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复兴十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三联经典文库》出版缘起
凡例
本书出版说明
介词
中华复兴讲座启事
记录的话
第一讲 中国当前之艰险与死里求生之可能
第二讲 说明中国积弱不亡于过去而濒危于今日之故
第三讲 中国社会内容的剖视
第四讲 中国五十年来新教育之检讨
第五讲 今后吾国国际间之分析
第六讲 揭示民族兴亡周期律而抉破之
第七讲 四十年来革命诸先烈之伟大贡献与三民主义之亟待继续实行
第八讲 速觅半丧失之国魂而叫复之
第九、十讲 如何恢复国魂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华复兴十讲 / 黄炎培著.--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6
(三联经典文库)
ISBN 978-7-108-03924-8
Ⅰ. ①中… Ⅱ. ①黄… Ⅲ. ①政论-中国-民国-文集 Ⅳ. ①D693.09-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69499号
009
中华复兴十讲
责任编辑 朱利国
封扉设计 罗 洪
责任印制 李思佳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印 刷 北京鹏润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2年6月北京第1版 2012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787毫米×1092毫米 1/32 印张 4.5
字 数 58千字
印 数 0,001-3,000册
定 价 18.00元
《三联经典文库》编辑委员会名单
学术顾问:吴敬琏 金冲及
编委会主任:樊希安
编委会副主任:李 昕 潘振平 翟德芳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
石晓光 卢 岳
曲柏龙 朱利国
刘高源 刘 强
李国庆 李 昕
汪家明 张志军
张 荷 张作珍
罗 洪 周 斌
郑 勇 袁淑琴
唐思东 曹永平
舒 炜 翟德芳
樊希安 潘振平
《三联经典文库》出版缘起
适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八十华诞,为弘扬传统,接续文脉,回报读者,服务社会,我们决定策划出版《三联经典文库》。
1932年7月,生活书店在上海创办,此后,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相继成立。本文库第一辑、第二辑所选图书,来自于这三家出版单位及其分支机构,以及194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后的出版物,始于1932年,截至1951年,两辑各一百种。此为第一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思想文化诸领域,涵盖专著、文集、散文、小说、诗歌、传记、报道等体裁,既有直面现实、追求真理、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原创作品,又有引介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迻译之作,真实记录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与探索、理想与愿景和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本文库所辑入各书,多为名家名作,在版本方面,以初版一印本或经著译编者审定、修订、增订过的版本为首选,因此本文库又具有较为珍贵的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文库还将编选续辑,使之成为恢弘文化工程。诚挚希望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帮助我们完善编选工作,再现三联经典作品之风采。殊为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一些原著译编者及其后人未能取得联系并奉付稿酬,诚盼版权所有者与我们联系。祈愿三联前辈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能薪火相传,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增光添彩。
《三联经典文库》编辑委员会
2012年2月
凡例
一、本文库为重排本,由繁体字竖排版改为简体字横排版。
二、以忠实于原作、整旧如旧为编辑原则,对当时使用的专有名词、外文译名,以及民国时期的语言和特色予以保留。
三、原书注释如旧,编者所出的注释,均以“编者注”标明,以示与原书注释的区别。
四、对原书残缺或字迹漫漶之处,以□示代。
五、对繁简文本转换时的“如右”、“见左”一类,对应改为“如上(前)”、“见下(后)”。
六、对原书中各种错讹脱衍之处,直接订正,不再以其他符号标示。
七、对数字、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不损害原文语义的情况下,做必要的规范。
八、本文库各书均前插原书书影、原书版权页和文库版“本书出版说明”。
九、本书出版说明的撰写,以客观中立为原则,扼要介绍本书的内容、版本流转、著译编者的情况。
本书出版说明
1942年6月30日至7月4日,成都金陵大学开办“中华复兴讲座”。作者应邀,欣然开讲,颇受听众欢迎。十次演讲后,记录者把九、十两讲合为一讲,连同其他八讲,整理后付梓。由于是现场记录,因而书中保留了演讲者演讲时的口语特点。在书中,演讲者分析了中国目前的抗战形势,提出了中华复兴的建议。
本书由国讯书店初版于1944年1月。此次出版,即以初版为底本。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江苏川沙人。早年接受私塾教育。1901年入读南洋公学。翌年中举人后,因抗议校方开除学生而退学,与友人创办川沙小学。1903年流亡日本。1905年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同盟会。民国初年,出任江苏省教育厅长,筹办东南、暨南、同济等大学。1915年赴美考察教育。1916年组织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等四十八人于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办中华职业学校。“五四运动”时,以江苏省教育会负责人身份,在上海教育界发动罢市罢课声援。1921年被委任为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坚辞不就。1926年创办《生活周刊》。1927年被国民政府通缉,逃亡大连。1931年创办《救国通讯》杂志。抗战时期,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发起中国民主同盟;创立中国民主建国会;为促进国共合作曾访问延安,与毛泽东会见,回重庆后写有《延安归来》一书,书中记录了与毛泽东有关“周期率”的一段谈话。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务院副总理,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著述极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2月
国讯书店1944年1月初版书影
原书版权页
介词
中华复兴讲座,是民国三十一年夏天在成都举行的。这十次讲稿,先陆续发表于国讯,时时有人来索单行本,最近复阅一过,觉中外战局的变化,当时所预测,经过一年多,到今天添了不少确证。而对于抗战建国大问题,当时的主张,到今天认为更有大声疾呼的必要。因检原稿,付印单行,乞读者诸君赐教。至四川当局诸公,社会领袖诸公的鼓励,金陵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复兴十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