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七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文七巧
王鼎钧
简介
曾风靡港台校园,成为台湾多年来最影响力的一套作文教科书,经过二十多年的检验,获得巨大成功。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全国特级语文教师鼎力推荐
《作文三书》以台港为实验室,经过二十多年检验,获得成功后在国内推广普及。王鼎钧先生的《作文三书》,不仅指导写作,同时也塑造人格,使你心地善良,感情丰富,思维条理,智慧过人,灵魂圣洁,人格强健。作者以他的爱心培养你的爱心,以他的功力提升你的功力,以他的境界开阔你的境界。
《作文七巧》讲的是“直叙”、“倒叙”、“抒情”、“描写”、“归纳”、“演绎”、“综合”七种写作技巧。你可能会说:“这些手段,我早就听说过了。”可是,别人讲的,有这么精彩吗?王鼎钧学养深厚,写作经验丰富,他在给你“一瓢水”的时候,其背后拥有汪洋大海。他告诉我们,只要方法得当,运用这些技巧,不愁写不好文章,写好文章没有不可能。
答问(代序)
记叙的技巧--直叙
倒叙
抒情的技巧--抒情
描写的技巧--描写
议论的技巧--归纳
演绎
四种写法的综合运用--综合
附录--一、假如你投稿
二、希望你来做
三、曲路上的指标(张泠)
《作文七巧》王鼎钧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版》
《好读书柜》典藏版
答问(代序)
一、您写了好几本谈论写作技巧的书,对象都是青少年朋友。您何以对这个工作有过人的兴趣?
答:我在二十岁左右对写作发生浓厚的兴趣,可是写来写去不成样子,十分苦恼。有一天,我专诚向一位大作家请教写作的方法,他反问:“谁说写文学作品有方法?难道这是木匠做桌子吗?”我当时颇为气馁。后来一想,文学创作虽然不比做桌子,但也一定有基本的方法,就开始自己寻找,找到了一鳞半爪就连忙告诉朋友,心得稍有系统了就连忙写出来公之大众。近年以来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增加了,觉得还可以说得更透澈、更完备些,就又写新书。这完全是出于一项假设,以为社会上有许多像我一样寻求写作方法的年轻人,放一些东西让他们找到,他们快乐、我也快乐。
二、您怎样使这个工作产生最大的效果?也就是说,您这些“传授”写作技巧的书有何特点?
答:既然谈的是“方法”,就得注重“可行”,就得找出“程式”“步骤”供人练习,这种书就要写得既具体又实际。你得在书中指出一些目标,让凡是照著书中规定去做的人果然可以达到,不能让“目标”可望不可即。我在这方面算是尽了力。
三、这不是太机械了吗?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还能有风格、神韵吗?风格、神韵怎样“程式化”?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要从三方面回答。第一、这样的确相当机械,虽然我已经努力避免“太”机械。第二、这是“作业”,不是“作品”。由“作业”到“作品”无法程式化,也不用程式化,因为有志者能够自然而然的“跃升”。第三、风格、神韵诚然不能程式化,但作者不会因此丧失风格神韵。我在中国文化学院教过写作,即使是“作业”,只要写的人是用了心,也自有一番精神面貌,不与人同。我们在这方面无须过分窐虑。
四、有些青少年朋友想在写作方面发展,您可否说明自己的写作历程供他们参考?
答:我想我的“写作之路”有些特殊,也可以说有些浪费。起初,我写作纯粹为了主观宣泄,有时因痛未定思痛而不能成文,心目中亦不知有规矩绳墨。那时我也没有机会接触作家,社会上也没有文艺营、写作班,也很难在杂志上看见作品分析之类的专栏。那时我只信一句话,文学靠的是真性至情。那个时期我可以说是唯性情派。我可以说非常了解唯性情论的优点和缺点。
五、后来呢?
答:后来我参加文艺社团,追求技法。再到后来我找到的职业是人家出题目我写作品。小说散文剧本和评论都写。这种职业“出卖”的是技术,或者说主要的是提供技术,因为偶而也有自己的性情与雇主的订件相合的时候。这是我的“唯技术派”时期,可以说,我完全了解技术的重要,也完全了解技术的限度。
六、你从这个历程得到的教训是甚么呢?
答:经过了唯性情和唯技术的磨练以后,我把这两者融合起来。等到我结束了我的职业以后,我就通过“技术”去表现“性情”。我想世上优秀的作品大都是这两者相得益彰的。这里面有个水到渠成之境。那时,不但如文学界的先贤所强调的完全忘了技术,我觉得也忘了性情。但技术、性情宛在其中。我想,“性情”是不学而能的,是莫之至而至的,人的天性和生活激荡自然产生作品的内容,技术部份终要依恃人力修为。年轻朋友不怕有技术而无性情,就怕有性情而无技术。有志写作的人实在应及早注意技术训练,早日为性情准备“容器”。
七、谈谈你的读书经验吧,例如,你最喜欢的书,对你影响最大的书?
答:坦白的说,我读书很晚。早年在学校里正课要紧,每逢打开“闲书”,就觉得我又逃学了,稍读几页就谴责自己,“罪恶感”很重。我的学校生活为时短暂,不久就在社会上做事了,工作总是永远做不完,而我总是想把工作做得很好,读“闲书”不是影响工作的质就是影响工作的量,因之也就有“贪污渎职”的感觉。我不是那种能够为了读书忘记一切的人。我的“杂念”太多。打个比方,我只是个旁听生,而且迟到了,所读的书毕竟不多。直到我结束了工作之后,我才心安理得俯仰无愧的读些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就该读过的东西,读到兴会淋漓处相见恨晚而终于未晚。我无法举出一本书或几本书的名字来答覆这个问题,对一个有志写作的人来说,凡是公认有文学价值的书我们都该读,能读多少就读多少。
八、你不认为读书应该分类吗?例如写小说的人应该多读小说?
答:可以“多读”小说而不是“只读”小说,散文、剧本甚至诗歌都对写小说有很大的帮助,换言之,写散文的人亦然。
九、您写作不辍有四十年了吧,可说是相当的专心有恒了。当初是甚么因素甚么力量把你推上这条路的呢?
答:在作文课堂上我不知写过多少次“我的志愿”。我从未梦想自己做岳飞或文天祥。我想有一天我愿一手拿纸,一手拿笔,在江湖上走来走去,遇见甚么可泣可歌可恨可笑之事随手写下,抛进风中,随便飘到甚么地方由甚么人拾去看看。我后来果然做了这种人。有些人是在世路上受了挫折才想去写去画,而我似乎不是。
十、这么说,您倒是个非常幸运的人?
答:不,不是,我并没有温室。我并没有庇护所。我是赤着脚走路的那种人,路上没有红毯,只有荆棘。 ............

书籍插图:
书籍《作文七巧》 - 插图1
书籍《作文七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作文七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