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孙膑·中华文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孙武·孙膑·中华文化/张文儒著.—2版.—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4(2009.9重印)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编)
ISBN 978-7-5347-2038-3
Ⅰ.孙… Ⅱ.张… Ⅲ.①孙子兵法—研究 ②孙膑兵法—研究 ③兵法—中国—春秋战国时代 IV.E892.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33003号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主编
孙武·孙膑·中华文化
张文儒 著
叶 朗 审定
责任编辑
 成 艳
责任校对
 张 涛
装帧设计
 王 萍 李瑜颖
出版发行
 
(郑州市经七路25号 邮政编码450002)
网  址
 www.daxiang.cn
印  刷
 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版  次
 2009年9月第2版 2009年9月第1次印刷
开  本
 787×1092 1/32
印  张
 5.75
字  数
 118千字
定  价
 14.00元
若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承印厂联系调换。
印厂地址 郑州市经五路12号
邮政编码 450002 电话(0371)65957860-351
总序
袁行霈 吴同瑞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祖国的历史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学校领导于1992年初决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依托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组织各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年刊和《国学研究丛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与有关单位合作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中华文化讲座》和《中华文明之光》,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编写这套丛书是中心普及工作的又一尝试。中心希望丛书的作者们“眼界向上,眼光向下”,用大手笔写通俗性著作,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并重,力求深入浅出,使广大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以区分不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曾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纵览古今、通观世界的眼光不行。我们抱着历史的态度、分析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开放的态度,从事发掘与研究工作。这种态度也力求贯彻到本丛书中。然而,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选题只能侧重于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学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适当予以注意。
从选题和内容来看,这套丛书可分为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个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请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担任主编,每部书稿都经同行专家审阅。因此,中心不再对丛书作统一的审定工作。
大象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们非常重视这套丛书,把它列为重点出版书目,并为丛书的及时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丛书的策划、编写工作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1997年2月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目录
总序
引子
一 孙武和《孙子兵法》
(一)孙武的军事业绩及《孙子兵法》问世
(二)《孙子兵法》精粹
(三)《孙子兵法》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二 孙膑和《孙膑兵法》
(一)孙膑和《孙膑兵法》脉络
(二)《孙膑兵法》论“道”、“人”、“攻”、“变”
(三)《孙膑兵法》与中国兵学文化
三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文化底蕴及现代意义
(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与中国的齐文化
(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现代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引子
中国兵学,贯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留传的许多兵书,有一种独抵华屋之下,一览群小的气度;又由于其中有不少名篇,贡献出了逸群的智慧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被许多人称作是千古绝唱。
在众多的兵学巨子里,我们选择了孙武和孙膑这两位大家,以及他们的两部兵书:《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向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介绍,是出于以下的考虑:
首先,从文化背景看,两人有诸多相似之处。
人们知道,孙武出生于春秋时齐地乐安(一说今山东惠民或博兴),孙膑出生于战国时齐地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和鄄城一带)。虽然所处历史段落有所差异,但都在齐地。而且,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的记载,孙膑还是孙武的后世子孙。
(1)

这就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特殊视角:孙武与孙膑都受过历史悠久的齐文化的熏陶,他们的兵书里,也不免会打上齐文化的印记。
其次,从历史因缘来看,两人似乎又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孙子兵法》是留传至今的一部兵书,而《孙膑兵法》却不同,它在大约有1000多年的时期内曾失传,以致当宋神宗元丰年间,颁定武经必读书目时,《孙膑兵法》未包括在内。照一般学者看,《孙膑兵法》的地位,虽不及《孙子兵法》,但至少与《吴子兵法》相匹敌。这就不免造成了一个重大缺憾。更为奇巧的是,正由于孙武与孙膑的历史因缘关系,因而在《孙膑兵法》失传的时期内,有众多学者曾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实际上是孙武与孙膑两人,或说是导源于孙武,完成于孙膑 ............

书籍插图:
书籍《孙武·孙膑·中华文化》 - 插图1
书籍《孙武·孙膑·中华文化》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孙武·孙膑·中华文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