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绞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心绞痛
张鸣
不是序的序言
现在的中国社会有病。
一些食品生产厂家,本来是生产食品的,但是却为了钱,往里加添加剂,让人吃了不死也病。
教师原本是教书育人的,但是现在有一些教师却变着法地坑学生。
医生本来是治病救人的,但眼下有一些医生看人的眼神都不对,不看病,看人腰包。看病无非是怎么把人腰包里的钱都掏出来。
社会乱相种种,某些官员也是乱上添乱。
我们的官员,身处一个压力体制.他们的官帽子.都是上级所赐。眼睛向上,是大势所趋。眼下,中国不幸,又有了媒体。从平面纸媒到电视再到网络,一应俱全。凡是有媒体的地方,无论官员的乌纱帽是从哪儿来的,都要学会作秀。有的作秀是真作,表演完了,多少要兑现一点。有的作秀是假作,表演完了,也就完了。平面纸媒和电视好控制,不该说的话,及时地不让他们说就是。但是网络不好办,一个不留神,总有人喜欢把“皇帝没穿衣服”这种大实话捕出来,让官员难堪。
社会乱事多,官员不思改进,不去治乱,反而总在掩饰上面下功夫。有了网络,加上手机这么普及,手机上录音摄像功能一应俱全。
官员的手虽然比咱们平头百姓的大,也难以一手遮下所有的丑事。遮不了也得遮,强遮,硬遮,捉襟见肘也得遮。于是,事情就更乱。有的时候,乱源来自于官员本身,为了自家的利益,四面出击,到处拆迁。惹到天怒人怨,也不肯罢手。
当然,这一切的乱,其实是乱了老百姓,也苦了老百姓。
心绞痛,痛的都是我们自己。
我们都是老百姓,要想少点乱子,就得出来喊一喊。喊一嗓子,是一嗓子。多少让制造混乱的人,感到有些胆惊。
天下总是乱中治,中国心绞痛也是惊醒剂,让我们从盛世伊始的喧闹里看清自我看清差距,从而知道万里长征第二步的微妙与真切。
东方复兴的路还远,我们在路上!
张鸣
2010年2月
文化之心绞痛
中国的传统,也是一言难尽。反传统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些文化人的你为,其实无论怎样反,都反不掉,导致文化和传统被摧毁的,并不是“五四”。
我们都知道,眼下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而且非常关键的阶段,进一步解放思想,是这个新阶段的重申之重。解放思想,需要有形式的刺激,更需要实际的措施,切实的制度变革。一个可以操作的改革方案,加上坚决而扎实的落实,比一万种玄思和一百种游戏都要强上一万倍。说一千道一万,解放思想,其实就是脚踏实地,做实在的事,做一点,中国进步一点。百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提出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类的理念,但多数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过于迂腐。可是,中国的进步,最终还是要靠一点一滴的实际工作。
固然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关键还要Just do it,立刻干起来。
一言难尽的“五四”
“五四”过去九十年了,按国人的习惯,凡是重大历史事件,逢五逢十的时候,总要有点例行的纪念。只是,例行纪念,即使在文字上,也难免仪式化,老调子重唱,经过这事的老人还活着的话,还能激起几滴眼泪,而今天纪念过去九十年的“五四”,连这几滴眼泪想必都没有了,想想未免让人泄气。不过,好在中国人做历史,一向大大咧咧,过去常说的事,常弹的调子,未必是事件的全部,仔细翻翻报纸,发现漏下的还有很多。很多事,跟我们的史学家说的好像出人很大。
一说到“五四”都把它跟新文化运动绑在一起,称曰“五四”新文化运动。其实,单就“五四”那天的游行和火烧赵家楼而言,跟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大以来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太多的关系。没有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学生们也照样会上街,只要巴黎和会山东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们必然要上街游行抗议,找若干晦气的“卖国贼”出出气,东汉和北宋末年的太学生都这样闹过的。到了清代,学生(生员)和举子因为政局闹事者,大闹者如公车上书,小闹者如各地考试不公。大闹小闹,政府和百姓,都能容忍一一学生嘛。
“五四”学生上街,在学生看来,因为是中国要亡了,为此他们中有人割破指头,写了血书。但是,当时的中国情形,其实还不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至少比1915年初,日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逼中国签二十一条的时刻,处境要好得多。近邻日本,原来凶神恶煞的大限内阁垮台了,换上的新人,扬言对中国采取怀柔政策,不要什么抵押就借给当时的北京政府大笔的日元。而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北京政府在段棋瑞的主导下,押宝押对了,变成了战胜国,虽然说处境没有根本改善,但至少庚子赔款德奥部分可以不付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租界也可以收回了,连当年被德国人抢去的古天文仪,也还回来了,连耻辱的克林德碑,也被拆了刻上“公理战胜”四个字。
但是,第一次跻身战胜国行列的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胃口很大。停战日中国人的庆祝,相当隆重,北大的师生跟后来的“五四”游行一样,也唱主角来着,在天安门集会,游行,演讲。大家(包括陈独秀)都觉得这回总算是公理战胜了强权,中国人也该直直腰了。因此,国人对于巴黎和会的期待,非常之大,不仅打算收回青岛和山东的权益,而且想全盘废除不平等条约,关税自主,废除领事裁判权。可是,一战的结束,就跟它的爆发一样,都是丛林时代的产物,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没有过时。巴黎和会的确像我们的教科书讲的那样,是个分赃会议,会议的发言权,是按国家实力分的,第一等强国英法美日意,有五个代表$第二等的有三个代表$最末一等的,只有两个代表名额。中国人满心以为自己属于大国,理所应当有五个席位,兴冲冲派去了五个代表,结果,到会场才发现,自家被排在最尾,只有两个席位。此时的中国,还属于案板上的肉,处境比战败国稍好一点,但是自家的某些东西,也明摆了是要被人家分的,那就是战争期间,日本从德国人手里抢来的青岛和山东的权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站在英法一边参战,图的就是德国在中国的势力,所谓参战,满打满算,就打了这么一仗,驱走了在青岛和胶济铁路的德国人,取而代之。而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耍的就是这个东西。被视为五强之一的日本,这样的要求欧洲列强怎么可能不答应?
虽然美国教授出身的总统威尔逊提出过尊重弱小国家权益的十四点声明,可他到了巴黎才知道,在这里,没有人把他的声明当回事。不久,连他自己也发现,真要实践这个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心绞痛》 - 插图1
书籍《中国心绞痛》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心绞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