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十二世的人马_海顿斯坦姆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查理十二世的人马/(瑞典)海顿斯坦姆(Haidenstam,C.G.V.)著;李菲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2
ISBN 978-7-5133-1372-8
Ⅰ.①查… Ⅱ.①海…②李… Ⅲ.①长篇小说-瑞典-现代 Ⅳ.①I532.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94010号
查理十二世的人马
(瑞典)海顿斯坦姆 著 李菲 译
责任编辑:
汪 欣
责任印制:
韦 舰
封面设计:
尚世视觉
出版发行:
新星出版社
出 版 人:
谢 刚
社 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号楼 100044
网 址:
www.newstarpress.com
电 话:
010-88310888
传 真:
010-65270449
法律顾问: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读者服务:
010-88310800 service@newstarpress.com
邮购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号楼 100044
印 刷:
三河市九洲财鑫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00mm×1000mm 1/16
印 张:
21
字 数:
247千字
版 次:
2014年2月第一版 2014年2月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3-1372-8
定 价:
3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质量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
简介
一
这世界已经陷入战火之中五年多了,全世界都在流血,在遭难,在呻吟,在挣扎,人类已经进入了十七世纪——英国政治家作家福克兰子爵卢修斯·卡里所忧虑的动荡的时代,当时另一位政治家克拉伦登伯爵说他“跟朋友们聚在一起时,总是沉默或长吁短叹,不断悲伤地颤声低语:‘和平,和平!’情绪激昂地诉说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王国经历了灾难之后的凄凉,他再也无法安睡,心都要碎了”。
这时候美国民众认识了这一部作品,它堪称是现代瑞典文学最卓越的作品,它讲述的是一个毕生都在战场上浴血厮杀,光荣死在战壕里的国王,就算到了伏尔泰的时代,他仍然被看作战神,他是痛苦与不幸的化身;这是一部只与战争和战场,宰割和掠夺有关的作品,描写了伤者的哭喊,俘虏漫长而无望的等待,这一切人类不会忘,也不能忘。这时候读这部作品可能并不合适,因为现在人类正在经历战火的洗礼,读完以后,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就像从特洛伊城的大火,希腊人的刀剑和灭亡的恐慌之中逃出来的埃涅阿斯,当黛朵女王让他讲讲自己的故事时,他颤抖着回答:“噢,女王陛下,您让我回忆的是无法言说的痛苦呀!”
毫无疑问,这一部作品给予我们的是精神的熏陶,它让我们懂得曾经经历过的一切,用更纯净质朴的心理来面对奋斗和人生的坎坷。小说高于现实之处在于,它不仅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还赋予事物特殊的含义,向我们展示了“似乎永不会结束”的乱世,使过去那一切在我们眼前复活。从这一点而言,《查理十二世的人马》是一部时代巨作。
瑞典王国的分崩离析,统治者为了自己所信仰的真理而发动的令人绝望的战争,不幸的人们无休止的苦难与绝望,他们经历了饥荒,然而他们却是坚韧不屈地面对着,灾难虽然不可避免,他们却赢得了永远的荣誉——这就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简单却壮丽的画面,比希腊的《伊利亚特》更清楚明了更扣人心弦,是世界史作的重要篇章,如亚里士多德所教导的那样,通过惊恐与怜悯净化我们的心灵。
从这部由瑞典的历史和文化精髓所形成的作品里,那些质疑战争的本质和历史的哲理性的人可以得到启迪。给予作者灵感的不是简单的战争,也不是盲目而虚伪的本国至上主义。他所见到的是战争带来的不幸与落后,再无人比他的笔触更为冷酷尖锐。作者看到了故事主角有问题的一面,冷毅的个性使国王对灾难和不幸所带来的痛苦无动于衷。作者也看到了战争中人们所表现出的道德和人性的一面,这一点他们世代相承并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个被打倒,需要奋斗拼搏的人所必备的精神食粮。
对这部作品的最高评价是——这部作品虽笔调平和,但现在的我们正处于全球混战时代,这部作品能给某些人以启示。作者魏尔纳·海顿斯坦姆曾跟罗曼·罗兰并肩参与反战运动,但他可不是美国作家保罗·E.摩尔在他的作品《战争启示录》中所描述的那种盲目呼吁和平的人,而是那些能看出人类心理的矛盾一面的人,他赞同摩尔的观点:“战争不完全是兽性的。近年来,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名人演讲,刮起了一股和平之风,虽然安抚了人们在战乱中受伤的心灵,却否定了战士光荣和自豪的一面。本人认为,这种风气是错误的有害的。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应该得到宣扬。军人难道不是因为曾经历过残酷的腥风血雨,才在风烛残年之时,变得真实,温和,可敬吗?期盼和平的我们难道能忘掉阅读历史所产生的那种厚重感吗,难道不能从历史经验中去控制我们兽性的一面吗?”
毫不做作,笔调温和,这是《查理十二世的人马》的特点。西伯利亚的俘虏们穷困之时仍然翻阅《圣经》;那些重返祖国的人辛勤劳作,在废墟之上重建瑞典王国,读完令人钦佩。
然而,这部作品所反映的不只是瑞典的历史,还有作者对那一段历史的思考,让我们明白为何要欣赏这一部作品。
二
1859年7月6日,本书的作者魏尔纳·海顿斯坦姆生于瑞典南部维特恩湖北面奥斯哈马尔一个贵族军官家庭,幼年时因患有肺疾,未能接受正规的教育,而被送到了南欧的温暖地带调养。因此,他的年轻时代与其他同龄的瑞典作家不一样。他深受地中海文化的影响,住在意大利,游历过希腊、埃及、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今土耳其),整整八年没去过瑞典。
十七世纪末,他的一位祖先曾是驻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瑞典公使,对土耳其文化很感兴趣,另一位祖先曾去波斯(今伊朗)游玩,卒于1878年,其曾在雅典担任外交大臣,现在其后代仍然分布于塞浦路斯和土耳其士卖那(今伊兹密尔),受此家庭氛围影响,作者对东方文化可谓情有独钟。
海顿斯坦姆曾经想当画家,还曾在巴黎的杰洛姆(1824~1904,法国画家)工作室学习过,但后来,他却发现了自己在诗歌方面的天赋;1887年他回到了瑞典,1888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查理十二世的人马_海顿斯坦姆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