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文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代序)
谈谈文化传承创新
一种批判性的审视:“话语体系”何以能打造
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探究
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后黑格尔主义阐释
“转形”问题论争与20世纪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的命运
完善双重调节体系: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政府作用
中国文明的哲学基础
科学哲学史的结构和问题
早期现象学运动中的特奥多尔·利普斯与埃德蒙德·胡塞尔
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和《存在与时间》
经典、地域与思想传统
国家社会主义、世界犹太集团与存在的历史
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
实用主义是相对主义吗?
晚明海洋意识的重构
清华简注释之商榷
明代吴淞江中下游的旱情敏感
论李焘的历史编纂学成就
论文艺“公转”与“自转”
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
古代曲学中的“戏剧”概念
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当代构建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问题
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和政策选择
论世界经济的结构变革
谈判地位、价格加成与劳资博弈
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激励效应研究
中国法律职业:成就、问题和反思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治
“气候正义”与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目标和制度选择
从规范冲突到协同共生:环境法治进程中的普适性难题及破解
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理论的新拓展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论纲
社会协商与社会建设:以区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为分析视角
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争论之我见
国家转型与现代政治:从中国把握中国政治
后记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代序)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袁贵仁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大使命。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繁荣发展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是我们应该担负起的时代重任。
一
人类社会历史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统一的发展过程,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共同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1]
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对自身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改造程度还制约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程度。
近代以来,人类开始了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历程,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促使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特别是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人类解释社会和改造社会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革命性变革。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综合国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2]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仁爱民本的价值观,和合大同的理想观,发展变化的辩证观,诚信正义的社会观等,不仅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思想智慧,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成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繁荣昌盛,也在当今时代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科学精神的政党。9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站在时代前列,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科学真理上的追寻和坚守,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复兴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的理论成果,也是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繁荣发展重要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在实践中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国运昌盛,文运必兴。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经济大繁荣往往会带来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物质财富越是不断丰富,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是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不断推进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社会转型的复杂问题,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拓展了研究空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新的观念、新的意识不断生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活力;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文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