医学修养上孙师强调“致良知,德为先”,即刻苦钻研,精勤不倦,行医济世,救死扶伤。真正将心灵活泼的灵明体验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辨证准确,药到病除,德才兼备。
一、医归醇正,学以致用
中医尤在实践。40多年来,孙师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一方面学习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肿瘤病治疗的辨治思路,努力提高临床疗效。孙师强调,一个好的医生,必须具备高明的医术才能解除患者的痛苦,即“医归醇正”。医生要认真研究医学理论,多从事医疗实践,“通书受事众多”(《素问·征四失论》),否则,等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悔于自己学术不精或归咎于老师,就太晚了。如果造成“绝人长命,予人夭殃”(《素问·离合真邪论》)的悲剧发生,那就会受到道德良心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这就要求医生必须从多方面下工夫,在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等环节上去深钻细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像加工骨角那样切之而复磋之,像加工玉石那样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真精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孙桂芝肿瘤病中医临证实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