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史·第二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PI)数据
云南通史·第二卷(全六卷)/何耀华总主编,朱惠荣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6
ISBN 978-7-5004-9685-4
Ⅰ.①云… Ⅱ.①何…②朱… Ⅲ.①云南省—地方史 Ⅳ.①K297.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60859号
责任编辑 黄燕生
特邀编辑 鉴传今
责任校对 石春梅
封面设计 杨婧飞
技术编辑 戴宽
数字编辑 于晓伦
出版发行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 100720
电话 010-84029450(邮购)
网址 http://www.csspw.cn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北京君升印刷有限公司
装订 北京盛天行健印刷有限公司
版次 2011年6月第1版
印次 2011年6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28.25
字数 498千字
纸书定价 498.00元(全六卷)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内容简介
《云南通史》(六卷本)是对云南各民族肇自远古,迄于1949年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行系统论述的史学著作。土著民族与土著民族、土著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即“夷变夷”、“汉变夷” 、“夷变汉”,并通过融合共荣而与中华各民族内聚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国家,是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本书采珠撷英,去芜存菁,着力创新,从各个方面揭示了云南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亮点,对研究中国通史、专史、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交流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何耀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1986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出版个人著作《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论集》、《武定凤氏本末笺证》,担任总主编、主编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4 3卷、《西南民族研究彝族专集》等27 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史》、《中国藏学》、《世界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1篇。完成省部级决策咨询研究项目50余项。
图版1 双人盘舞铜扣饰(西汉)
图版2 滇王之印(西汉)
图版3 滇王编钟(西汉)
图版4 镶红玛瑙绿松石圆形猴边铜扣饰(西汉)
图版5 杀人祭柱铜贮贝器(西汉)
图版6 石寨山型铜鼓(西汉)
图版7 青铜孔雀(西汉)
图版8 战争场面铜贮贝器(西汉)
图版9 凤鸟纹铜钁(西汉)
图版10 青铜房屋模型(西汉)
图版11 草叶纹铜镜(西汉)
图版12 鹈鹕形木且(西汉)
图版13 “献俘”鎏金铜扣饰(西汉)
图版14 “猴树”铜贮贝器(西汉)
图版15 剽牛祭祀铜扣饰(西汉)
图版16 舞蹈纹画像砖(东汉)
图版17 “耕牛”画像砖(东汉)
图版18 “车骑出行”画像砖(东汉)
图版19 柿蒂纹画像砖(东汉)
图版20 乐舞陶俑(东汉)
图版21 霍承嗣墓壁画(东晋)
图版22 爨宝子碑亭
图版23 爨宝子碑拓本
图版24 爨龙颜碑
地图一 秦 淮汉以南诸郡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二 西汉 益州刺史部南部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三 东汉 益州刺史部南部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四 三国 蜀汉 益州南部(庲降都督)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五 西晋 宁州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六 东晋 宁州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七 南朝宋 宁州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八 南朝齐 宁州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九 南朝梁 宁州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图十 隋 南宁地区
(采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前言
《云南通史》第二卷,反映的是云南从秦汉至隋代800多年丰富多彩的历史。自从秦代在云南开道置吏,云南就成为我国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揭开了云南历史的新篇章。“汉承秦制”,汉武帝重开西南夷,汉代在秦的基础上更加发展、扩大,在云南投下了更大的力量。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直达滇池。诸葛亮的影响遍及云南,直到近代,人们仍对他缅怀和崇敬。晋代,反晋夷帅攻围宁州,刺史李毅病逝,其女李秀固守州城,樵草炙鼠,首尾三年。后世为之立庙,贴金万两,史不绝书。云南古代历史上,不乏彪炳千秋、可圈可点的事迹。
云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各族人民的祖先,通过辛勤劳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滇文明和爨文化。云南自古就以有色金属王国著称,种类多,分布广,品位高。西汉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独树一帜,精美绝伦,被人们叹为观止。东汉大量生产的堂螂洗,成为时髦用品行销全国。两晋的白铜,一千多年后才被西方仿制成功。云南地形复杂,兼有农、牧、渔、猎之利,秦汉以来已是六畜兴旺、五谷皆备,牛耕和多种水利灌溉方式陆续出现。手工业和副业种类繁多,建筑、髹漆、纺织、制革、玉石加工、制陶、制盐、酿酒等皆备。东晋、南朝的《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被尊为“爨体”,被誉为“南碑瑰宝”,声名远播海内外。近年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也经过云南。这条早已存在的中西交通干道受到封建国家重视,加强了维修和管理,更加发挥其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的功能,越来越多的商旅和使节登程就道。这就是汉晋时期云南古代先民的生活图景,他们创造了多个令世人惊叹的第一。
然而,这也是一段容易被遗忘的历史。由于年远代湮,熟悉的人越来越少,一般人多不甚了了,坊间的叙述还常有错乱。或把当时的云南描绘成一片“不毛之地”,竟使珠玉蒙尘,掩盖了历史的光彩。国内外有的学者忽略这一段历史,并错误地推论出“云南自忽必烈灭大理始被纳入中国版图”。因此,研究汉晋时期的云南古代史关系到如何完整、准确、科学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云南的历史,向广大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云南通史·第二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