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半月刊2013年18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封面文章
我们的户口与命运
千回百转话户籍
户口册上的中国
户籍制度:从自由迁徙到城乡二元化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户籍决定命运
农转非之痛:一个时代的印记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陆益龙教授户籍改革必须自上而下统一推进
年历
年历
图志
谁收藏了圆明园
专栏
杨小凯的求学之路
袁世凯三次弹劾张翼
解放前的抢房运动
史记
明清时怎么走快递镖局要靠强盗“赏”饭吃
吴三桂幻想破灭康熙下旨撤藩
朝鲜半岛问题在历史上就拖累中国
永无止境追求新闻真相扳倒总统的《华盛顿邮报》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文艺兵,为战争?为文艺?
旅行
国会山—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华盛顿中轴线上的“美国梦”
王莽岭:奇绝景观甲太行
题酷
题酷
人物
相性相契相随三十年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的爱情神话
“蒋介石的干儿子”康国雄资本家之子的共和国之旅
军统“笑面虎”毛人凤
笔耕不缀二十年
财富
全球最大时装零售帝国平价时尚之王ZARA的奥秘
唐山:亲历北方瓷都六百年变迁
红色华润:共和国长子
填字
填字
生活
姜德明:书中寻梦
庐山云雾茶朱德夸赞“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艺术
《1968年×月×日·雪》铭刻“文革”武斗的伤痕
《侏罗纪公园》开创数码特效的未来
海与天,交相辉映
读书
《靖海澄疆》刺痛人心的中国海军史
学问
战后的琉球处置
中共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
辛亥时期江皖大水政府赈灾不力
艺文
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品味
榨菜的故事
我们的户口与命运
  从1950年代起,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以统购统销政策为起点,从经济上把农民固定在农村。之后,又辅助以严格的户籍管理,在制度上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从此,中国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
  户籍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附带着利益。城市人有福利保障,农村人没有。户籍不同、身份不同,中国人有了迥异的命运。
  在经济状况较好时,这差距是贫富;一旦遭遇大饥荒,户籍之分就是生死之别。为了改变户籍,无数农民在命运的绝地挣扎一生,最终归于沉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差异却逐步拉大。
  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全球化大潮之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户籍制度应该以什么样的路径真正保障公民权利。
千回百转话户籍
作 者:王海光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朝野上下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众说纷纭,言论滔滔。涉及方面非常广泛,如户籍制度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管理属性,福利属性,权利属性,社会属性等等。这说明,中国当代户籍制度不是一项单纯的人口登记管理的行政法律制度,而是一个承载了许多其他制度内容的综合性的制度载体。在户籍制度上承载的这些功能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历史的规定性。从根本上讲,户籍制度体现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社会变迁的千回百转。
  出生地决定了人生命运
  中国是最早建立户籍制度的国家。传统户籍制度是王朝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中央政府设立六部,其中的户部就是掌管全国户籍的重要部门。国家通过 “编户齐民”的户籍管理,建立了向臣民征收税赋的一套纳贡体系。它通过把农民与土地紧密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一旦政府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失籍的社会流民增多了,就会发生社会爆炸,形成国家动乱。
  现代户籍制度是保障公民权益的一项基本制度。现代户籍制度的建立,是同传统朝代国家向现代法治国家转型联系在一起的,是构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个转轨过程从晚清就开始了,在民国政府时期的进展尤为显著。民国政府是把户政当作“庶政之母”,作为建立地方自治的一项基础工作,即使在抗战时期也没有松懈,制定了比较完整的《户籍法》,但在实践中没有能够推行下去。
  中国当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伴随着新中国计划经济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从计划经济的制度逻辑上讲,能够把人管住了,也就把一切都管住了。所以,搞计划经济的国家,都实行了严格的“警户一体”的户籍管理方式。户籍制度成为国家控制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国家通过户籍制度,控制了城乡人口的流动,利用工农业的剪刀差,让农业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资金。但相比苏联东欧国家的人口管理方式而言,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力更加强悍。人们的出生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们以后的人生命运。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情条件密切相关的。
  中国历史上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很强。人们的根子在农村,从乡村走出来到城市当官、经商,最后叶落归根,还是回到乡村。这与中世纪的俄罗斯是很不同的。俄罗斯是贵族住在城市,农民农奴住在乡下,城乡对立明显。中国城乡对立的情况,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事情。至于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形成则是在1950年代国内外诸多因素作用下的一个结果。
  户籍制度起到了经济“刹车”功能
  在中国当代户籍制度形成过程中,有三个因素起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第一个因素就是移植苏联模式和采取优先重工业的强制性工业化。新中国刚成立时,城乡之间的流动,一般不受限制。在城市中已经有生活基础的人,都可以成为城市居民。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重工业优先的苏式工业化战略。苏联的工业化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来自内部积累。为了从农业提取积累,政府采取了统购统销政策。统购统销骤然拉大工农业剪刀差,农村开始出现闹粮风潮,大量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城乡冲突日趋激烈。国家为了工业化目标,采取了两方面的政策:一方面是在城市关住城门。用户籍制度保证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防止粮食倒流;一方面是在农村拴住农民的腿。通过农业集体化,把农民组织到农业合作社中,拴在土地上。随着统购统销政策基本定型,人民生活开始进入票证化时期。在1956年初,北京市民经常需用户口证件作证明的事项,即达30多种。这样,户籍制度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具有了城乡二元管理的特征和保证国家工业化积累的新的“纳贡”功能。1958年1月,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标志着 ............

书籍插图:
书籍《国家人文历史半月刊2013年18期》 - 插图1
书籍《国家人文历史半月刊2013年18期》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家人文历史半月刊2013年18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