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医与中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
名人名医与中医
陆 翔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名人名医与中医/陆翔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5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
ISBN 978-7-5132-3241-8
Ⅰ.①名… Ⅱ.①陆… Ⅲ.①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中国②中医学—医学家—生平事迹—中国 Ⅳ.①K82 ②K82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6163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市泰锐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 本 710×1000 1/16 印张 9 字数 119千字
2016年5月第1版 2016年5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241-8
*
定价 2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64065415 010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目 录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编审委员会
《名人名医与中医》编委会
总前言
前 言
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的农神
“岐黄”——奠定中医学基石的圣帝贤臣
伊尹——从烹调走向汤液的“亚圣”
孔子——逆境中高寿的圣人
扁鹊——全科宗师式的神医
华佗——全科兼备的中医“外科鼻祖”
张仲景——特定时代造就的“医圣”
董奉——谱写“杏林春暖”佳话的贤医
竹林七贤——研究养生之道的魏晋学者群
皇甫谧——首部针灸专著的撰写者
葛洪夫妇——中医“口袋书”的创始者
陶弘景——与医药结缘的“山中宰相”
萧纲——拟就《劝医论》的皇帝
隋文帝、隋炀帝——重视医学的父子皇帝
孙思邈——百科全书式的“药王”
陆贽——撰就《陆氏集验方》的一代名相
范仲淹——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名臣
王惟一——首创研究与教学兼备之针灸铜人的御医
苏东坡——关注养生与医药的文学家
钱乙——儿科经方传千古的“儿科鼻祖”
刘完素——以天地人一体观治疗热病的大家
张从正——治疗情志病的高手
李东垣——医学继承与创新的楷模
朱震亨——善于思辨的杂病学家

——不爱皇位爱医学的皇子
李时珍——世界公认的医药学家
杨继洲——弘扬针灸的集大成者
王肯堂——援儒从医的典范
康熙——曾给曹雪芹祖父诊病的长寿皇帝
乾隆——善养生得长寿的皇帝
叶天士——勤学善行的“天医星”
陈念祖——古代医学科普的实践者
慈禧——驻颜有方的皇太后
施今墨——立志革新弘扬医术的良医
蒲辅周——勤恒严用求真知的医学探求者
岳美中——自学成才的名医
承淡安——近现代针灸学的先驱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
编审委员会
主  任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
常务副主任
 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铁明(辽宁中医药大学)
    王 飞(成都中医药大学)
    王国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文 庠(南京中医药大学)
    田岳凤(山西中医学院)
    刘平安(湖南中医药大学)
    杨天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李 勇(成都中医药大学)
    来平凡(浙江中医药大学)
    应小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建南(广州中医药大学)
    周桂桐(天津中医药大学)
    郝东明(长春中医药大学)
    唐梅文(广西中医药大学)
    唐德才(南京中医药大学)
    梁沛华(广州中医药大学)
    蒋希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
    滕佳林(山东中医药大学)
秘  书
 何文忠(上海中医药大学)
    储全根(安徽中医药大学)
《名人名医与中医》
编委会
主 编
陆 翔
副主编
王旭光 王 鹏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万四妹 王 鹏 王旭光
牛淑平 李董男 陆 翔
黄 辉
总前言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安徽中医药大学作为发起单位,依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及教育科学研究会这一平台,吸纳相关中医药院校的专家共同完成。本系列读本首批出版9种,以后将逐步推出后续读本。
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造就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眼光长远且兼备多种才能与优美情感的人才,属于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其核心在培养健全的“人”,其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医乃仁术,更是人学。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的关键,也是目前院校教育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诸如“夫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将赡才力,务在博见”等古训所言之意正是如此。因此,有必要从中医药人才职业发展特点出发,以优秀民族文化的独特视角,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核,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不断反思,唤醒其积极美好的“慧根”,真正静心思考生命的价值,从而最终达到个人发展、人格完善与职业终极目标的有机统一。
本系列读本围绕通识教育特点,以体现中医药院校学科特色为宗旨,立足中医药学科内涵规律及其独特的“审美”维度,在主题选取上既重视传统治学中有价值的瑰宝,又广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等各个领域,努力做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人文社会学与医学科学等诸多因素的协调融合,从经史子集、古今中医名家的诗词书画著作赏析、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科技发展动态等几个维度出发,满足读者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要求。读本在语言风格上力求雅俗共赏、饱含情趣、详于叙事、略于说明,体现“学习尽在其中、 ............

书籍插图:
书籍《名人名医与中医》 - 插图1
书籍《名人名医与中医》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名人名医与中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