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晚笛_听张充和讲故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天涯晚笛 : 听张充和讲故事 / 苏炜著.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百岁张充和作品系列)
ISBN 978-7-5495-4025-9
Ⅰ. ①天… Ⅱ. ①苏… Ⅲ. ①张充和-自传 Ⅳ.①K825.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48895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出版人:何林夏
出品人:刘瑞琳
责任编辑:曹凌志
字数:160千字
图片:136幅
2013年12月第1版
张充和近影(谭琳摄影)
目录
缘 起/张充和:一位硕果仅存的世纪老人
辑一:世纪人生
「哎哟,有鬼哟!」
张充和与沈从文碑文的故事(三位沈先生之一)
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沈先生
张充和与沈尹默交往的故事(三位沈先生之二)
绿腰长袖舞婆娑
张充和与沈传芷及昆曲的故事(三位沈先生之三)
一时多少豪杰
《曲人鸿爪》与国运、家运
时代风涛里的笙曲弦管
张充和与重庆曲社、礼乐馆的故事
「鱼玄机」与「桃花鱼」
张充和学诗的故事
「他们心大,真是很伟大的!」
从「怀宇」到张家故事
从闻一多刻的图章说起
张充和回忆昆明生活断片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张充和谈卞之琳与「卞张罗曼史」
「乱世佳人」、书店伙计与「小挎奶奶」
张充和谈她与傅汉思的异国婚恋
「我做事吧,你再去读一个中文的Ph.D!」
张充和谈美国岁月
「若还与他相见时, 道个真传示……」
关于「张充和为胡适的情人传信」的公案
「啊呀呀!我听着就吓死了!」
零碎记下的「非逻辑片断」
古筝与古琴:京昆之别?
关于传统与人事的散漫话题
辑二:因缘际会
一段奇缘:和「布舅舅」一家突然接上的联系
笔者与韦小美的通信
张门立雪
我和我的耶鲁学生跟随张充和学字、学诗的故事
古墨缘
和张充和一起欣赏她珍藏的古墨
辑三:天涯侧影
雁犹如此
张大千的大雁朋友
春日的好心情
张充和的两位「老故人」
香 椿
从香椿林走进历史回廊
爱乐飞鸿
一封信引出的隔洋、隔代之缘
附 录
金陵访琴
后 记
关于张充和口述实录故事
缘 起/张充和:一位硕果仅存的世纪老人
写过《香椿》一文后,很多朋友都这么劝我:你不要守着宝山不识宝呀,像张充和这么一位硕果仅存的世纪老人,一身都是可以入书入画的故事,你可得要逮着空儿就去看看老人家,多听她讲故事;她的那些宝贵记忆,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就是一笔文化财富;毕竟是年过九旬的老人,带走了,就可惜了。
我跟张先生说起(日常我们都习惯唤她「先生」),她直摇头:「我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故事。好些年前,就有人说要给我写传记,被我一口回绝了。我不觉得自己是个什么值得立传的人物。」我知道张先生生性淡泊,从不在乎那些外在的虚名;而且非常爱惜羽毛,不愿意别人乱写她——
她对坊间某些不实的文字,是颇有些微词的。可是,被我缠多了(我「倚小卖小」,总趁着她兴致勃勃又提起什么好玩旧事的时候,就把这个话题提出来),她便说:「好吧,我以后随便乱讲的什么东西,你可以做点记录。我还是坚持不肯让人写什么传记,你就记点好玩的小故事吧!」
这,就是下面这些故事的由来。
辑一:世纪人生
「哎哟,有鬼哟!」
张充和与沈从文碑文的故事(三位沈先生之一)
从中国回来,去看张充和先生。谈到我回了一趟曾经下乡的海南岛,有一位知青老友分手时告诉我:他将去湘西凤凰,看看沈从文先生的旧居。我便叮嘱他:到了沈先生墓前,代我烧一炷香,抚一抚那块当做墓碑的大石头——
因为在我自己的文学路途上,沈先生的湘西文字,一直起着一种领路的作用。我还对他说:冥冥中常常觉得跟沈老先生有缘,不知怎么着,就会经常和沈先生的东西或者沈家的人遇上了。比如,沈先生墓碑上有两行碑文,就是我一位熟悉并且敬重的老人写的。那是沈先生的妻妹——
沈夫人张兆和的同胞妹妹、现在就住在耶鲁附近的张充和先生。
说起沈从文,充和老人的双眼晶亮起来。
「我听说,那块做墓碑的大石头,是他们沈家的青壮后生,从大山上推下来的呢。」张先生笑眯眯说道,「沈先生走的时候,北京的一个侄子给我打电话,让我写一副挽联,说第二天开追悼会就要用。要得这么急,我怎么写啊?我告诉他:我恐怕写不出来。」
我说:「我记得你后来写的是很精警的四句话,具体文字,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张先生便站起来,走到饭厅她日常写字练字的大饭桌上,扯下一方边角的宣纸,拿过手边的圆珠笔,以竖行写下: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即便是顺手用圆珠笔写下的文字,也是铁画银钩,带着法书的劲道的。
「那天夜里,我怎么都睡不着了,满脑子都是跟沈先生有关的事情。睡到半夜,干脆爬起来,研墨,写字,顺手就写下了这四句话。」 张先生把纸张递给我,点着上面的文字,解释道,「不折不从,说的是沈先生的坚守。他一生经历过各种坎坷,在『文革』中也受过各种苦,可是他总是能坚守住自己的一点东西。后面的,就更好理解了……」
这就是张充和老人随手用圆珠笔写下的四句沈从文墓诔文
我说:「这四句话,确实把沈先生一生的品性都勾勒出来了。」
「写好了字,我是用传真机给北京Fax过去的。我告诉他们,这不算挽联,就是记下了我心里对沈先生的感觉。没想到,他们大家都说好。我回湘西凤凰去看过,那四句话,他们是从我的Fax上直接放大,雕刻到墓碑上去的——
就刻在那块做墓碑的大石头的背面……」
我知道,张充和在沈先生去世后,曾专程回湘西凤凰去拜扫过沈墓,并曾写下四首《调寄望江南》。其一云:
凤凰好,
沈墓面沱江,
更喜在山泉一脉,
路人来此饮清凉,
相对话麻桑。
我说:「我的好多朋友都专程去湘西拜祭过沈先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天涯晚笛_听张充和讲故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