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推荐:
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非洲裔美国本土世界主义者、社会学家W.E.B.杜·波依斯,“无国界艺术家”,诗人艾德里安娜·里奇,著名的反殖民斗士、法国作家弗朗兹·法农,……在本辑读本收录的四篇文章中,分别涉及霍米·巴巴对上述这些在全球化时代拥有“混杂”身份认同的知名学者、群体及其作品的剖析,集中展现了霍米·巴巴所擅长的全球化及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批评。在“本土世界主义”的概念之下,霍米·巴巴反思和质疑全球化时代通行的普世主义和流行观念,探讨国族、社群的文化身份认同,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理解自身、理解世界历史与地理。
作者简介:
霍米·巴巴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与萨义德、斯皮瓦克一起,被誉为后殖民理论“三剑客”。霍米·巴巴代表了当代后殖民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他的研究,推动了全球化批判、后殖民话语、文化身份认同、杂糅、翻译理论、族群研究等诸多前沿问题的探索,促成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
霍米·巴巴著有大量探索殖民和后殖民理论,文化变迁与权力,以及世界主义和其他主题的著作,经典著作如《国族与叙事》(Nation and Narration)和《文化的方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后者于2004年被列为劳特里奇(Routledge)经典序列著作出版。
目录
向后看,向前走:对本土世界主义的注解
另一个国度
关于全球化与矛盾意向的解释
塑造法农
Looking Back, Moving Forward:Notes on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Another Country
Notes on Globalisation and Ambivalence
Framing Fanon
缘起
“从西天到中土”是一个综合的文化交流方案,由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和汉雅轩发起,梦周文教基金会资助研究,从学术思想和当代艺术两个角度去亲近印度,进行视觉文化和亚洲现代性的文化比较。读本中的学者于2010年秋的上海双年展期间陆续来华演讲;为了让听众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每位学者为我们精挑了这个选集,以中英双语出版。
当今的印度离我们既近且远,除了被西方传媒渲染的新兴经济的龙象之争和模糊偏见之外,印度不在一般国人的视野之内。印度咸称古国,但作为当代文明,一个甚至在现代西方思潮中举足轻重的印度学界,并不在普遍意识之中。作为人口的大国和现代国家,印度的经济、文化、科技皆有不可估量的前景;作为中国近邻与久远的故交,印度早就应该被中国关注。但与印度交流的当务之急不在于此;中国须要深切思考印度、亲近印度是为了自明。
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已逾一世纪,从革命到冷战到自由资本全球化,我们的道路一直摆脱不了欧美的世界想像,话语也固定在“东西”和“中西”之说法。 无怪中国百年来的各种自强运动的结果,都脱不了西方制度的模式。作为典范的欧美,中国钦羡为“先进文化”——于今天的国情已不适宜无条件借鉴。但面对中国的历史资源时,我们又往往囿于欧美范式而无法善用。 如何在冷战的两种西方历史计划以外找到中国的位置, 如何发掘被欧美视野冷落的历史资源,就必须放眼其他的发展经验。如果要寻找在亚洲现代化道路上与中国采取截然另途,但依我们的“富强”尺度又是成就可观的例案,我们则无法不审视印度。
中国引以自豪的现代之路是民族革命,彻底推翻过去,重新再造大一统,但结果我们离自己的历史文化越来越远。印度的道路则是摆脱殖民帝国,但在民族独立后依然承继了殖民时代机制。然而,当中国的“后革命”经验与印度的“后殖民”相遇时,我们又不能不讶于左翼革命在印度至今不衰的事实。目前各种倾向的共产党在印度尚有四十多个组织,革命经验不可说不丰富;可是印度又是世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这让我们无法不想: 中国的革命是否潜伏了殖民基因;而印度的“后殖民”是否为革命的另一种方式?印度现代化的历程之多样与丰富,中国无法相比;同时,在日常生活的层面,新旧文化传统并行不悖。雅利安文明的婆罗门学者和各式传统修行人似乎与工业文明不相涉地穿插在都市节奏之中。现代中国与印度相遇,感观上最受刺激的疑惑是: 现代与历史(而且是多层面的历史)到底如何并存?
印度与中国的现代都因承欧美的帝国主义和资本逻辑而致,所以中印的相遇是设在欧美的大平台上,绕开欧美无法谈亚洲的现代,也无法深切交流双方的经验。但要脱略于欧美的历史经验来重新自明,不能够自闭地缅怀过去;要打开未来,我们更必须把中国经验提升为足以让欧美也能借鉴的新知识。这可能是印度当代学术最值得国人参考的一面。这系列读本的作者大多为西方学界熟悉,而且,印度学者擅长的“后殖民”理论和城市研究至今尚是西方新思潮的显学;比方在当代艺术的领域,就直接影响了近二十年的国际趋向。
“从西天到中土”的计划源于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历年的一系列工作计划。2003年许江院长倡议以“亚洲”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七十五周年纪念的议题,嘱高士明、吴美纯两位教授主持,邀我并预其事。“亚洲的双重时间”从亚洲各国的民间历与耶稣历的并行现象着墨,作为“地之缘: 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越域考察和展览的基础。2008年广州三年展由高士明、萨拉·马哈拉吉和我策划的“与后殖民说再见”再次启动了对“东西”二元框架的反思。“从西天到中土”企图推进前此的探索,在亚洲内部作近距离和实质的交往。陈光兴教授在这领域已投入多年的气力,承不弃,介入高士明和我的行列,策动了他在学术圈的老关系,论坛才得以顺利成事。此中的心意非言谢可以相报,亦惟有以谢忱言表。
2010年,为了配合论坛的开幕,我们适时推出了这一系列读本的第一版,这是其中多位作者的作品首度形诸中文。为了使这些优秀的思想文本以最佳质量留存于中文世界,我们随后又对它们进行了再度校对、修订和少量的篇目调整,终于在2012年由世纪文景再版,成为读者手上的这一套书。为这系列读本投入了大量热情工作的陈韵、彭嫣菡、蒋亦凡是此项计划的枢纽,同时感谢陈恒、孙田对第一版所做的译校工作,陈义华、 ............

书籍插图:
书籍《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 - 插图1
书籍《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