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_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第一章 历史变动中的文学变革
一、文学界标与历史界标的重合和错位
二、文学神话:追寻“根本”的思路
三、面对世界:翻译与仿效
四、规律和选择:文学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
第二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文学
一、在“小说界革命”的旗帜下
二、时代歌手和光宣诗人
三、戏曲与弹词
四、男性导引下的女性写作
第三章 1912—1919年的中国文学
一、凭吊:时代气氛与文学氛围
二、骂世、警世、混世、避世与售世
三、一个奇景:骈文的兴盛
四、中国古典文学的回光返照
五、终结与开端:回首新旧、文白之争
第四章 在比较中寻找变革的轨迹
一、从皈依政治到注重思想
二、“国民”与“人”
三、中年哀乐与青春感悟
四、酩酊与梦幻
五、望夜空
六、五四新文学创作者对于发难者的偏离与超越
第五章 五四新文学的实绩与光影
一、文体新格局中的散文以及小说与诗
二、探寻“巨人”
三、贫瘠的实绩与神奇的光影
本书所涉及的主要作家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关于《嬗变》:说明与反省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刘纳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ISBN 978-7-300-11357-9
Ⅰ.嬗…
Ⅱ.刘…
Ⅲ.近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Ⅳ.I20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90263号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嬗 变
——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
(修订版)
刘纳 著
Shanbian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邮政编码 100080
电 话 010-62511242(总编室) 010-62511398(质管部)
010-82501766(邮购部) 010-62514148(门市部)
010-62515195(发行公司) 010-62515275(盗版举报)
网 址 http://www.crup.com.cn
http://www.ttrnet.com(人大教研网)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规 格 155 mm×235 mm 16开本
印 张 24.25 插页2
字 数 376 000
版 次 2010年4月第1版
印 次 2010年4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4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出版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波澜壮阔,学术研究的发展自成一景。对当代学术成就加以梳理,对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做一番披沙拣金、择优再版的工作,出版界责无旁贷。很多著作或因出版时日已久,学界无从寻觅;或在今天看来也许在主题、范式或研究方法上略显陈旧,但在学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或历时既久,在学界赢得口碑,渐显经典之相。它们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再版的价值。因此,把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作为一个大的学术系列集中再版,让几代学者凝聚心血的研究成果得以再现,无论对于学术、学者还是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事。
披沙拣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文学科的学术著作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我们只能根据专家推荐意见、引用率等因素综合考量。我们不敢说,入选的著作都堪称经典,未入选的著作就价值不大。因为,不仅书目的推荐者见仁见智,更主要的是,为数不少公认一流的学术著作因无法获得版权而无缘纳入本系列。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分文学、史学、哲学等子系列。每个系列所选著作不求数量上相等,在体例上则尽可能一致。由于所选著作都是“旧作”,为全面呈现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变化,我们一般要求作者提供若干篇后来发表过的相关论文作为附录,或提供一篇概述学术历程的“学术自述”,以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至于有的作者希望出版修订后的作品,自然为我们所期盼。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的策划和出版,得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我们同样热切期待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厚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历史变动中的文学变革
〔1〕
一、文学界标与历史界标的重合和错位
我国文学从“古代”到“近代”的变革,开始于1902—1903年间,完成于五四之后。它跨越三个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以及在这之间的一个没有名目的时期:1912—1919年,经历近20年,由两代文学作者完成。
“近代”,不但是个表明时代范畴的概念,而且是能够说明文学性质的概念。
从古代文学到近代文学的变革,首先发生在西方各国。它发生在“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意大利,出现了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和人文主义先驱彼特拉克、薄伽丘。接着,发生在法国、在西班牙、在英国、在德国、在俄国……内容方面,表现为反封建、反专制、反神权,要求民主和人性解放。形式方面,表现为形成新的文学体裁、表现手法和使用比较接近口语的、本民族的文学语言。这个变革的过程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的历史相一致,它反映出人类精神生活发展的共同趋势。
同样性质的文学变革也终于在中国发生,尽管中国文学的变革独具特色。
寻找这个变革的轨迹,便为文学历史的分期找到了依据。
1840年,确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发生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形态转变。列强一次次入侵,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时期社会的变化是剧烈的。1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嬗变_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