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乌托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后工业乌托邦/(澳)弗兰克尔(Frankel,B.)著;李元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4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
书名原文:The Post-Industrial Utopians
ISBN
978-7-5447-1314-6
Ⅰ.① 后… Ⅱ.① 弗… ② 李… Ⅲ.① 政治理论——后工业社会(经济学)——研究Ⅳ.① D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12493号
The Post-Industrial Utopians by Boris Frankel
Copyright © 1987 by Boris Frankel
Chinese simplified translation rights © 2014 by Yilin Press, Ltd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the author through Vantage Copyright Agenc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13-488号
书 名 后工业乌托邦
作 者
[澳大利亚]鲍里斯·弗兰克尔
译 者
李元来
责任编辑
陈 锐
原文出版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出版发行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译林出版社
集团地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邮编:210009
集团网址
http://www.ppm.cn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邮编:210009
电子信箱
yilin@yilin.com
出版社网址
http://www.yilin.com
字 数
230千
版 次
2014年4月第1版 2014年4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447-1314-6
目录
中文版序
序 言
导 论
工业阶级冲突的右翼回应
“小即是美”与雅达利民主党人
后工业主义的左翼根源
谁是后工业乌托邦主义者?
鲁道夫·巴罗
安德列·高兹
巴里·琼斯
阿尔文·托夫勒
对乌托邦思想的批判与辩护
有待讨论的主题
第一章 更加一体化或完全自给自足:经济调整的互斥路径
后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分众化资本主义抑或去市场化“第三次浪潮”式社会主义?
朝向后工业主义的演进:费边式路径
第三部门:进步的力量抑或浪漫化的形变?
后工业社会主义:自给自足抑或国际一体化?
第二章 替代官僚福利国家的可行性选择
从“经济”中区分出社会福利
正视现有福利国家的性质
最低收入保障:包治的万灵药?
后匮乏型福利抑或自给自足型环境和谐?
对女权主义的重视抑或后工业的父权制?
结 论
第三章 生态和平主义或后工业军国主义与剥削性“南北”关系
小型炸弹并不完美
后工业理论家与和平运动
自卫性防御系统与后工业社会
从北到南:后工业主义遭遇前工业主义
第四章 重新界定公共和私人领域: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矛盾
“电子小屋”、性别角色与劳动过程
新型家庭关系抑或父权化私人领域?
多元主义民主、家庭形式与国家机构
何种后工业法律制度?
知识社会中的非学校化抑或再学校化?
“后现代性”的文化矛盾
宗教信仰、自我认同与后工业公共领域
第五章 识途问路:后工业主义政治
正视后工业理论中的“国家”与“公民社会”
阶级理论只与“工业社会”相关吗?
工会、政党以及朝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
工 会
政党
社会运动、国家权力与替代性政治
结 论
为半自给自足辩护
对集权化和分权化计划的需求
全国层面上的中央计划
地方和区域层面上的分权化计划
裁军与自卫性防御
全球性的生活标准抑或“南北”间的持续不平等?
社会主义式的多元主义与对新型国家机构的需求
后工业社会主义政治切实可行吗?
索 引
译后记
中文版序
自《后工业乌托邦》初版于1987年在英国和美国面世以来,二十五个春秋已经悄然逝去。该书在国际上一直广受欢迎,并且自1987年以来已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中被译成多种文字单行出版。如今,我十分高兴的是,中国读者将有机会接触关于后工业社会的争论。虽然世界上许多事情已经今非昔比,但是正如我在20世纪80年代为它们著书立言时一样,本书中所分析的大部分议题在今天依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中国读者对于有关后工业社会的早期争论并不熟悉,所以我就有必要简要说明后工业理论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和许多其他社会分析家为何曾对这种后工业主义的新现象分析情有独钟。
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诸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或齐美尔这样的古典社会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就沉浸于阐释资本主义和现代城市社会的起源。尽管在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运行的问题上,他们的理论和解释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全都亲身经历过一段欧洲历史时期,见证了该时期社会的转型,而在此之前,这些社会的主要基础一直是农业、乡村生活、贵族或乡绅,以及强大的传统宗教制度和诸如君主制之类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制度。与前资本主义的农业社会相比,新兴工业社会不仅是城市化的,而且拥有新的法律、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在资本主义生产兴起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关系遭受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商贸所催生的新价值观和实践的洗礼,它们不是被大浪淘尽,就是要吐故纳新。一旦新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实践已经发展起来并取得支配地位,任何制度(无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是社会的)都无法抱残守缺。
资本主义工业化在西欧、北美及澳大利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新一代社会经济理论家再一次面临着重大经济、社会和技术变迁所带来的挑战。他们开始围绕着如下问题展开辩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现今是否正在迈入一种新的历史转型阶段?这些根本性变迁的后果将会是什么?与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早期历史时代不同,当代西方社会如今是否正朝向后工业社会发展?如果是的话,那么这些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将会是什么?它们将会继续是资本主义式的,还是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社会,或者一种以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后工业乌托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