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出版前言
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经过本所学术委员会的郑重推荐,将逐年推出本所学者以青年为主体的新作。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已有“博士文库”、“青年文库”,这个文库更多的是留下他们在“青年”、“博士”之后继续前行的足迹。基于建所重在出人才、出成果的思路,期待着这里能涌现出一批将来的名家的今日之名作。
自1953年建所以来,我们就执著地追求谦虚、刻苦、实事求是的所风,力戒浮躁,崇尚有根底的创新。创新而无根底,易成泡沫;讲根底而欠创新,易成老木疙瘩;创新与根底并重,才是我们增长实力、开拓新境的基本方法。文学所一代代学者的成长,都在实践着这一基本方法,避免了追波逐流或攻关抢滩之弊,培养了一批为中国现代人文建设做着实实在在工作的学人。如果要我不那么谦虚地说一说文学所的长处,这长处就在于从前代学者就开始了的文献功夫和贯通意识,以文献站稳脚跟,以贯通迈开脚步,以新材料、新思维、新发现,走向现代学术的深处、广处和前沿。因此我们也有理由以殷切的眼光期待,期待这个学术文库成为文学所的学风、学养和学术基本方法的历史见证。有期待的写作与有期待的阅读,其可成为人生之乐事乎?
走进新纪元的文学研究所,总要有一种与我们民族全面振兴相适应的文化姿态和文化行为。小康社会应有学术文化的“小康”。文学所近期正在启动三项学术工程:其一是这套“学术文库”,主要收集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新作,代表着我们的希望。其二是“文学研究所集刊”,重点发现本所学者见工夫、有分量的长篇论文,展示我们的学术阵容和实力。其三是“文学研究所学术汇刊”,重新汇集出版本所在1950年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史文献,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现代文艺理论译丛”以及“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还准备选刊一批重要学者的名作精品,这反映着我们应该继承弘扬的传统和值得珍视的历史记忆。文学所和它的学术委员会愿为这些学术工程付出不懈的努力,以开辟文学研究的广阔的途径和富有生气的新境界。谨请学术界高明之士和新锐之友不吝赐教。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员 杨义
二〇〇六年七月十六日
发凡
第一章 共和国文学前革命文艺意识形态之发展
第一节 裂谷的一畔
第二节 延安的意义
第三节 《讲话》与国家文化秩序
第四节 超级文学
第二章 党的文化领导权
第三章 中国作家协会的历史与功能
第一节 渊源
第二节 从文协到作协
第三节 中国作协诞生
第四节 胡风的质疑
第五节 作协对文学的领导
第四章 文学创作队伍建设
第一节 1949~1956年:强调文学正规化
第二节 从反右到《红旗歌谣》
第三节 重新回到秩序
第四节 “文革”:工农兵对文学的统治
第五节 神话的终止
第五章 文学的思想斗争
第一节 共和国文学的治理观
第二节 以《文艺报》第四、五卷为例
第三节 斗争的普遍性和各种形相
第四节 原理与效果
第六章 “八十年代”的博弈
第一节 走向“八十年代”
第二节 守循与通变
第三节 另一种开端
第四节 历史的草蛇灰线
第五节 复苏与歧路
第六节 打通和开辟广泛对话
第七节 艰难的“卸载”
第八节 理论与批评
第九节 “形式”的禅机
第七章 变异:199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观察
第一节 文化态势
第二节 现象观察:四大表现
第三节 环境观察:读图时代
第四节 思想观察:多元格局中的贫困
第五节 结构观察:新的文学关系及要点
附录 当代文学的写史问题
发凡
本研究具有新的特质:既非单纯的文学史研究,也不是纯理论的研究;既不是创作论和作家研究,也不是作品论和文本分析,而是文学制度、文学运转方式即文学在特定规则中的工作原理研究。
我们称之为文学生产方式研究。考量文学实践,途径有二:一是文学史,一是文学生产方式。文学史反映的,是一段文学在实践层面动态与发展的情形。文学生产方式,则揭示特定条件下文学的运行机制与原理。文学生产方式,是文学在一段历史时期内的“游戏规则”。如果生产方式有所改变,说明文学发生了最根本的改变。
追溯这一研究思路的起始,将提到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这本著作引起人们注意,主要在于在当代文学史研究中,除作家作品、文学思想外,引入了对文学制度的考察。
从相关的动向上看,随着人们历史认识的深化,近年当代文学研究界部分学者开始返回对象的内部,静态地剖识若干历史现象的结构、功能。例如,近年有研究者开始注意考察在共和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期刊——例如《人民文学》、《诗刊》等——透过史料,细致分析对象的沿革和一直以来工作情形的变化,从而去寻找共和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这些迹象是初步的,也集中在比较狭小的层面。
作为对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的全面研究,就目前来看,还没有相似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展开。
通过这顶研究,我们希望对共和国文学的基本规律有所探索。换言之,如果说共和国文学是一台机器,本研究就将提供有关它的构造和运行的全面深入的说明。这样一个学术目标的达成,会提升我们对自身文学现实的认识能力,有利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同时对于处在转型期的共和国文学的理论和政策思考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文学体制
文学体制是适应社会经济政治背景、条件的,由法律、国家意识形态加以规定后形成。在古代,表现较隐性,但同样存在。现代社会,文学体制普遍是显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建构。
文学体制由一定的思想、一定的制度和一定的组织三方面构成。
文学体制的思想,以国家政治观念和法律为基础。它并不是孤立的,从根本上说,文学体制的思想,首先不是文学思想,而是对于国家关系的认识的反映。例如如何解释“创作自由”,显然首先必须制约于国家的政治观念和由此形成的法律准则;换言之,创作的所谓“自由”,是指政治与法律限定下个人艺术行为自主性的最大化,它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并且实际上表现出某种弹性状态。文学体制所谈论及所允许的“创作自由”,包括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采用,将视政治、法律的解释有所变化而伸缩。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政治变化的作用尤其明显。
文学体制并非只靠思想指导来达到控制文学生产的目的,它必然还要形成并依托于一定的 ............

书籍插图:
书籍《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 - 插图1
书籍《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