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8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
(2018)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 编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从综合、领域、专题、区域、国际五个角度,系统梳理了《中国制造2025》发布和实施以来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十大重点领域突破、重点工作推进、重点区域布局的进展情况,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举措,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制造强国建设两年来的经验和做法。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为行业发展服务,能够为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本书数据翔实、论证充分,极大提高了本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本书可作为各级政府科学务实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权威性、指导性读本,也可作为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参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工作的参考工具。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8/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10
ISBN 978-7-121-34164-9
Ⅰ.①中… Ⅱ.①国… Ⅲ.①制造工业—工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18 Ⅳ.①F42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88224号
责任编辑:郭穗娟
印 刷:
装 订: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 100036
开 本:787×1092 1/16 印张:32.5 字数:828千字
版 次:2018年10月第1版
印 次:2018年10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98.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88254502,guosj@phei.com.cn。
编 委 会
主任委员:
路甬祥
副主任委员
:周 济
主审专家组
:(按姓氏笔画排序)
白景明 印建安 邬贺铨 易 建 屈贤明
柳百成 黄群慧 蔡惟慈 熊 梦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明德 干 勇 王小康 王占甫 王晓齐
王 鹏 王希征 尹丽波 吕 薇 朱森第
朱 恺 向文波 刘铁民 刘 德 刘文强
刘九如 安 实 孙玉清 孙会峰 许艳华
李新亚 李新社 李 珂 李 敏 李毅锴
何小龙 杨学山 张 纲 张彦仲 张彦敏
张雅林 余晓晖 陆燕荪 武博祎 林忠钦
欧阳明高 郑 红 赵俊贵 赵 波 胡汝银
顾 强 钱建平 徐佳宾 徐惠彬 殷瑞钰
曾建平 董 扬
前 言
Foreword
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消长都与本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制造业在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现代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体系的支撑主体,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创造就业的重要基础,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产业基础的重要物质来源。
当前,在各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不足20%,但其制造业价值总量仍然稳居世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长期保持在60%以上。在制造业的强国中,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传统发达国家仍然位居前列。新兴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等能够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改变落后的经济社会面貌,也是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通过先进制造业来实现的。可以说,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发展现代化的制造业依然是世界各国推进《21世纪议程》,获取发展权和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制造业体系、重塑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不断驱动着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创新突破和交叉融合,使绿色化制造和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也给各国制造业的发展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制造业正在重新成为各主要经济体竞争的制高点。在经历制造环节大量迁移和经济过度金融化后,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和反思制造业的价值,启动了“再制造化”战略,加快重振本国制造业。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发展中国家也利用劳动力数量和成本的优势,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大力推动本国工业化进程。这些变化将把全球制造业的分工格局和竞争态势推进到一个全新的时期,甚至可能引发新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国际贸易规则。
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我国充分把握全球发展大势、借鉴国际经验教训、直面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历史必然选择。在工业革命之前,我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不但有“四大发明”,还有以陶瓷、丝绸等为代表的中国制造领先世界。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了173项,对世界的贡献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近代以来,我国错失了多次由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逐渐落后、积贫积弱。面对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世界各国有同等的发展机会。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经历40年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能也不应该再次错失良机。我们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和经济的发展转型,绝不是为了挑战他国,而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和贡献!面对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世界各主要国家几乎同时制定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8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