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战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新战略
胡鞍钢 著
中信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新战略/ 胡鞍钢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7
ISBN 978–7–5086–5079–1
I. ①中… II. ① 胡… III. ① 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IV. ①F1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59227 号
中国新战略
著 者:胡鞍钢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
出版发行: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 号富盛大厦2 座 邮编 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书 号:ISBN 978–7–5086–5079–1/F·3348
中信出版社官网:
http://www.publish.citic.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iticpub
更多好书,尽在中信飞书 App:
http://m.feishu8.com
(中信电子书直销平台)
【关注公众号】:
奥丁读书小站(njdy668)
1.每日发布新书可下载。公众号首页回复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2.首次关注,免费领取16本心里学系列,10本思维系列的电子书,15本沟通演讲口才系列,20本股票金融,16本纯英文系列,创业,网络,文学,哲学系以及纯英文系列等都可以在公众号上寻找。
3.我收藏了10万本以上的电子书,需要任何书都可以这公众号后台留言!看到第一时间必回!
4.也可以加微信【
209993658
】免费领取需要的电子书。
5.奥丁读书小站,一个提供各种免费电子版书籍的公众号,提供的书都绝对当得起你书架上的一席之地!总有些书是你一生中不想错过的!上千本电子书免费下载。
目录
第一章 读懂中国奇迹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如何解读中国基础设施奇迹
中国为什么走渐进改革之路
解读中国发展奇迹的奥秘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足迹
第二章 国家治理能力变革
如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如何认识中国治理的转型
县委书记是如何炼成的
制度变迁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第三章 公平的长期繁荣
如何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公平的长期繁荣
如何缩小中国的地区发展差异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大转型时代的社会与民生
如何认识经济转轨背景下的腐败
如何认识经济增长与社会冲突
如何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
投资青年就是投资未来
第五章 突破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
中国该如何应对能源挑战
中国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的治水与治国
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谁在养活美国
第六章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战略
如何构建中国的大国战略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战略
如何认识中国农业转型之路
如何应对就业挑战
当十几亿中国人一起创新
第七章 学者的精神家园
构建中国知识金字塔
北大荒精神与北大荒梦想
如何读中国经济数字
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言权
后记 怎样读当代中国天书
注释
第一章 读懂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跃性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大突破。认识和解读中国奇迹成为国际学术界时髦的研究方向,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领域,各种观点争鸣,各式解读共存。本章通过总结几位学者的观点,从大历史的角度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合理性,并对中国经济奇迹、基础设施奇迹、人力资产的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任何经济体制都有优势和劣势,既没有最好的,也没有最理想的,只有最适合的。中国经济奇迹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中国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政治文化的“中国之路”。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1
中国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几个相互关联、相互重叠的社会转型过程组成了中国改革的宏伟图景: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农村社会
2

向以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从极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转变;从贫困社会向总体小康社会转变;从封闭的经济和社会向一个全面开放的经济和社会转变;坚持实行政治体制改革。这些转型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简称“中国之路”。
世界上的任何大国都未曾经历过中国式的多重转型,也没有像中国一样相对成功地避免了剧烈的政治动荡、严重的社会生产力破坏、重大的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全球一体化过程中的巨大外部冲击。纵观中国现代史,没有哪一个天下大治、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时期能持续30多年。在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国际经验可鉴、没有现成理论可用的条件下,中国本着务实主义的原则,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驶向成功的彼岸。虽说中国的多重转型过程远未结束,也没有完全成功,但这种状态本身也是中国发展的奇妙之处。
真正地了解、深刻地认识和历史地总结中国社会多重转型的动因、历程、得失和前景,是研究现代中国的本质。然而,中国的社会变革规模巨大、内容复杂,我们对其不可能有唯一的认识或解读,很多观点甚至相互冲突。不同的学者研究中国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法,因此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有这些结论都要接受中国社会的实践检验和中国转型的历史检验。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数论点成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尘埃,只有极少数论点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后成为历史的真知灼见。
中国问题研究近些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学术研究浪潮,滚滚热浪中又夹杂着各种吸引人眼球的观点,如“中国威胁论”、“中国衰败论”、“中国脆弱超级大国论”等。在我看来,这些观点还局限于对中国的观察和猜测层面,它们在浪潮退后早晚会变成泥沙和尘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很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中国通’的记录一向不良。”傅高义之所以做出如此犀利的结论,无非是因为绝大多数美国的“中国通”都不能够准确预测中国的未来走向。其实这并不奇怪,即使像我这样长期在内部参与规划中国改革开放,有着20多年的现代中国(国情)研究经历的学者也不敢就很多中国问题妄言预测。我常把研究现代中国比喻为读一部“天书”,因为实在很难读懂。中国的人口规模实在是太巨大了,中国的情况也太复杂了,中国的变化更是很难预测。没有人能做到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新战略》 - 插图1
书籍《中国新战略》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新战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