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弗洛伊德三大不朽名作之一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性学三论
作者: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ISBN:
9787516819555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第一部分 性学三论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四版序
第一章 名目繁多的“性变态”
第一节 性对象的变异
反传说的同性恋者——“性倒错”
性倒错的缘由
性别的区分不是绝对的
男性的身体,女性的气质
关于儿童性侵案背后的真相
第二节 性目标的转变
缘起:对性对象的高估
身份不明的“性器官”
恋物癖难道是爱屋及乌?
为何会有“前戏”?
施虐-受虐之谜
第三节 性变态总论
要有多不正常才算是病态?
性变态与恋母情结有关?
功能强大的精神分析法
神经症与性变态
活跃的快感区
性变态分布广泛
第二章 为幼儿的性欲正名
第一节 幼儿性欲的存在及表现
不应被遗忘的幼年期性发展
性欲是一条曲折流淌的河流
婴儿为什么喜欢吮指?
快感区的转移及扩张
第二节 天使的诱惑——论自慰
肛门区的活动
生殖区的活动
自慰时间有多长?
魔鬼对天使的引诱
体罚要不要被禁止?
第三节 对幼儿性欲的研究
求知欲
狮身人面像之谜
阉割情结与阳具嫉羡
生育理论
关于性交的虐待观
幼儿性探索的典型事例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前性器组织
矛盾症
性对象选择的两个时期
第四节 幼儿性欲的来源
机械性兴奋
肌肉活动
情感过程
智力活动
第三章 青春期的变化
第一节 性兴奋与性紧张
爱与痛的边缘
前期快感的形成与危险
性物质的作用
性兴奋的来源——“青春腺”?
无处不在的力比多
第二节 父母的影响
从女孩到女人的转变之路
溺爱的危险
“不要离开我”——幼儿的焦虑
性对象的选择
性倒错的预防
第三节 小结:影响性正常发展的因素
体质与遗传
后天影响
偶发因素的影响
第四节 总结
第二部分 我们要对儿童讲“性” 吗?
第一章 儿童的性启蒙——写给福斯特的公开信
第二章 儿童的性理论
第三部分 爱情心理学
第一章 男性选择性对象的偏好[1]
第二章 情爱与性爱的分离——论广泛存在的心理性阳痿[1]
第三章 处女的禁忌
第四章 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神经症
第四部分 自恋心理学
第一章 自恋的描述及争议
第二章 自恋的病理学研究
第三章 自恋与对象选择
附录 弗洛伊德生平及主要学说理论
Part1
第一部分
性学三论
第二版序
老实说,我认为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地方还不是很清楚,或者一些见解未见妥当。无疑,将最近5年内的研究新成果添入本书中,从而弥补原来的缺憾,是一个非常讨巧而具有诱惑力的做法,但我并不愿意这样做,因为那必将有损这本书的系统性和历史价值。此次再版,我只将原著稍加修饰,增添了几个注解,仅此而已。对一本著作再版,其最终意图是为了让大家关注一些新鲜论断和见解,出版更好、更新的作品取代存在不完美和不足的旧著,而事实上,我更希望此书作为一本像文物一样的东西与读者见面,就是这样的。
弗洛伊德
维也纳,1909年12月
第三版序
十余年来,我一直关注本书所产生的影响及被认可的程度,趁第三版发行之际,我愿意作一篇简短的序言,以防止产生一些误解,或者使读者产生一些无法实现的期待。
首先要强调的是,本书所提到的论断百分之百来源于我日常的医学观察。其中,精神分析的研究结果增强了它的深度和科学性。毫无疑问,这本书不是一部“全面的性学理论”专著,性生活中的很多重要问题本书并没有涉及探讨,而读者作为受众,不要因为一些问题没有涉及,在此书中找不到答案,就误认为作者对这些问题毫无概念,或认为作者觉得这些问题不重要而不去涉及。因为,本书只是以精神分析法为指导建立起的一个理论框架,所以,“性学三论”中不可能再包含其他无关的问题。
事实上,本书不仅在选题上,而且在材料的安排上,都以精神分析的观察为基础,由于各种因素的重要性不同,顺序的安排就有所区别。在书中,我将先天性因素作为背景来看待,而给予了偶然因素较多的关注;同理,从种族进化因素也只作为个体发展因素的背景来考量,应更加关注个体。因为,在心理分析当中,分析的主要是人的内在心理动力,偶然因素往往担负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先天性因素只有通过经验才可显现,所以它没有那么重要,对它的充分考虑远非精神分析的范围所及。
与之相类似,个体发展史和种族进化史也有着相近的联系。种族进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个个体发展的累积和叠加,而它又不会只受一个个体经历的影响,某个个体的发展是种族进化过程的浓缩与独特呈现。总之,自古至今的经验累积和个体新近经验的充实构成了种族进化的趋势,后者也就是多种偶然因素的综合。
然而,我必须强调的是,本书不仅全然以精神分析的研究方向为基础,而且尽量避免受到生物学的影响。我十分小心地克服了任何先入为主的影响,不管这一主见是来自一般的性生理学还是对某一物种的专门研究。我所要坚持的就是本研究只通过精神分析的技术探讨人类的性功能。的确,我的目的在于发现心理学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人类的性生理学知识。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我的研究过程中,其实已经发现了二者有一定的关系,并且呈现出一致性。同时,我对自己通过精神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和论断相当有自信,即使它们与生物学存在分歧,我也不会收回那些观点。
在这一版中,尽管我增加了不少新东西,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特地标注出新加的内容。因为,添加新材料是为了与现在的精神分析研究保持同步或者说探讨前沿,而不是强调区别,当然,本学科目前的研究进展还不是那么突飞猛进,研究进程仍然任重而道远。
弗洛伊德
维也纳,1914年10月
第四版序
在战争的狂潮渐渐平息之后,我们欣慰地发现,全世界对精神分析研究的兴趣并未减退。但是,并不是这一学说的各个部分都受到了平等的待遇。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甚至连与我们观点相悖的人也开始关注和研究潜意识、压抑作用、导致病理的冲突、病态的影响、病症形成的机制等问题,这些都是精神分析学中的纯粹心理学的课题和研究现象。与之相反的是,本书中所含的关于这一理论涉及与生物学相交叉的部分,却一再引起争议,致使一部分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性学三论:弗洛伊德三大不朽名作之一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