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馆楼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标题:使馆楼:汉、英
作者:〔英〕扎迪·史密斯
译者:黄昱宁
产品经理:邵明鉴
关注微博:@上海译文出版社
微信服务号:上海译文出版社
微信订阅号:译文的书
我们的产品:译文的书
联系我们:hi@shtph.com
问题反馈:complain@shtph.com
合作电话:021-63914089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
上海译文出版社 | Digital Lab
使馆楼
The Embassy of Cambodia
0-1
谁能料到会有什么柬埔寨大使馆?没有人。过去不会有人想得到,现在也不会有。在我们大家眼里,这就是个意外。柬埔寨大使馆!
大使馆隔壁有一家健身中心。另一侧是一排私宅,多半都是富庶的阿拉伯人(反正我们这些住在威尔斯登的人都是这么说的)。他们的大门两边通常会竖着科林斯柱,后院还有——反正大家都相信有——游泳池。相形之下,使馆楼也显不出什么气派。那只不过是一栋位于伦敦北部郊区的别墅,四五个卧室,建于一九三〇年代,四周围着八英尺高的红砖墙。在这堵墙顶上,不时有一只羽毛球飞来飞去。他们在柬埔寨大使馆里打羽毛球。击球,扣杀
[1]

。击球,扣杀。
惟一能说明大使馆果真是大使馆的,是大门上的一块小铜牌(上面写着:“柬埔寨大使馆”),还有飘扬在红瓦屋顶上的柬埔寨国旗(我们猜想那是他们的国旗——难道还会是别的不成?)有人说,“哦,不过好歹这房子四面有高墙,这就说明它跟街上其他房子不一样,不是私宅,而是一座大使馆。”说这话的人可真蠢。明明很多私宅也围着高墙,跟柬埔寨大使馆一样高——可它们不是大使馆。
[1]
原文是“pock,smash”,pock是摹拟击球声响的象声词。
0-2
8月6日,法图第一次经过大使馆,当时她正走在去游泳池的路上。那泳池很大,尽管跟奥运会不能比。如果要游上一英里,你得打四十一个来回,过程无比单调,对精神的考验常常不比对体力少。水总是异常温暖,好取悦大多数光顾健身中心的客人,他们并不怎么热衷游泳,宁可懒洋洋地靠在池边,要不就是来蒸个桑拿,让身体放松放松。法图在这里游过五六回,通常她都是整个泳池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别人都年长她好几十岁。这里的顾客一般都是白人,要不就是南亚人或者中东人,不过如今法图间或也能在水中找到几个非洲同乡。这些大个子男人像小娃娃那样瞎扑腾,费尽力气就是为了不让自己沉下去,她看在眼里,想起几年前在阿克拉
[1]

加勒比海滩靠自己揣摩就学会了游泳,不禁得意起来。她不是在酒店泳池里学会的——酒店雇员是不许进泳池的。不,她是在度假村墙外的那片风高浪急的灰色大海上挣扎着学会的。浮起来,沉下去,浮起来,沉下去,四周泛着脏兮兮的泡沫。没什么游客踏上过这片海滩(到处都是垃圾),至于跳进那冰冷的、变化莫测的海水,这样的人就更少了。酒店里的其他女佣也都没来过。只有几个莽撞的十几岁男孩会在半夜里溜过来,而法图是在清晨。在加勒比海滩游泳和在健身中心里游泳几乎没法相提并论,健身中心里的水温是那么惬意,水面平静得像是在浴缸里。在去泳池的路上,法图经过柬埔寨大使馆,看见一只羽毛球在高墙顶上飞来飞去,看不见打球的人。那羽毛球沿着一道长长的弧线缓缓向右侧飘过去,劈头遭到一记重扣往回落,这情形周而复始,前一个打球的人总是有办法瓦解对方的扣杀,然后再一次把球打出舒缓而飘逸的弧线。更高处,太阳努力想从那灰色的、积满水分的云层中钻出来。击球,扣杀。击球,扣杀。
[1]
阿克拉(Accra),加纳首都。
0-3
几年前,柬埔寨大使馆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这一带时,有人说,“呃,假如我们是诗人,看到大使馆突然出现在这里,没准能写出一首颂诗之类的玩意。”(因为大使馆通常都在市中心。我们这是头一回在郊区看到使馆楼。)可我们终究也不是什么诗兴盎然的人。我们是威尔斯登人。我们的趣味总是乏善可陈。打个比方,我怀疑,我们这些人,但凡是头一回从柬埔寨大使馆门前经过,无论男女,人人都会立马联想到那个词儿:“种族灭绝”。
0-4
击球,扣杀。击球,扣杀。今年夏天我们看了奥运会,越来越习惯于运动员的嘟嘟囔囔,以及人们发出的其他那些跟奋力拼搏、意志胜利扯得上关系的声响。可是,那两个在柬埔寨大使馆的花园里打球的人却静默无声。(我们也拿不准那是不是花园——墙那边的景象我们看不到多少。那也可能是一块砌着砖的地盘,专门用来打羽毛球的。)惟一表明里面确实在打羽毛球的,是羽毛球在动,挑高,扣杀,挑高,扣杀,轮番进行,而且总是在法图去健身中心游泳途经此地时发生(每周一上午刚过十点)。必须说明的是,在健身俱乐部里有会籍的并非法图本人,而是法图的雇主;他们一点儿都不知道她会这样用他们的会员入场券。(德拉瓦尔先生、德拉瓦尔太太,还有他们的三个孩子——十七岁,十五岁,十岁——跟大使馆在同一条街上,这条马路足有一英里长,大使馆在一头,德拉瓦尔家在另一头。)只有每周一德拉瓦尔先生开车去埃尔特姆照看他开在那里的便利店,而德拉瓦尔太太到他们家开在肯瑟尔莱斯
[1]

的第二家便利店管账时,法图的冒名顶替才可能奏效。在德拉瓦尔一家常住的宅院里,有一张仿路易十六时期的螺形托脚小桌,在它狭长的抽屉里能找到一堆入场券。除了法图,似乎没人记得那里还搁着这些券。
8月6日(她第一次注意到羽毛球)之后,法图每回去游泳之前,会故意在使馆楼对面的公交车站上停留五到十分钟。对她而言,这一小段无所事事的时光几乎是她无力负担的(德拉瓦尔太太到午饭时间就会回来),可她似乎对此也无力抵挡。使馆楼就是有那么一种诡异的摄人魂魄的气息。通常,经过一番等待与观察,法图一无所获,不过有几次她看见有人抵达大使馆,然后看着他们被传唤进门。尽是些背着帆布包的年轻的白人。他们往往看起来邋邋遢遢,哪怕天气凉意袭人,也照样穿着凉鞋。至今还没发现哪个访客一眼能看出是柬埔寨人。这些年轻人可能是来办签证的。他们听到蜂鸣器传唤就穿过大门进去,可是法 ............

书籍插图:
书籍《使馆楼》 - 插图1
书籍《使馆楼》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使馆楼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