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推着北洋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历史推着北洋走
周醉天, 井振武, 张诚 著
目录
历史推着北洋走
版权信息
“袁世凯研究”的新进展(代序)
上 部
第一章 李氏北洋
第二章 北洋先声
第三章 天津教案
第四章 军工海防
第五章 开平煤矿
第六章 创办铁路
第七章 轮船航运
第八章 留学运动(上)
第九章 留学运动(下)
第十章 中国邮政
第十一章 北洋海军
第十二章 海军院校
第十三章 武备学堂
下 部
第十四章 北洋新篇
第十五章 司法制度
第十六章 医疗卫生
第十七章 铁路总站
第十八章 开滦煤矿
第十九章 北洋教育(一)
第二十章 北洋教育(二)
第二十一章 政体改良
第二十二章 失势北洋
第二十三章 改朝推手
第二十四章 政权更迭
后 记
版权信息
书名:历史推着北洋走
作者:周醉天, 井振武, 张诚
ISBN: 978-7-5126-4701-5
该书版权归 团结出版社 所有
纸书定价:43.80元
“袁世凯研究”的新进展(代序)
2012年我在给周醉天先生的著作《千秋功过袁世凯》作序的时候写道:“感谢时代。前尘往事,任人评说,百年以来,袁氏后人没有多少话语权”,随后的几年我感觉我们的话语权逐渐多了起来,在北京电视台、天津《今晚报》等这样的主流媒体上,我多次作为被采访对象,以正面的形象,登上屏幕和版面。现在,又一本关于北洋的著作即将问世,真的是要感谢时代,感谢这个让人说话的时代。
2015年12月16日,“小站练兵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徐世昌日记》首发式”在天津小站举行,这应该是120年以来的第一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出版集团以及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今晚报》《天津日报》等单位的学者,第一次为了这样一个课题而齐聚一堂;我们北洋后人、袁氏后人、冯氏后人、徐氏后人、曹氏后人、张氏后人、倪氏后人等也是第一次齐聚天津小站,当主持人介绍这一节的时候,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持久的、发自内心的鼓掌声,那情景,令人感动。之后,由周醉天先生播讲的《小站练兵史话》在天津滨海广播《城市记忆》每天播讲,连续播讲了一个月时间。
2016年6月6日,时值祖父去世100周年,我们袁氏家族在河南彰德“袁林”举行的祭祀活动,由于种种原因未达预期。
2016年8月20日上午,东莞·袁汝南堂宗亲总会百年华诞恳亲大会上,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历史系袁伟时教授在致辞时,说起我爷爷。听着他的讲话,我已经是两眼饱含泪花。我激动得不由自主地站立起来,走上台面对全场的宗亲,我做了一个临时的发言,我哽咽了,我连续对袁教授说了三个“谢谢”。并且感谢所有的宗亲们!
“袁世凯研究”在天津依然稳步进行着,这一次,书写了北洋的两大主将,祖父和他的前辈李鸿章大人,也希望“李鸿章研究”就此在天津重张步进,因为谈北洋必须要谈李鸿章、谈北洋必须要谈袁世凯。是为序。
袁世凯之孙:袁家诚
2016年9月13日
上 部
第一章 李氏北洋
梳理李鸿章的北洋我们会发现,“火烧望海楼”不仅是使李鸿章来到天津的一个事件,同时这个事件的本身,也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先进与愚昧的冲突,是一起典型的案例。在处理这样复杂案件的时候,道德榜样曾国藩老爷子不大会处理,他的学生、更加事故圆滑一些的李鸿章把事儿给平了,同时也就驻足天津。
李鸿章来到天津,接手了崇厚开办的天津机械局,把他办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兵工厂,天津人都知道,天津机械局在当时分为两个局,一个是东局,在河东,现在的地名就叫东局子,另一个是西局,在海光寺,就是今天的血研所一带。
李鸿章在英国
然后因为兵工厂大量需要燃料,要用煤炭,李鸿章就开办了一个现代化的全国最大的开平煤矿;并且从此日后还生发了中国水泥事业的滥觞。
煤炭需要运输出来并且供应市场,于是又开始了唐胥铁路的建设,这是中国铁路事业的源头;又中国铁路年还生发了中国最早的开办现代大学的动议,并且已经开始行动了,后来中国第一所大学的校舍就是在这一时期建设的。
从运输煤炭从直隶到上海到各地的航运,又生发出来航运利益的问题,当时由于中国航运事业还停留在人力船只上,正是西方轮船抢占我国航运市场的时期,为了争取航运利益,李鸿章又坐镇天津创办了一个北洋的产业,就是上海轮船招商局。
而留美幼童更是李鸿章等北洋人的杰作,当幼童在美国学有所成,被愚蠢的清政府招回来的时候,上海没有表现出胸怀和见识,这些海归几乎失去人身自由,他们经历了意想不到的曲折终于来到了天津。
天津,承担着首都北京防务重任。李鸿章坐镇天津,在陆路上规划部署了具有战略纵深的大沽口、新城、三岔口的三道防线,又将大沽口、北塘、营城的海防防线向外推进到旅顺、威海一线,修建了固若金汤的炮台,建立了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北洋水师。
说李鸿章的北洋,也不得不梳理中国的军事教育史。可以说中国的军事教育发端于福建的船政学堂,但是并不典型,典型的正规的军事教育应该是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以及之后的北洋武备学堂,可以说这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第一个发展时期;其后才有袁世凯小站练兵的随营学堂,才有了著名的保定军校,这是中国军事教育史的第二波发展时期;而到了黄埔军校时期就实实在在是小字辈的第三波了。
还有中国的西医学和马大夫医院、西医医学院、中国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都与李鸿章有关,都是李鸿章北洋的业绩。我们用了十几万字来书写李鸿章的北洋,无论如何是书写不全的,我们梳理了李鸿章的北洋时期,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各类实业,都可以看作是李鸿章为中国所作的贡献,那么,李鸿章就没有失误、错误,甚至是罪恶吗?就拿我一篇旧作来结束本篇吧。
李公祠大街随想——李鸿章逝世108周年祭
天津海河三岔口有一座桥——金钢桥。站在金钢桥头沿北运河北侧西望,有一条两公里长的马路,这就是李公祠大街。因李鸿章祠堂曾经在此而得名。马路宽阔蜿蜒,一侧临水,那是海河水系五大支流之北运子牙汇集之河。李公祠大街的路名,2001年被取消,并入海河东路。2009年4月又被恢复。漫步李公祠大街,随走随想,李鸿章、李公祠、李公祠大街、路名的取消与恢复,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
李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历史推着北洋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