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茶篇
茶道史话
概述
历史嬗变
茶业科技
高雅文化
茶文化概述
茶文化特征
茶文化源流
辉煌时期
历代名茶
古代名茶
现代名茶
酒篇
酒的历史
酒的起源
我国酒的历史
我国古代酒的种类和器具
酒的种类
白酒
果酒
配制酒
黄酒
啤酒
酒的器具
中国酒具的产生及发展
中国酒具
外国酒具
文中品酒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刘长江 主编
==================================
青苹果数据中心
Green Apple Date Center
(www.egreenapple.com)
茶篇
茶道史话
概述
茶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饮料,是所谓“开门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这说明了它与日常生活有须臾不离的关系。曾几何时,茶叶从七件事中凸现出来,开始走人“文化”之列,于是,它变得既俗又雅,既野又文,既能解渴疗疾,又可悦目赏心,受到了世人的青睐和欣赏。
恰恰就是介入了“欣赏”这一具有文化意义的行为,茶所具有的色、香、味、形,又被赋予了更浓厚的文化色彩。在文人们眼里口中,一杯清茶可见到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可品味短暂人生的辛酸欢愉,并为之歌颂吟唱,泼墨运毫——茶之艺文缘此产生。
我们在此所说的茶叶艺术,是借用了古已有之的“艺文”之名,以表示包括用文学、书画等反映茶叶各方面的种种艺术形式。
对于茶叶艺文的介绍、考察和阐述,当然是以作品和创作作品的艺术家为主。严格而论,一件茶叶艺术作品,应当是以茶为主题的,它反映茶、表现茶的各种形态和神韵。但因为茶叶艺文的产生、发展与某些现象一样,或因作者创作背景不甚清楚,或因受体裁制约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以上述标准来苛求有关作品,则难免会有遗珠之憾。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将一些并非以茶为主题,但与茶有关的作品视为茶叶艺文雏形阶段的作品,或作为一种“零金碎玉”予以关注和宝爱。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茶叶艺文形式包括诗词、曲赋、书画、楹联、金石篆刻、民间传说、工艺美术、歌舞、戏剧、小说、散文,乃至现、当代的电影、电视、录像等等。在这些艺术形式中,有些是交叉和相关联的,如诗词与楹联,楹联与书法,绘画与诗词……楹联多由诗句组成,或直接截取一首或两首诗中的句子构成,而楹联多处于名胜古迹中的亭台楼阁,所以又离不开书法艺术的二度创作。书法与诗文也同样,古代的诗人多用毛笔书写,而不少著名的诗人,同时又有一手好的书法,其诗文稿件就是一件书法作品,在书法家们的自觉创作中,也多喜欢写一些好的诗文,于是,以书法为载体,这些诗文得以流传下来,亦书亦文,两者合璧,已经绝难相分。还有许多绘画作品是根据已有的诗歌来创作的,如《卢仝煮茶图》是根据唐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的内容而创作的。有时,一件作品完成后,为了使画面的意蕴更加深邃而耐人寻味,便在上面题上诗文,收“画龙点睛”之效,如宋金时期冯璧的《东坡海南烹茗图诗》、元代袁桷的《煮茶图诗》等,画虽已绝迹而诗犹存,更增加了人们对绘画内容的兴趣,并能在欣赏中体会到一种“悬念”的意味。这些诗的创作都是缘画而生的。应该说,诗文题跋对绘画作品的意境及欣赏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绘画作品对诗文的创作也有很大的激发力。
茶叶艺文的形式是众多的,几乎遍及所有的艺术门类,但各种形式的作品数量是不平衡的。根据现存的作品来分析,以抽象艺术为多,具象艺术为少;语言艺术为多,造型艺术为少。这种作品形式和门类的不平衡与茶这一被表现对象的特性极有关系。
茶叶的形象,从具象艺术和绘画等来考虑,就其外观而言,显得非常简单并缺乏出众的特征,如与其他树木生长于园中,在画面上简直难以表现出来,就茶树的芽叶来看,也缺少显著的特征,相似的树叶比比皆是。如制成成茶,是散茶,虽可以呈现千姿百态,但由于变化太细微,而且多以群体的形象出现,因群体间的密度和同一性,又抵消了茶叶个体的特殊性。于是,在画面上只能产生一堆绿油油的东西,欣赏者会感到不知所云;如果是饼茶,形状特殊性是明显了,如花瓣、方块、团饼、玉璧等等,但这样一来,茶叶的外形又与其他物品接近了距离,欣赏者极易发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会。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将宋人《北苑贡茶录》中的插图抽取出来,并隐去图中的说明性文字,则很容易被认为是砖头或木块及玉石之类的什么东西。
所以,就茶叶的外观看,要作为一种具象性的题材来表现的话,将是十分的不讨好。因为对造型艺术来说,外表越简单,变化就越少,特征越是不明显,其神韵的表现难度也就越大。
所以,虽然历史上有以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但绝少是直接画“茶叶”的,而是采用转弯抹角的办法,画“茶事”、画“茶具”。因而在直接表现茶的色、香、味、形上,具象艺术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或借助于语言艺术(如题跋)来得到完善。
茶叶外形简单但内涵丰富,内涵包括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其物质内涵为茶叶外形、色泽,以及经冲泡后出现的滋味、香气、汤色等,每项因子中又包含着各种具体的差异,滋味有甘醇、苦涩之分,香气有浓烈、清郁之差,汤色又有青白黄红之别……其精神内涵则主要包括茶饮的象征意义,如茶学的老祖宗陆羽,有隐居不仕,遁迹江湖之事,茶便带上了一层“隐逸”的意趣;又如茶在佛寺庙宇中的特别地位,又产生了“茶禅一味”之说;再如“清廉、平和、冲淡、雅致……”等等,不一而足。此外,因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物质内涵也能转化成精神内涵。茶之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很难用具体的形象确切地表达出来。因此,作为语言艺术的诗词、文赋等文学形式,当仁不让地大显身手了。
文学是最充分、最多面地反映生活的一种多棱体艺术。历史过程和人的内心感受过程,及其一切细节均可直接进入艺术描绘的语言所固定下来的内容之中。语言带来的无限意义和细微差异,语言描绘的多种多样的手段(如修饰语、隐喻及语气的轻重等),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作者对所描绘的现象之思想、情感的态度,但同时又不脱离生活真实。所以,用语言艺术作品来表达茶叶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是最为适宜的,它们通过语言构成意象来表现茶叶的方方面面,显得得心应手而游刃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 插图1
书籍《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 (EPUB全文下载)