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方法论①:合作引导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团队管理方法论
合作引导律
成正心◎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北京•BEIJING
内容简介
本书在内容上涉及了归属感、团队氛围、有机合作、奖惩制度、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团队决策、少数派影响、团队凝聚力、团队中的角色、公平、团队内的冲突、团队内的竞争、团队的分化和解体等内容。
通过30个章节深入结合实际的分析,理清团队合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探索和解答。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团队管理方法论.①,合作引导律/成正心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0
ISBN 978-7-121-29924-7
Ⅰ.①团… Ⅱ.①成… Ⅲ.①企业管理-团队管理-方法论②企业管理-管理心理学 Ⅳ.①F272.9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22445号
责任编辑:王陶然
印 刷:三河市兴达印务有限公司
装 订:三河市兴达印务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 本:720×1000 1/16
印 张:16.75
字 数:232千
版 次:2016年10月第1版
印 次:2016年10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8.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57565890,meidipub@phei.com.cn。
SERIES PREFACE
丛书序
如何管理团队在最近这些年的创业热潮中,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现今有一种说法,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排在首位的就是创业团队是否成熟且有特质,事实也是如此。应当说,这一波创业热潮,是一次团队意识的全民灌输教育。
时至今日,如何带好团队已经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其本质上更多是一种素养,是一种方法论思维,特别是在创业环境中,这种素养代表着创业者个人的心理修养和心理空间,代表着个人与团队成员之间恰当而又不失分寸的相处。
多年来,我们搞创业,参与多种创业设计,我们宁愿相信每一位管理者都有胸怀、有心理素养,拥有人格上的突出魅力,这是带好创业团队的基础。而这些能力不是通过全员氛围的灌输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个人去修炼、去学习、去沉淀。
我们编写这套书的目的,就是要给管理者在面对团队管理问题时以指导。我们从“心理”出发,来讨论团队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也是对目前社会上缺乏解读“团队心理”方面书籍的一个补足。
孟子有句话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如果你做事不顺利或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要先寻找自身原因。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实际上,当你拥有足够多的阅历时,就会明白,只有这样看待问题,才能寻出问题的根源,真正解决问题。
这套书不会告诉你管理团队的“科学方法”,但是会告诉你如何去品味人心,教你如何“对症下药”。我们认为,这才是带好团队的基础。人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人心就是“宗”,是变化之源、变化之根。
这套书共分三册:《团队管理方法论①:合作引导律》《团队管理方法论②:心态调节律》《团队管理方法论③:沟通说服律》,其侧重点各有不同。
这套书之所以称为方法论,是从其基本概念引申出来的。众所周知,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来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方法论?最近媒体上有一则消息,称复旦大学广泛推行一批新的选修课,课程内容全变了,变成了各个领域的方法论。为什么呢?他们认为学习不应该只关注现象,而要学习剖析现象之方法论。换言之,学习要向深度转换,而不只是拓展宽度。
但愿我们的每一个读者都能拥有更加有深度的思维!谨此致谢。
FOREWORD
前言
团队合作是指一群有能力的人,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相互支持、共同奋斗的过程。团队合作的价值在于最大化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团队整体的效能。但是,并不是有了团队就可以最大化团队的效能。团队合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团队管理者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团队合作的效能。
要解决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对这些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只有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管理,因为管理者对团队管理中问题的认识可能会对团队合作产生影响。常见的认识误区有:
(1)团队管理者的一元思维和服从思维
存在这种思维的管理者不善于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容易“一棍子打死”。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强调服从的重要性,认为团队成员最大的责任就是服从,不允许团队成员发挥自己的个性。这种思维会阻碍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发展,使团队缺乏创新活力,也不利于团队实现有机合作。
(2)团队管理者的监督式思维
存在监督式思维的管理者认为团队成员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只有严格监督团队成员,他们才会努力工作。然而,过于严格的监督可能会增加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之间的不信任,打击成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团队必能实现“1+1>2”
并不是所有的团队合作都能实现“1+1>2”。比如,在机械合作的情况下,不但“1+1>2”不可能实现,甚至“1+1=2”都难以做到,往往会出现“1+1<2”的情况。只有在有机合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最大化团队效能,实现“1+1>2”的效果。管理者如果缺乏这种管理意识,自然难以实现“1+1>2”的效果。
(4)对问题的单向看法
管理者在看待团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时,往往容易从单方面看问题,不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会给团队合作带来不利影响。比如,管理者往往只看到冲突的破坏性作用,没有看到通过冲突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团队管理方法论①:合作引导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